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首个交易日养殖板块受宠 猪价阶段性上行接近尾声
发布时间:2021-1-5 14:24阅读:148
新年首个交易日养殖板块受宠 猪价阶段性上行接近尾声
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
资料来源:公开信息供图 官兵/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赵黎昀
2021年首个交易日,养殖类个股出现整体强势行情。截至当日收盘,Wind中信证券(600030,股吧)行业类畜牧养殖板块中21只个股悉数飘红,9只个股涨停。
生猪价格飘红
1月4日,生猪养殖类个股涨势凶猛,截至下午收盘,牧原股份(002714,股吧)、天邦股份(002124,股吧)、新希望、正邦科技(002157,股吧)、唐人神(002567,股吧)、新五丰(600975,股吧)等生猪养殖公司股价均报涨停。
生猪养殖个股涨势与近期国内猪价显著上行不无关联。
搜猪网监测,今年1月1日全国瘦型生猪出栏均价已经涨到了35.8元/公斤,此阶段的价格水平也已经接近2020年9月初的价格,是近2~3个月以来的阶段性高点。
而据生意社监测,2020年国内生猪价格整体高位震荡,下半年再次冲高回落,四季度又大幅回升。2020年1月1日国内外三元生猪均价33.5元/公斤,2020年12月31日均价35.12元/公斤,年内整体上涨4.68%。
“2020年12月31日生猪均价涨至35.12元/公斤,较11月初大幅上涨20.27%,较年内高点(7月14日37.48元/公斤)小幅下跌6.30%,较年内低点(5月22日28.37元/公斤)大幅上涨23.79%。”生意社生猪产品分析师李文旭表示,2020年11月开始,肉价持续回落,终端肉类有所回暖,加之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养殖成本大幅增加支撑养殖户挺价心态渐强,同时气温持续下降,年节消费回升等因素支撑下,屠宰企业持续提价补库带动国内生猪市场价格再度偏强运行。
进入2020年12月份,中南地区活猪禁止调运,局地市场猪源供应偏紧局面凸显,终端生猪采购难度大幅增加,生猪市场再次步入供小于求局面,屠宰企业持续提价补库带动国内生猪市场价格全面回升。
对于近段时间猪价显著上涨,搜猪网分析师冯永辉认为,主要原因还是需求因素的助推,同时也因为在2020年9月~11月三个月中,生猪市场出现了快速回落。
他表示,猪价从2020年8月12日的38元/公斤回落到了11月26日的29元/公斤,下跌幅度非常大,在当时的下跌过程中,整个南北方的养猪人出栏肥猪的数量较大,出现了寅吃卯粮情况,也是因为养殖户过于恐慌,担心猪价还会进一步下跌,所以把后面要计划出栏的肥猪过早过多地集中抛售。
一直到2020年11月底12月初,将要进入传统需求旺季时,企业可供出栏的肥猪供应不足,所以当南方制作腊肉的需求高峰到来之时,猪价应声上涨。此外,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的影响,国外进口猪肉频繁被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问题,给国内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所以大家对鲜猪肉的消费逐渐提升,猪价随之不断上涨。
猪价涨势或接近尾声
2020年三季度,国内生猪价格整体显著下滑,10月30日国内生猪均价下跌至29.2元/公斤,较7月高点大幅下跌22.09%,市场普遍判断猪周期已步入整体下行轨道。在此背景下,近期猪价的大幅上行出乎市场预料,可持续性也受到关注。
冯永辉认为,从南北方的区域价格分布上来看,最近两天南北方部分地区猪价上涨势头出现了疲软迹象,尤其是北方地区,屠宰企业的收猪价格出现了0.2~0.3元/公斤的下跌,出现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前段时间猪价上涨过快以后,现在这些地区养猪人出栏肥猪的积极性略有提升,再者因为南方制作腊肉的高峰期已经接近尾声,需求方面也开始略有回落,有可能最近几天会出现阶段性的停止上涨或趋稳迹象。
李文旭则认为,纵观2020年全年,国内玉米价格节节走高、年内大幅上涨37.74%,豆粕价格震荡上行、年内上涨20.57%,养殖饲用成本较2019年大幅暴涨。生猪存栏量逐步恢复,猪价2020年整体高位大幅震荡前行,国内仔猪、母猪价格持续高位,补栏成本较2019年大幅增加。综合来看,2020年国内养殖成本大幅暴涨且整体仍呈增加趋势,将对后市国内猪价形成有力支撑。短期内需求支撑下,预计春节前国内生猪市场价格将继续稳中偏强运行。2020年国内生猪存栏逐步恢复至往年水平,加之政策冷冻肉持续出库保供稳价,2021年国内猪价将逐步回落至合理区间后小幅震荡前行。
近期,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魏宏阳公开表示,截至2020年1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已连续14个月增长,生猪存栏已连续10个月增长,全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均已恢复到常年水平的90%以上。预计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猪肉供应量比2019年同期明显增加,猪肉价格在春节前受需求拉动可能小幅震荡上升,春节后企稳回落。
魏宏阳称,按照6个月的育肥周期,2021年下半年生猪出栏有望达到正常年份水平,生猪供应将大幅改善。此外,随着一大批高水平的规模猪场快速崛起,2020年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能达到57%左右,比2019年提升4个百分点,远高于常年2个百分点的增速。
文章转自和讯网,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