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500万元 青岛“资”持百万校友创新创业
发布时间:2020-12-25 11:24阅读:162
最高500万元 青岛“资”持百万校友创新创业
封满楼
昨日,青岛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商务局等部门联合启动青岛市“百万校友资智回青”行动,标志着青岛向数以百万计的广大校友吹响创新创业集结号。行动主要围绕产业发展对人才、技术、项目、资金等需求出发,搭建校友资源交流对接平台,释放“校友经济”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校友是潜在的人才资源储备
名校聚集的武汉曾在2017年启动了校友回汉活动,依托武汉校友北京、上海、广州服务中心,整合当地校友会和商会力量,每年举办专场活动;对接海外校友会、商会、华人社团及专业服务机构,举办国际专场活动;支持各区建立校友产业示范园区、校友总部园区、校友经济创新区等。成都通过举办世界名校中国校友会会长论坛,吸引更多校友加入,让人才在聚集过程中为城市经济建设发挥作用。
校友已然成为城市潜在的人才资源和储备。
为了领跑新一轮城市“人才争夺战”,青岛市贯彻青岛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加快建设创业城市决策部署,鲜明地提出了以“青爱人才、创赢未来”为主题的“百万校友资智回青”行动,构筑校友来青创新创业集聚高地。
“当前,青岛正在加快建设创业城市,我们诚邀广大校友来青回青创业发展,与青岛携手共建、共创、共享‘青春之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正在用市场的逻辑、资本的力量全力打造最优创新创业生态,努力为广大来青回青人才提供一流的服务保障。”此次行动将以“双招双引”联动工作机制为支撑,以校友(驻青高校校友和市外高校在青校友)会组织为依托,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搭建校友资源交流对接平台,吸引集聚广大校友回青创新创业,促进广大校友与青岛结成创业共同体、发展共同体,释放“校友经济”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为推动青岛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吸引校友人才技术项目资金回青
“产才融合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特征,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是区域创新发展的独特优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说,本次行动坚持产才融合原则,主要围绕产业发展对人才、技术、项目、资金等需求来展开,整合了组织、人社、科技、教育、商务等部门平台、政策、服务等优势资源,协同行动,旨在为来青回青校友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保障。
行动重点聚焦补齐人才链,促进“校友+人才”回青。具体措施为:成立青岛市校友创新创业联盟,依托各校友会组织,设立一批“人才驿站”“引才引智工作站”,加强与海内外校友的联系;依托青岛人才网等建立“高精尖缺”招贤榜,发挥校友资源优势促进以才引才,在校友中常态化开展举贤荐才活动,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给予最高100万元中介奖励;对各校友会围绕“双招双引”组织的重要校友活动、海外招才招商活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适当经费补贴。
行动聚焦做强技术链,促进“校友+技术”回青。四项举措为:搭建技术交易平台,链接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投融资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促进校友技术在青交易;鼓励驻青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发挥技术转移转化基地、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作用,服务校友技术成果转化,按照规定享受相关政策扶持;建立关键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机制,支持校友与在青企业共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经遴选确定的标志性科创成果,每个项目可给予最高500万元资助;实施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奖励,对在青实施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承担团队(个人),按照上年度国拨经费到账额的3~5%进行奖励,单个项目最高奖励30万元,同一承担单位合计最高奖励200万元。
行动着力延伸产业链,促进“校友+项目”回青。青岛市强化平台支持,对符合条件的校友项目入驻各类公共创业孵化平台,按规定享受房租减免等政策服务;加强资本赋能,搭建校友项目线上对接、项目路演、资本赋能的协同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人才金”“人才板”“人才贷”等资本手段为校友创新创业拓宽融资渠道;实施大赛奖励,支持校友企业参加青岛创新创业大赛,对在大赛中获奖企业落户青岛的,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对现行人才政策无法适应或不能满足其需求,但具有战略性、引领性作用和成长性、稀缺性的高端人才项目,按程序纳入定制化支持范围。
行动助力壮大资金链,促进“校友+资金”回青。青岛市对校友来青投资的,按照投资、纳税额度给予相应比例奖励,上不封顶;投资、纳税达到一定额度的,发放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享受相关服务,其在青家属可同等享受就医保健、交通出行等便利化服务;对前景好、潜力大、发展快的人才创业项目,纳入“青岛菁英”人才工程予以支持。
与此同时,青岛正在加快推进“一口受理、并联办理”的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建设,旨在为来青人才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体验。
成立专班设专员服务“校友回青”
为保障“百万校友资智回青”行动的顺利开展,相关部门从强化协调、顺畅对接、奖励激励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促进校友回青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此次行动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双招双引”联动工作协调专班统筹组织实施。由市人社局、市商务局两位局长任组长的“双招双引”联动工作协调专班负责统筹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对口联系2~3所在青高校,探访知名校友,定期走进高校调研,以现场办公形式帮助解决校友回青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要求各区市、功能区将行动纳入年度人才工作计划安排。
此次行动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原则,在线上依托“双招双引”社交平台,建立校友回青对接服务专区,在线下构建校友回青需求限时回应、项目协同洽谈、政策一站集成、问题顶格协调等为一体的闭环对接服务机制。同时,扩大人才服务专员规模,组建校友回青服务专员队伍,建立“校友吹哨、专员报到”机制,全方位做好校友项目对接服务保障工作。
为调动区市(功能区)和校友组织的积极性,此次行动将校友资智回青对接服务工作情况纳入对各部门、各区市及功能区“双招双引”工作考核范围。同时,建立校友会招才招商成效评估奖励制度,对促进人才项目对接落地成效突出的给予一定奖励。
“人们传统意识中的校友会就是聚餐娱乐,我认为,校友会是校友事业发展、交流的平台,”青岛理工大学合作发展处韩永剑表示,学校开发了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校友服务一体化平台,集聚各个校友会会员,建立校友社区,发布校友信息,开展校友活动;学校为每个城市的校友都建有微信群和行业群,平时在微信群里推送分享信息。“我们希望,青岛市通过启动‘百万校友资智回青’行动,出台更多政策、组织更多活动,建立起青岛与各地校友沟通对接、携手发展的渠道和桥梁。”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