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共议湾区金融互联互通:建议在深合区设立离岸金融试验区
发布时间:2023-4-24 10:51阅读:121
2023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四周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大湾区金融服务正在不断提速。
4月22日至23日,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在珠海横琴举办。围绕着“深化粤港澳金融合作发展”这一话题,多位嘉宾在发言中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地区,金融改革与发展对于提升大湾区经济发展质量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放眼未来,紧抓政策机遇、进一步扩大粤港澳金融市场要素双向开放与联通是湾区实现金融发展的必经之路。
跨境人民币成粤港澳合作重要支柱
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广东省跨境人民币结算额达1.67万亿元,占本外币结算总额的51.6%,较去年末增长7.2个百分点,本币结算额首次超越其他币种,成为广东省第一大结算货币。而将范围扩展至大湾区来看,人民币自2020年起就连续成为大湾区的第一大结算货币。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表示,跨境人民币业务已成为粤港澳金融合作的重要支柱。要加强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内地人民币在岸市场的互动,畅通人民币循环流动机制,鼓励湾区内的银行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拆借等业务,支持湾区内港澳企业按规定在境内资本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鼓励内地企业和机构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加快发展大湾区离岸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进一步夯实跨境人民币业务基础。
“未来全球对人民币在贸易、投资和储备方面的需求会变得更为殷切。”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则认为,事实上,人民币不论在跨境支付和作为储备货币,目前在全球的占比分别只有不到3%,与我国的经济和贸易体量比起来,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陈茂波指出,香港一直是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拥有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资金池。2022年年底,在港的人民币存款总额接近一万亿元,占全球总额的六成。未来香港会全力建设好离岸人民币的生态系统,提供更多以人民币计价的投资渠道和工具,强化离岸人民币资产风险管理业务,并助力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陈茂波还透露,当前正积极筹备在港股通增加人民币柜台,致力为离岸人民币股票的发行和交易带来新的催化剂。同时,也正与内地相关部委积极探讨对“跨境理财通”进行优化,包括增加参与的金融机构类别、丰富产品的种类等。
澳门金融管理局行政管理委员会委员黄立峰同样表示,未来有必要对“跨境理财通”试点业务方案进一步优化,包括研究扩大业务产品范围,以及逐步放宽“南向通”内地投资者的准入门槛,从而使政策扎实落地,并取得更好的成效。
金融机构代表也在论坛现场建言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副总经理周其源认为,以人民币为交易货币的经济活动迅速发展,人民币再保险市场可以为海外人民币资金提供丰富的风险保障和投资渠道,从而为人民币国际化赋能。
紧抓横琴、前海金融开放新机遇
今年2月,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意见》和《关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分别对横琴、前海提出30条金融改革创新举措。
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首任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看来,“双三十条”政策措施为进一步扩大湾区金融开放,推动大湾区各区域之间机制的对接和联通,降低异地协同成本,实现粤港澳三地之间相应的规则对接、产品服务互认、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因此,应当借助大湾区中重点金融城市的辐射作用,以更加广泛、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展现湾区对全球资源的凝聚作用,激活区域经济活力。
王一鸣同样认为,要扩大粤港澳金融市场要素双向开放与联通,加快建设引领珠三角、辐射东南亚、服务“一带一路”的国际金融枢纽,首先就要推动建设以香港为龙头,以广州、深圳、澳门、珠海为依托,以南沙、前海、横琴为节点的核心金融圈。
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童士清指出,要紧抓横琴、前海金融开放新机遇。其中,推动丰富大湾区特色金融业态。“两个政策文件在部署银证保等传统金融行业合作发展之外,还提出了发展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私募基金、金融科技等特色金融业态的举措,进一步丰富了大湾区跨境金融合作的内涵。”
童士清表态称,将根据行业发展的难点堵点,推动出台有利于这些特色金融业态规范发展的政策举措,做好“私募通”、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的制度设计,大力发展融资租赁,巩固广东作为全国融资租赁第三极的地位,打造大湾区金融新的增长点。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金融发展局局长池腾辉在论坛上表示,澳门面向国际市场,横琴背靠内地经济,两地政府共管共建的横琴合作区是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枢纽。用好横琴合作区重要平台,深化粤澳金融合作,一是要打造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金融环境,二是促进琴澳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三是发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现代金融业。
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澳门银行公会主席叶兆佳建议,可以在横琴深合区内设立离岸金融试验区。不仅能更好地适应两地的法律监管制度,便于内地在金融监管和创新政策以及证券监管人才两方面予以支持,进而实现创新性监管;还能有效利用其制度优势,实现人民币跨境自由流动,并助力离岸人民币资金池建设。
推进大湾区数据要素互联互通
随着国家对数据作为重要战略要素地位的确定,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均凸显了数据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湾区在金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上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进展,为其初步搭建了资源要素流通的高速公路,为大湾区内资金、数据等要素的有效流转奠定了必要的基础。”李东荣认为,在资金和数据之中,数据要素的流转发挥着更加基础性的作用,对提升生产效率具有突出的乘数倍增效应。
李东荣建议,要规范和便捷数据要素的流动,有三个方面的基础工作要做。一是做好涉及数据流动的法规制度建设;二是深度挖掘数据技术在金融服务及金融监管中的研发和应用,综合运用区块链、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等技术,推动金融、产业、政务等领域数据要素融合应用;三是从整个行业的需求出发,从顶层设计层面规划和建设金融行业基础设施。
全国政协常委、广东省政府原副省长宋海同样表示,要发挥“双区建设”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重要平台”的金融政策红利效应,加快探索跨境数字金融互联互通的有效途径,推动数字金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助力构建大湾区内制造产业园区、集聚区大数据平台和一站式服务平台。
香港金融管理局副总裁陈维民指出,通过科技手段推动数字化金融创新、增加支付速度效率,有利于支持资源要素跨境流动。他举例称,金管局、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另外两家海外央行共同参与跨境央行数字货币(CBDC)工作项目,希望未来CBDC的应用可以畅通跨境支付的流程,提高跨境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在平行论坛上,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大湾区办公室管委会主任林泽军则谈及了金融数据跨境流动中潜藏的风险。他表示,金融数据与个人隐私及企业合法权益、公共权益乃至国家安全密切相关,金融数据的跨境流动也必然意味着风险的复杂化、扩大化及不可控,金融机构必须高度重视。
“金融机构应根据按照相关规定选定数据出境的相关路径,一是确认自身是否存在数据出境的需求;二是确认主体身份;三是确认出境数据的类型;四是出境数据的规模。此外,还尤其需要注重对个人信息尤其是对个人敏感信息的保护。”林泽军说。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