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发生了什么?玻璃崩跌超12%创两个月以来新低
发布时间:2023-2-7 14:32阅读:153
近日,玻璃价格持续下挫!同花顺期货通数据显示,自1月30日以来至今,玻璃期价从1762元/吨高点后连续回落,价格最低跌至1522元/吨,期间累计跌幅高达12.31%,价格刷新两个月以来的新低!
同花顺期货交流群已开通,群里有大神聊股票和商品,点击加入>>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玻璃价格频频回落?后市行情还会不会继续走低呢?
供给:产线冷修放缓 供应压力仍存
冷修停产不及预期,且部分产线复产,供应压力仍存是玻璃价格回落的主要因素。
截至1月底,国内玻璃生产线在剔除僵尸产线后共计302条(19.985万吨/日),其中在产235条,冷修停产67条,浮法产业企业开工率为77.81%,产能利用率为78.80%。同时,市场预计2月计划内有3条产线复产点火,届时供应压力将有所增加。
同时,库存方面亦出现大幅增加。据隆众资讯统计,截止2月2日全国样本企业总库存7514.8万重箱,环比上月增加17.81%。其中华北市场库存环比增加32.14%至1585.7万重箱;华中市场环比增加52.06%至538万重箱。
需求:下游尚未复工 需求恢复缓慢
地产销售仍然较弱,房企资金问题难以缓解,玻璃需求恢复将比较缓慢。今年地产政策预期较为积极,但政策传导仍需较长时间。下游深加工厂1月底订单天数10.7天左右,环比增加5天。
房地产政策预期向好,但实际需求恢复缓慢,亦可能是玻璃价格疲弱的一大因素。
后市展望
华泰期货分析指出,整体来看,目前需求表现弱势,下游消费尚未启动,地产利好政策短期对于玻璃需求改善程度有限。产量处于同期低位,但高库存依旧制约价格走势。因此,预计近月玻璃将呈现偏弱震荡态势。
同时,中信期货分析认为,当前玻璃价格在强预期回落后,仍将受到高库存、弱需求、高供应的基本面压制,并且短期来看基本面难以修复。真实需求端难有较大起色。中下游库存水平回升后,难以形成大幅去库,等待真实需求检验。短期来看,由于供应端较为刚性,大规模冷修概率较低,年后地产资金难以缓解,总量高库存下,预计价格仍面临一定压力,但下方空间有限。今年地产政策预期积极,且供应端仍有收缩空间,若地产资金改善则玻璃价格能出现一定修复。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