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CPI同比涨2.3% 年内首次“破2”
发布时间:2021-12-10 10:20阅读:316
11月CPI同比涨2.3% 年内首次“破2”
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
每经记者 李可愚 每经编辑 陈旭
11月,我国CPI同比数据创下2021年以来新高。
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消息显示,2021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6%,非食品价格上涨2.5%;消费品价格上涨2.9%,服务价格上涨1.5%。1~11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9%。
《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记者注意到,11月份CPI2.3%的同比涨幅不仅创下年内最高值,也是年内首次超过2%。同期发布的11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12.9%,涨幅比上月下降0.6个百分点。PPI同比涨幅虽然仍旧处于高位运行区间,却是今年6月以来首次出现涨幅收窄的情况。
核心CPI涨幅略微回落
今年以来,反映物价的关键指标CPI一直处于低位运行区间,今年1月、2月因为基数等因素,甚至还一度出现同比负增长现象。
不过今年10月以后,CPI同比涨幅出现了一轮明显上涨:10月CPI同比上涨1.5%,比9月上升0.8个百分点;11月CPI同比上涨2.3%,又比10月提升0.8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解读称,从同比看,CPI上涨2.3%,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同比涨幅扩大较多,除了受到11月新涨价影响外,主要是受到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影响。具体看,食品价格同比由上月下降2.4%转为上涨1.6%,影响CPI上涨约0.30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2.5%,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2.04个百分点。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11月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这反映出当前物价上涨态势还处于可控阶段。
对于未来CPI走势,国金证券(600109,股吧)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指出,下一阶段CPI变化主要关注猪肉价格、服务价格、成本端压力显性化等因素。今年通胀相对低迷的主因是受生猪价格和服务价格拖累。
在生猪产能出清偏慢的情况下,当前猪肉价格更多是季节性上涨,而近期疫情反复对线下活动的阶段性干扰仍存在。原材料涨价对耐用消费品涨价传导显著,已逐步向日用品等大众消费品传导,部分加工类食品、日用品近期明显提价。
煤炭开采价格由涨转降
国家统计局此次公布的数据还显示,2021年1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2.9%,环比持平。1~11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7.9%。
结合历史数据可以发现,11月PPI同比涨幅虽然仍旧处于高位运行区间,但已是下半年来首次出现涨幅收窄的情况。董莉娟结合数据分析,11月份,随着保供稳价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加大,煤炭、金属等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势头初步得到遏制,PPI涨幅有所回落。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上涨2.5%转为持平。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由上涨3.3%转为下降0.1%;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4%,涨幅扩大0.3个百分点。多部门联动遏制煤炭价格非理性上涨,煤炭产量和市场供应量持续增加,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由上涨20.1%转为下降4.9%,煤炭加工价格由上涨12.8%转为下降8.4%。同时,金属行业保供稳价效果显现,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由上涨3.5%转为下降4.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由上涨3.6%转为下降1.2%。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从11月PPI数据看,当前虽然上游价格有所回落,但部分中下游产品价格涨幅出现扩大趋势。
赵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指出,在PPI各大类环比数据中,生产资料环比涨幅由涨转降,但生活资料环比涨幅扩大0.3个百分点至0.4%,除耐用消费品环比走平外,食品、衣着和一般日用品价格均明显上涨。这也表明,原材料价格对中下游传导还在进行,纺织服装、设备制造、食品制造等行业环比涨幅仍在扩大。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室主任郭丽岩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展望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蔬菜、猪肉等鲜活农副产品市场供应充足、产销衔接畅通,居民消费领域商品和服务供给总体充裕,国内CPI保持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随着各项保供稳价措施逐步落地,多数工业品价格可能趋于回落,预计后期PPI涨幅有望总体延续回落态势。
文章转自和讯网,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期货开户欢迎联系张经理!!!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