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二师兄“跌惨了!生猪期现价格高位累跌均超11%发生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2-11-10 14:33阅读:157
近期,生猪价格“跌跌不休”!同花顺期货通数据显示,自10月14日以来至今,生猪期货主力合约累计跌幅11.55%,期间价格最低跌至21125元/吨,创四个多月以来的新低!
除了期货,生猪现货价格亦大幅回落!据猪好多网显示,自10月24日以来至今,外三元生猪现价自高点28.34元/公斤跌至当前最新的25.07元/公斤,累计跌幅11.54%。
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原因导致生猪期现价格同步下跌?后市行情又该何去何从呢?
保供稳价政策力度加大!发改委加大投放中央猪肉储备
下半年以来,生猪及猪肉价格总体呈现一定的走高态势。对此,国家出手猪肉保供稳价。
11月4日,国家发改委已投放了第七批储备猪肉,华储网显示,4日出库投放竞价交易挂牌1万吨(以实际挂牌价为准)中央储备冻猪肉。
往前看,9月份以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已投放6批次超10万吨中央猪肉储备,9月8日、18日、23日、30日、10月14日以及10月21国家进行了前五轮的猪肉抛储,抛储体量分别为3.77万吨、1.5万吨、1.44万吨、2万吨、2万吨以及2万吨,共计12.71万吨。
储备肉投放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年底猪肉价格走势将如何?孟维肖认为,储备肉可以短期局部缓解市场供应压力,一般会直接流通到加工企业,对市场猪肉价格的影响较小。不过,11月份猪价会有明显回调。主要原因是短期二次育肥出栏有所增加,且当前离传统的腌腊、灌肠等猪肉需求旺季尚有时日,猪价持续上涨的支撑力度弱。
国内疫情频发!基本面供需疲弱
同时,从需求端来看,国内疫情频发,猪肉消费需求环比走弱。近期国内疫情仍然时有发生,令猪肉等生鲜品终端消费环比走弱较为明显,这与此前市场预期的11月份腌制腊肉旺季有所出入。此外,由于封控导致不少地区养殖户出现被动压栏情况,而猪价转弱后刺激养殖户积极出栏大猪,这可能进一步对猪价形成负反馈。
供给端上,年底压栏的育肥大概率要经历集中出栏,尤其是封锁解除后,屠宰企业陆续复工复产,阶段性供给环比10月可能将会出现明显增加。截止11月6日,第45周出栏体重126.69kg,周环比增0.88kg,同比增3.36kg,猪肉库容率16.59%,环上周降0.47%,同比降11.22%。
总体来说,在保供稳价政策面力度持续加大,叠加生猪供需基本面疲弱,可能是生猪期现两端走弱的主要因素。关于后市行情,方正中期分析认为,生猪当前高估值下,政策风险积聚,只不过期价贴水过高可能限制近月下跌空间。交易上,近端单边暂时观望,买03空01套利持有。中长期逢高做空2305合约。
不过,东海期货却给出了不同观点。其分析指出,目前生猪价格下跌,一方面是市场未来弱势行情被强化,价格下跌二次育肥出栏供应增多;另一方面,主要是需求不急预期,疫情和高价格对需求影响很大,高价格屠宰利润就低,屠宰厂就会降低开工率报价。不过,节前生猪越来越紧的现实不会变的,未来11-12的供应对应的是2-3月的产能,2-3月产能还是缩的。综合来看,生猪依然可以考虑逢低买入的机会。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