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经济浪潮涌动绿色金融重任在肩
发布时间:2023-6-28 22:51阅读:75
6月28日,由江苏证监局、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政府作为指导单位,江苏省期货业协会、产业服务联盟主办,弘业期货、期货日报、南京河西中央商务区管委会承办,多家行业机构支持的“2023绿色金融服务实体 期货助力乡村振兴大会”在南京举行。记者在以“为‘绿’护航 金融期货与数智科技的融合”为主题的“金融期货+数智科技”分会场了解到,虽然提起“绿色金融”,很多人还并不熟悉,但实际上,绿色金融早已“偷偷”进入了大家生活、生产、投资等领域的方方面面。
“绿色金融是以促进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目的而进行的信货、保险、证券、产业基金等金融活动,涉及领域非常广泛。”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在会上表示,绿色金融一方面是实现金融业自身营运的绿色特性,从金融和环境的关系入手,重新审视金融,将生态观念引入金融,促使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以此改造金融体系和金融系统。另一方面是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血液”和“发动机”,依靠金融手段和金融创新影响企业的投资取向,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相应的金融支持,促进传统产业的生态化和新型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
实际上,绿色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形式,正在促使金融市场结构发生变化。“随着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将迈上新台阶。”在王红英看来,绿色金融是当下碳中和背景下重要的金融产品。投资者对于绿色金融产品的预期较好。未来,包括碳排放交易、绿色债券、绿色信贷在内的绿色金融领域都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一直以来,说到“绿色”,就离不开“碳”。与会嘉宾提到,国际社会中,中国消费端尤其是个人消费端减排空间巨大,潜力十分可观。“碳普惠——加快转变公众生活方式已成为减缓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绿普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陶岚表示,而金融机构是碳普惠的重要支撑体系,碳普惠的市场化机制也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参与。
“碳金融产品本质是以碳市场交易为基础形成的碳资产为媒介和标的物的,服务于商业活动,管理商业活动中产生的碳资产,使其能够增加碳汇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金融产品。”陶岚介绍,目前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已经加速向个人碳金融领域迈进。同时,各地的碳金融市场创新也层出不穷,涵盖了各类主要碳金融工具。例如,广州期货交易所正在研究推出碳期货品种、我国规模最大的碳中和主题基金宝武碳中和股权投资基金的成立、日照银行为山东煦国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发放山东省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等。
对于碳普惠与碳金融的发展,陶岚建议首先通过碳普惠合作网络,探索碳普惠机制商业化路径,有效通过自愿碳交易市场来实现全面落地,带动C端消费者协同减碳和积极参与,将日常多频次的低碳消费行为与环保碳激励结合。其次,加强政企银协合作,探索科学的碳普惠方法学标准。再次,探索如何精准计算企业和消费者个人之间碳足迹边界。最后,在未来可以通过碳普惠金融产品从外卖和餐饮等行业的逆向回收包装材料、引导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追溯、将金融产品的场景作为个体绿色行为的激励机制三个方面引导公众绿色消费。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xianshi-icon.pn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click-icon.png)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