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或3600震荡,但题材和周期轮动的结构行情依旧
发布时间:2021-6-8 09:31阅读:162
上周中美都高调披露了对双方贸易负责人的第二次通话,氛围友好,达成了要务实解决问题的共识,外部中美贸易博弈缓和,而这更强化当前A股主要受内因主导特征。
上周在3600上下开始震荡,监管层也发出警告,不让预测说会不会到4000点了,但辩证来看,这不是坏事。因为类似预测被打脸次数太多,而且往往摆脱不了忽悠散户当接盘侠的嫌疑。没有预期了,反而很容易超预期。
另外,决策层通过上调外汇存准率等压制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调控大宗涨价等动作,也让市场的流动性增量预期、周期板块活跃性等有所下降。所以,短期来看,之前在快速回暖的市场热情快速推升股价后,部分热门板块目前已经到达短期高位,尤其高位连板股分歧加大,印证情绪有所退潮。
但新基金发行再爆发、两市量能重上万亿以及两融热度等都说明流动性预期整体好转,A股走势依然偏健康的,目前继续抓机会,持股参与结构性反弹为宜。而参与重点就侧重于科技股、成长题材的结构性机会。具体指向国产软件、芯片、新能源锂电、汽车、航天军工以及碳中和等板块的投资机会。因现在受到亚洲疫情再来对疫苗(医疗)需求的催化;湾湾疫情蔓延到封测大厂对芯片短缺的预期加剧;顶层推出三胎政策对生殖健康、养老等系列概念的利好(三胎虽然持续性不好,但会反复表现);华为将鸿蒙系统直接捐献给国家催化的国产软件概念等,都具有一定持续性的影响。
至于大宗和周期股,我们在之前的研究中说的很清楚了:
国内顶层决策压制大宗涨价的政策意图非常明显,可说使尽了全力,这是过去两周国内周期股调整的主要利空。
但连国内决策层面也承认大宗涨价有三个关键的外部不可控BUG(全球复苏需求、美国执意大放水、地缘偶发事件干扰供应等),是大宗的中长期推涨力量——这决定了国际上大宗涨价预期并不是靠国内政策能够决定的,外部推动大宗涨价的力量会不时地在A股体现出其影响力。
从而让周期股在内外多空力量下剧震(就是偶尔还是会表现)而非单向下跌,但在短中期赚钱难度就变大很多了。
综合而言,指数短期突破3600点的震荡结构或许有难度,但科技题材为主、周期也偶有表现的结构性行情机会依然不变。
当然,这个周末大事不断,涉及到的题材概念诸多,结合周末最新消息,也要指出以下几点——
首先澄清一个所谓“利好”—人大修印花税法≠不调降证券印花税税率
周末出了一个降印花税的传闻,有些不明就里或者一知半解的观点在说这是股市的重大利好——这实在是一些法律和金融专业知识堪忧人士搞出的乌龙。
6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称,印花税法草案二次审议稿拟适当降低税率。“不甘寂寞”的A股再次“强行脑补”,将其“直接演绎为‘证券交易印花税即将下调’”。但实际上,“印花税”并非专用于证券市场的税种,其是在地产、工业等很多经济领域的凭证单据都可能涉及到一个税种。看看百度百科对其的介绍就知道,印花税是早在证券市场诞生之前就已经出现的税种。
而按照《证券时报》的分析,根据2018年11月的《印花税法(征求意见稿)》规定,证券交易印花税的纳税人或者税率调整,由G务院决定,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从这个程序来看,证券印花税短期之内下调的可能性并不高。
另外,按照监管层“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原则,当前A股市场并未出现“自身无法克服的系统性风险”,有关方面仍然会坚持“不干预”,印花税改革属于“建制度”层面的问题,而且此次人大法工委提及的“印花税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属于“更加宏观层面”的“法律框架”建设,即使具体条目会涉及证券印花税的内容,也不构成有关方面“直接调整证券印花税税率”的动因。
更何况,就算真的调整证券印花税,就一定是股市的大利好么?有权威统计显示,目前全世界一百多个证券市场,取消印花税遭已经是大势,只有中国和印度还在收印花税。所以即便取消了证券印花税,那也只是监管层在推动A股接轨成熟市场上迈出的“常规步伐”,或许能短线推动股市还能涨两个点,但也就仅此而已,不能期待更多了。
其次,全球IC测试龙头疫情已波及台积电将加剧芯片短缺预期
目前台湾疫情给当地及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实际造成的影响还很小,但是预期情绪影响很大。
中国台湾半导体厂染疫已快速由京元电、超丰等半导体封测厂,蔓延到网络厂智邦科技,甚至与京元电往来的IC设计公司员工也被要求快筛,不仅将冲击苗栗竹南科学园区,恐将进一步影响位于竹科的台积电等厂商,对产业冲击也将由半导体、网络,进一步扩大到整个台湾科技产业链。此外,另一个半导体重镇马来西亚6月1日起“封国”,半导体企业进入停工、停产状态。
据悉,处于疫情蔓延风暴之眼的京元电子在全球封测市占率约3.7%,为第八大封测厂。为避免疫情再度扩大,该公司相关厂区已宣布停工2天,进行消毒及全员自筛,预计影响6月产量约减少4-6%。这点减产放在全球供应规模来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缺疫苗问题已经让湾湾疫情失控,投资者对疫情终将冲击芯片产业并持续扩大影响早有预期,而现在预期已显现,则意味着本就短缺的芯片供应预期也被进一步放大,行业新一轮涨价、抢货必将来袭。有关概念会强烈地在股市获得表现。
第三,华为破釜沉舟,让鸿蒙成长为苹果、安卓之外全球第三大操作系统概率大增
据华为近期内部邮件公布的消息,华为已于2020年、2021年分两次把该智能操作系统的基础能力全部捐献给由工信部主管的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由其整合其他参与者的贡献,形成OpenHarmony开源项目,今后全球有兴趣、有需要的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平等地参与该项目,实现共商、共建、共享、共赢。
简单说就是最底层的鸿蒙系统技术架构已不属于华为,华为今后只是研发参与者之一了,后续其他各方有兴趣采用鸿蒙系统的国内厂商与华为具有同等的地位和发言权。
众所周知,在华为公布鸿蒙系统2.0之前,投资者一度兴奋满满,但在鸿蒙2.0正式公布后,市场预期却高开低走。关键问题就是对于鸿蒙系统今后会否造成华为身兼裁判员和运动员身份的竞争不公的疑虑,并因此令国内软硬件厂商不愿采用鸿蒙系统——实际上,鸿蒙系统公布后,知名厂商中,只有已经基本消失在市场上的魅族表示会用鸿蒙,另外还有三大国有银行力挺,但其他更有市场地位的厂商全部都在作壁上观。只做高姿态表态但实际并不用。
而对于软件系统,市场的共识是,16%的份额占比是存活的“生死线”,超过16%才算是“渡劫成功”。一旦无法得到广大国内主流企业的共同认同应用,那鸿蒙系统也就只是个曲高和寡的小众产品,无法跨过16%的市场份额比例就根本无法建立起对抗苹果和安卓系统的另一个市场大生态,也就无法不断优化完善鸿蒙系统。而华为现在大公无私拒绝做裁判员的做法,将会完全打消国内外很多企业的疑虑,为鸿蒙系统首先扩大国内应用扫清障碍。 这对国产软件概念的信心将是极大的提振。
第四,土地出让金划转由税务部门征收对楼市及地产股当然是大利空!
从此前各地政府自行征收,转由“垂直条线”的税务部门负责征收国有土地使用权收入,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形式上的变化。好处是,使得中央政府完全掌握地方土地出让收支的具体情况。在短期,由于本年预算安排已经排定,地方政府行为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但在长期,会对地方政府行为产生引导,使得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让环节更趋谨慎,推动地方摆脱土地财政依赖。坏处是,地方没了这一重要财源,今后在各地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存在空间收窄的问题,一定阶段内会束缚地方的主管能动能力。
也就是说,所谓的“土地出让金‘颗粒归公’”,短期内不会动摇现有房地产市场利益格局。但从长期看,有关方面确实是在“切香肠”,一点点收紧房地产利益链条,挤出更多空间给实体经济,只是温水煮青蛙,总有个过程……而A股地产板块预计又是利空看待。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关注小曼一起变有钱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