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何学中,三角形最具稳定性。简言之,多中心治理形态内涵丰富,高铁三角城市体系格局只是其中之一。探究其因,有历史、地理的依赖性,也是现代交通网络、区域政治、地域文化和区域市场等约束因子合力促成的结果。
截至今年7月,从大西北的宝鸡南站出发途经石家庄到北京西站,经过郑州走京广高铁线,乘坐G672全程1383公里,耗时431分钟,二等座票价567元。从西安到北京有南北两条线,南线乘坐G672车次里程数是1216公里,用时360分钟,二等座票价515.5元;北线乘坐T42,全程1279公里,用时826分钟,软卧票价440.5元,你会选择哪一条?与之相似,从长沙到上海,途经武汉、合肥、南京等城市的G动车全程运行距离1171公里,耗时约6小时;长沙到上海还可选择途经南昌、杭州等城市的G动车,里程数1105公里,耗时约5小时。两条不同线路的票价相同,你会作何选择?
自2004年铁路长远规划出台至今,“五纵六横八连线”的高铁核心骨架部分已基本成型。
2013年,中央做出“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部署,构建大小城市协调发展宏伟蓝图。当时强调,要在中西部和东北有条件的地区,依靠市场力量和国家规划引导,逐步形成若干城市群。在我国城市体系格局中,京沪穗分布于东南北三个角落。三大中心城市周边又散落分布着规模大小不等的三角城市组,三个顶点城市分别对应于京津石、沪宁杭、广(深)珠澳;若以南北地区对称划界,北部区域有京沪汉三中心城市构成的铁三角,南部、东部地区的三角城市组是沪汉穗,唯西部区域尚未成长起来地域上的三角中心城市组。建构我国省域管辖城市政治经济治理及增长格局的“三角关系”论,还须深度探究其成长性及实现机理,以及铁三角城市联动发展的长期稳定性。
我国城市空间分布较为特殊,集中在北纬22至40度,东经104至122度,此区域范围内分布着22个直辖市、省会和副省级城市。2014年,国家明确要求珠三角(地区)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自改革与开放之后,以上海、南京、杭州等为中心的长三角,以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为中心的珠三角,以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等为中心的京津冀两个三角城市区经济发展迅速,已成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在大区域尺度空间范围内,中部地区正在着力推进的中三角(长武南)终将再造新的增长极。
中部地区三大省会中心构成的城市三角地理亲缘关系异常紧密,在客观上为三个城市及其周边城市的协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一省内部同样存在类似的三角城市区,江西提早推进城际铁路内联,已形成南昌、九江、上饶“铁三角”格局。沿铁路线成长起来的狭长城市带是我国城市分布的典型特征之二,此类城市联动关系将在以后深入探讨。在此给出城市带架构的典型例证:其一,横贯东西且沿长江分布的城市带,又可勾勒出两条狭长城市带:沿沪(上海)昆(昆明)高铁分布,沿沪(上海)汉(武汉)蓉(成都)客运专线分布;其二,纵贯南北分布的京广高铁、京九铁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城市,以及向北延伸的京哈狭长城市带。城市沿江、河分布,有利于保障水源供给,大江大河拥有便利的水运优势,沿铁路线分布有利于强化区域间联系。
截至5月,已开通高铁的三角城市组中,沪宁杭三中心城市总吸附指数最高,达134.96;其次是武长南,总吸附指数是92.28;再次是京津唐,总吸附指数为91.07。东部沿海6个(2个直辖市、4个副省级)城市的总吸附指数为164.43,沪昆高铁沿线6个城市总吸附指数156.05;在沪蓉客运专线上,9个沿线城市(5个省会城市,1个直辖市,再加上苏无常3个地级城市)总吸附指数253.19,京广和京哈共计长3268公里高铁沿线上,8个城市的总吸附指数是276.62。
纵观中国高铁地图,连接宁杭与沪宁、沪杭三条线,恰好构成了个环太湖高铁三角,沪杭高铁与杭甬高铁又构成第二个环钱塘高铁三角。杭甬也可视为沪宁杭的外部延长线上,外联起来的多条高铁线路已经成为沟通南北中西的重要纽带。据笔者的统计,截至去年底,长三角(纳入安徽)设计时速在300公里及以上的高铁运营已达2163公里(总里程2868公里),占全国总里程的五分之一左右。一旦成昆高铁开通,成都、昆明和上海3个城市将会是东西走向最长距离的铁三角城市组。
纵观美国、俄罗斯等大国的区域发展战略,都经历过非均衡发展向协调发展的转变过程,先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再依靠中心城市向外辐射和蔓延。此前,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以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跨区域城市群,促进省际毗邻城市合作发展。得益于高铁,有地方政府当局已在谋求发展的策略调整,比如,仅历时半年,新疆地区急速增长的人流、物流已在开辟新经济版图。由于城市发展一直受困于乌鲁木齐市一城独大,为发挥高铁的联动效应,构建三小时内城市圈,促进沿线城市发展已成共识。
在几何学中,三角形最具稳定性。简言之,多中心治理形态内涵丰富,高铁三角城市体系格局只是其中之一。探究其因,有历史、地理的依赖性,也是现代交通网络、区域政治、地域文化和区域市场等约束因子合力促成的结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好三角(顶点)城市固有的稳定性,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三个中心又会相互制衡,能促进平衡。因而,围绕三角(中心)形态城市而促进的城乡、区域平衡发展策略,能在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基础上提挈平衡发展思想,既尊重历史,又符合现实,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