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对外依存度降至十余年新低
发布时间:2023-2-2 12:27阅读:264
随着国家大力推进煤化工、炼化一体化项目,近年来中国乙二醇产能快速增长。产能增长带动自给率提升,中国乙二醇进口依存度显著降低,2022年中国乙二醇进口依存度降至36%,较2021年下降5个百分点,并创十余年来的新低。
| 正文1407字 阅读时间8' 欢迎分享
中国是纺织品生产、输出大国,同时也是纺织原料的需求大国。由于产不足需,中国化纤原料长期依赖进口,并且进口依存度普遍较高,2010年中国乙二醇的进口依存度一度高达80%。近十年来中国乙二醇产能实现了年均23%的增长速度, 2022年增长至2497.2万吨,较十年前的2013年增长了5倍(见图1),自给率显著提升。2022年中国乙二醇的进口依存度为36%,较2022年下降5个百分点,而较2010年更是下降了44个百分点(见图2)。
大炼化及原料多元化驱动的产能快速增长是乙二醇进口依存度下降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中国炼化一体化呈现快速发展之势,尤其是民营聚酯巨头进军炼化之后,乙二醇产能实现快速增长。此外,煤制乙二醇也呈现如火如荼的发展之势,煤制乙二醇是我国现代煤化工路线中投资最少、路线最短、技术较成熟、发展势头最好的产业,因此备受煤化工业界青睐。2022年中国煤制乙二醇新增产能336万吨,是投产年份最多的一年,至此中国煤制乙二醇产能达到1065万吨,占乙二醇总产能的比例达到43%。除此之外,伴随着卫星石化(乙烷制乙烯)、延长石油(油田伴生气)、哈密广汇(荒煤气)等新装置建设、投产,未来乙二醇原料路径将继续丰富,也将进一步促进供给能力的提升。2023-2027年的5年间,中国乙二醇仍有1000万吨左右的拟在建产能,因此可以预见,未来乙二醇自给率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并将对进口形成替代。
乙二醇产能快速扩张,自给率提升同时衍生诸多问题
伴随着产能的快速扩张,近年来乙二醇行业“风光不再”,企业利润下滑明显,甚至出现亏损现象。2022年乙二醇来自供需双向的压力较大,价格显著下跌。2022年年均价在4538元/吨,较2021年下跌超过13%。在价格走弱的同时,由于成本端原油、煤炭均维持高位,且下游聚酯表现较弱,聚酯工厂对乙二醇成本传导抵触情绪较高,因此年内乙二醇利润被大幅度压缩,产业链利润向上游原料以及聚酯端和PTA分流,乙二醇整体进入亏损状态。
面对产能的不断增大,早在2019年4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了《2019年度重点化工产品产能预警报告》,对包括乙二醇在内的多个化工品产能增长发出了预警。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中建议限制20万吨/年以下乙二醇装置的建设,并取消对20万吨/年及以上合成气制乙二醇生产装置的鼓励政策。
此外,乙二醇产能及产量快速增长,但下游需求增幅却有所放缓,并且乙二醇下游产业链较短、产品结构单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抗风险能力较差,所以优化产能结构、开发乙二醇的下游产品尤为重要。从生产端来说,配备甲醇生产线的煤基乙二醇装置可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产品结构。消费端来看,目前我国乙二醇主要用于生产聚酯,占到乙二醇消费结构的93%,消费领域相对较为单一,与国际发达国家和地区存在一定差异,消费应用领域亟待多样化。今后非一体化企业可以通过产业链延伸加大在不饱和聚酯树脂、耐寒润滑油、增塑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涂料、油墨等行业的应用开发力度,逐渐改变用途单一的局面,形成从生产到应用的有效产业链,以化解市场风险。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xianshi-icon.pn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click-icon.png)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