郑商所“高质量发展中的期货力量”系列
发布时间:2023-7-12 18:53阅读:21
助力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货日报 记者 乔林生
期货服务模式持续创新,农民种棉收入有保障
随着炎热夏季的到来,新疆地区棉花生长也进入了最旺盛的时期,浇水、打药、抹花杈,棉田里一派忙碌景象。
多年来,期货日报记者在进行新疆棉花市场调研时发现,得益于棉花育种、种植、加工生产等科技的进步与应用、新的管理模式与金融工具的使用等,如今,棉农只要一个电话就有专业合作社来帮着铺地膜,籽棉采摘更是有了大型“下蛋机”,参考公开、透明的期货价格,棉农轻轻一点鼠标就能实现籽棉销售,从而有了更加稳定的收入和更高的抗风险能力。
2021年,河南老乡朱宁在新疆呼图壁县承包土地种植了2400亩棉花。为了管理好棉田、生产出高品质的棉花,当年4月棉花出苗后,她与儿子几乎天天围着棉田转。最终,籽棉通过一家贸易公司在期货市场卖出了一个好价钱,获得了较好的收益。2022年,朱宁一家将种植棉花的规模扩至6000亩左右。到了棉花采摘时节,一家人时刻关注着棉花期货价格的变化。虽然当年籽棉收购价格较低,但他们一家心里却比较踏实,因为他们早已与当地的棉花龙头企业——云龙棉业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不管市场行情如何,他们种植棉花收入都可以得到保障。
“近几年我们一直在考虑如何稳定与我们合作的棉农的收入。”云龙棉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志满告诉记者,面对种植成本的持续增加、价格的大幅波动以及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公司一方面通过联合棉农对农用生产资料进行集中采购、联合当地金融机构集中融资等来冲抵成本增长,另一方面,引导棉农适度扩大种植规模,参与棉花“保险+期货”试点项目,运用棉花期货、期权工具进行适度套保来稳定种植收入。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面对广大涉棉主体多元化的风险管理需求,期货行业主体联合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不断创新服务棉花产业的模式,深入产业一线排忧解难。2016年以来,仅郑商所在新疆主导开展的棉花“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就有数十个,较好地帮助棉农实现了稳收增收。与此同时,在开展“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的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不同涉棉主体创新推出“农民合作社+场外期权”“保险+期货+订单”“保险+期货+银行”等延伸模式,不仅进一步增强了期货服务涉棉主体的针对性和精准性,而且还促进合作社和棉农了解期货、期权功能,提升了棉农运用金融工具稳定自身收益的意识。此外,为解决棉农贷款问题,期货行业机构在开展棉花“保险+期货”试点项目时,还创新引入银行等金融主体,为参保棉农在贷款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为棉农安心种植生产提供了切实保障。
目前,在广大棉农奔向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棉花期货、期权市场已成为 “护航者”,特别是棉花“保险+期货”试点项目的深入开展,不仅给棉农吃了“定心丸”、保障了种植收益,还增强了棉农的风险管理意识,有力促进了棉花产业升级。
轧花厂、贸易商有底气,产业企业搞好经营敢担当
2021年新产籽棉上市旺季,面对开秤初期不断上行的籽棉收购价格,总部设在上海的一家棉花集团企业不顾下属机构拥有数十条籽棉压轧生产线、急需收购大量籽棉用于生产加工的现实情况,把在新疆所种植的数十万亩棉田所产出的籽棉以11元/公斤左右的价格全部出售了,而正当大家对该集团的行为迷惑不解、争论不休时,国内外棉花期现货价格出现了长时间的下行,此时,该集团才督促下属机构以较低的成本大量收购籽棉用于加工生产。其间有不少涉棉企业在价格的大幅波动中“翻了船”,为什么这家集团企业可以“胜出”呢?主要原因是这家企业较好地利用了期货市场信息与平台。
新疆铁关门市棉花贸易商老尉告诉记者,面对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棉花期货成了轧花厂、贸易商闯市场的好帮手。一是市场有了价格风向标,农民种棉意向、棉花产量等可以提前预测了,比如一个区域可以产多少籽棉、有多少家轧花厂、新棉开秤价是高是低等均有了判断参考。二是轧花厂、贸易商收购籽棉、经营皮棉等可以预先测算经营收入了,产业企业降低了盲目操作的概率。三是“基差点价”等金融服务模式的推广,可以缓解价格波动对产业企业的经营冲击、企业资金不足等难题。老尉表示,轧花厂、贸易商的经营稳定了,为农服务、敞开收购籽棉等的底气自然也足了,很多产业企业更是主动承担起很多社会责任,比如主动让利给棉农,创新推出棉农交售籽棉二次结算模式来增加他们的收入等。
“在铁门关市,我们还开创了棉花产业化发展新模式,为当地棉农、涉棉企业职工开拓了增收新路径。”新疆美纺棉业公司总经理闫友法说,公司主要采取“种业公司+加工企业+合作社+职工”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模式,按照“免费供种、统一管理、订单收购、二次分红”的方式运行,即种子公司以免费供种为基础,相关企业职工以合作社为纽带,以订单收购、二次分红为利益分配机制,形成从种到销的完全订单农业,实现了产前、产中、产后闭环管理,有效解决了当地棉花种植优质不优价等问题,促进了当地棉花产业提质增效。
闫友法告诉记者,他们之所以有底气这么做,得益于公司与大中型棉花贸易集团、纺织服装企业开展了广泛合作,更重要的是,他们共同利用好了棉花期货、期权工具。“2022年,我们公司收购了2.5万吨左右的籽棉,大部分已在期货盘面进行了套保操作,这既让公司有能力有底气为当地棉农‘托底’,又保证了企业的稳定经营。”
据记者了解,棉花期货自2004年6月1日上市以来,市场运行平稳,功能有效发挥,在服务新疆棉花产业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比如在新产籽棉上市旺季,很多轧花厂与贸易商等一方面满负荷生产,确保棉农能够尽快交售,另一方面积极利用棉花期货工具等进行抛售或点价操作,同时还采用多种形式向棉农宣传和分析棉花市场形势,组织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宣讲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补贴政策等,引导棉农及时顺价销售,从而帮助棉农实现稳收增收。
棉花市场资深人士老黄认为,棉花期货、期权自上市以来,一方面帮助国内涉棉企业实现更加精细化的风险管理,满足了棉农、轧花厂和贸易商的套期保值需求,提高了市场化管理价格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为投资机构提供了新的资产配置标的,为资产配置提供了新组合。
交割库产业基地成为领头羊,区域经济腾飞有希望
“依托良好的市场基础,郑商所以棉花期货、期权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积极开展相关工作。比如顺应新疆成为棉花主产区的行业趋势,在2017年9月启用3家新疆棉花交割库,取消新疆棉升水200元/吨的规定,正式调整新疆为棉花期货基准价区,不仅突出了新疆棉花价格标杆作用,还降低了交割成本,提高了交割效率。”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基准地的调整还进一步理顺了期现对接点,为产业企业参与期货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冠农集团果断抓住这一机遇,以冠农汇锦物流园为载体申报棉花期货交割仓库。2019年10月,冠农汇锦物流园获批棉花期货交割仓库资质。自此以后,冠农集团以交割部为基础,大力发展棉花业务,当前已形成集棉花加工、贸易及金融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拉动棉花产业增长、带动棉农增收的效果日益凸显。时下,天山脚下的冠农汇锦物流园已成为撬动南疆棉花产业大发展的重要支点与节点,正在助推当地棉花产业驶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新疆汇锦物流有限公司拥有一家占地1580亩、皮棉仓储能力60万吨的交割库,虽是一家普通的期货交割仓库,但它在保障棉农收益,加速当地棉花、物流等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十分有利于当地区域经济的腾飞。该公司总经理陈哲纯表示,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提高仓储效率,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公司棉花产业供应链综合服务和棉花交易业务发展,巩固南疆棉花资源优势并推动南疆棉花产业健康发展。同时,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为广大棉农和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套期保值等金融服务,引导棉农优化种植结构、及时规避风险,促进棉农增收,助力涉棉企业拓宽经营渠道,为新时代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新疆一家棉花集团型企业负责人还表示,作为棉花行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将努力打造一系列的综合赋能产品,探索向棉花产业链上下游提供“资源+资金+物流+衍生品”的综合服务,切实贯彻服务“三农”、赋能纺织、稳定市场的使命。未来将继续利用所拥有的资源优势、信息化优势、渠道优势、产业链优势,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差异化合作方案,比如为上游轧花厂提供基差购销服务,提供平台引流增值服务,通过与农发行、建行等多家银行对接提供金融服务,以及为相关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等。
金融“活水”下棉田 提质增效护农兴疆
期货日报 记者 乔林生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19年前,棉花期货在郑商所上市时,绝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一个发现价格、提质增效的“行业标杆”正在加速形成,而棉花期货交割仓库等也不会意识到自己扮演了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重要角色,贸易商与纺织企业等还没有完全感知到稳经营、降成本增添了许多渠道与模式,更不用说种棉农民、从事籽棉收购与压轧的轧花厂等会意识到自己拥有了保障收益、规避风险的工具这些事了。
如今,随着产业的转移,棉花期货、期权深度融入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方面面。棉花期货交割仓库、产业基地、涉期货金融服务机构在新疆的设置与带动作用的发挥,特别是随着棉花“保险+期货”、基差贸易等期现结合模式的落地、推广,棉花期货、期权已不再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而是进入了棉花产业链各市场主体常用的“工具箱”,也成了金融兴疆的排头兵。
作为我国最大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基地,新疆的棉花种植面积、产量在全国处于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棉花种植朝着良种化、规模化发展,纺织业向新疆转移,棉花期货交割库在新疆设立等,新疆棉花产业链正日益完善,棉花及其制品附加值不断提高,新疆乃至全国棉花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值得期待。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以棉花期货、期权为依托,期货行业机构多年来深耕新疆棉花产业,不断扩大期货、期权市场服务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比如联合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开展的棉花期货仓单“保值贷”“籽棉贷”业务,打通了银期联通新路径;郑商所综合业务平台开展的棉花仓单交易业务,拓宽了涉棉企业的融资途径;“含权贸易”“基差点价”等业务模式在棉花市场广泛推广,搭建起了产业与金融市场对接的桥梁。
我国棉业、纺织业的发展得益于开放战略,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疆棉花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的过程中,金融市场的助力很关键。产业各主体关注期货价格,有效运用期货、期权工具综合管理经营风险,已经成为我国广大涉棉企业日常经营的重要部分。
据了解,目前众多涉棉企业和机构已把深耕主业、积极谋划棉花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进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等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在国内重要棉花产区,地方政府更是抓住产业振兴的“牛鼻子”,落实各项棉花补贴政策,引导棉农引进和运用新技术,推广种植优质高产机采棉;引导涉棉企业积极进行设备更新改造,做大做强棉花产业。与此同时,棉花产业基地、交割库等不断升级服务产业企业模式、扩大区域辐射范围,已经走在了金融兴疆的前列。
“我们将坚守本源,服务实体促发展。”部分期货公司负责人表示,作为综合化金融服务提供商,着力振兴和发展新疆实体经济始终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综合运用传统与新兴融资模式,投入更多的倾斜性政策和资源支持,助力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另外,还会持续在升级服务能力、优化资金效率方面深耕细作,在做好内部管理和风险管控的基础上,不断强化业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涉棉产业企业发展等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助力实体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