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经济运行
发布时间:2023-4-11 22:32阅读:334
2000年以来,国内已经经历了数轮稳增长周期。
2008年,全球次贷危机和内需持续收缩的双重压力下,政策基调由“防过热”转变为“保增长”,稳增长政策覆盖货币、财政、地产和消费多个方面。在政策的刺激下,经济快速好转,半年后信用指标M1、投资和消费增速均升至30%以上。
2011年,欧债危机再度拖累全球景气,国内需求由盛转弱。该轮稳增长的特色是对基建和地产监管边际放松,2012年下半年经济虽触底企稳,但之后几年都维持在L型底部。
2014年,美联储退出QE,流动性收紧,国内则在2012年软着陆,该轮稳增长以地产为抓手、以棚改为特色,政策刺激下地产销售于2015年年初触底后明显改善,并带动地产投资和经济景气指标PMI见底回升。
2018年,外贸环境转差,国内需求在去杠杆的压制下也出现收缩,该轮稳增长特色是基建托而不举,经济修复偏慢,虽然信用和景气指标在2019年年初企稳,但维持弱势。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需求显著降温,国内通过货币政策刺激投资需求、财政发力支撑基建、地产销售政策放松来推动需求修复。因国内地产景气较高、海外宽松联动,该轮稳增长中经济修复速度较快、政策发力期较短,2020年二季度末金融和实体经济指标就已改善。
2021年,海外宽松政策和需求扩张进入尾声,国内对地产监管转严,加之工业品通胀超预期,经济承压,稳增长发力点在于加大流动性和基建投资力度。不过,受到疫情持续的影响,2022年经济景气在临界点企稳。
2022年11月,以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和地产三支箭为起点,稳增长发力点在于推动内需和稳定地产,主要政策包括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政策、拓宽地产融资渠道、刺激地产销售、上调财政预算支持基建,国内经济于2023年年初实现较好修复。但是,以“房住不炒”和“保交楼”为重点的地产监管方向不变,目前地产反弹仍具结构性,以内需修复来对冲出口下滑也有一定难度,稳增长需要保持定力。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