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扩:中央为何在当前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发布时间:2020-12-21 15:20阅读:403
张军扩:中央为何在当前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中新经纬客户端12月20日电 题:《张军扩:中央为何在当前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作者 张军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决策,将会对今后一个时期的政策制定和发展格局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需要我们认真地学习、深刻地理解和准确地把握。
现在,对新发展格局问题大家讨论很多,思考也很多。有人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从来都不仅是国际国内双循环的,而且从来也都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仔细想来,这种说法也并不无道理。无论从供给主体规模还是需求的主体规模来看,都不仅是双循环的,而且也是以国内循环为主体的。那么现在中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究竟意义何在?
第一,需要从发展阶段变化的角度深刻认识新形势下中国传统的参与国际大循环的模式,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同时也基于中国的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和当时的国际大环境,我们逐步形成了中国参与国际大循环的基本模式。这个模式有两个基本特点:
第一个特点,从供给侧看,就是不断通过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来提升我们的技术水平,并基于国外的技术、设备和产品的可获得性建立我们自己的产业体系。长期发展积累下来就形成目前的格局,产业规模已经相当庞大,技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总体来看关键的技术、关键的设备、关键的零部件和原料还是高度依赖进口的。
第二个特点,从需求侧来看,中国企业凭借优越的要素组合优势和独特的制度环境优势,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档次的同时,不断降低产品的成本,所以物美价廉成为了中国产品的代名词,中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不断提高,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也不断地扩大。
从历史来看,这一参与国际大循环的模式适应了当时国内国际的条件和环境,是十分行之有效的。对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功不可没。但是随着中国发展水平的提升和发展阶段的变化,它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
一方面从供给侧来看,传统的技术进步和对外合作方式面临调整的压力,过去中国技术水平比较低,与先进技术的差距比较大,这时我们对国外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不会与发达国家的产品形成竞争关系,而是会形成上下游的利益共同体关系。我们虽然凭借低廉的成本优势也赚到了一些辛苦钱,但发达国家凭借技术优势赚得更多。当中国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档次显著提升,尤其是有些方面还处在比较领先的位置的时候,不少产品开始形成与发达国家产品竞争关系的时候,矛盾和摩擦就会随之而来。
另一方面,从需求侧来看,扩大出口的努力也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中国出口份额的增加必然伴随着国际竞争格局的调整和变化,伴随国家间一些产业和企业竞争力的此消彼涨,甚至一些产业和一些企业会在竞争中萎缩,甚至被市场淘汰。这种情况在中国发展的早期阶段影响不明显,因为那时我们的发展水平比较低、经济体量比较小,但当中国达到了第二大经济体量,并仍然以相对比较快的速度持续增长的时候,我们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矛盾和冲突也就会越来越多。
第二,我们需要从发展阶段变化的角度,深刻认识中国发展所具备的、所积累起来的内部的优势、条件和潜力。
中国发展水平提升和发展阶段变化,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压力和挑战,也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形成了新的发展优势和潜力,从而为我们克服挑战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除此以外还有两点需要强调。
一是中国巨大的投资潜力。从中国现阶段发展形势来看,不论是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还是改善民生,或是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不论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和老旧小区的改造问题,还是乡村村容村貌整治、垃圾污水处理、居民危房改造,这样的投资需求潜力都是巨大的。关键是创新体制机制,拓宽资金渠道,促进潜力的释放。
二是基于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我们形成了独特的超大规模性的优势,这点需要我们学界进一步去研究。比如中国所拥有的手机用户,哪怕只算那些具有较强消费能力的优质用户,也会比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全部人口还要庞大得多。这就是一个中国的超大规模性优势的非常重要的例子。
从供给侧来讲,我们一方面具有诸多独特的要素供给和组合优势,比如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类型多元,既有海量的普通劳动者,也有数量庞大的高素质劳动者,并且性价比比较高。从而有利于使中国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并且在不同产业层次上都形成竞争优势。这一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还有一个方面,我们所积累起来的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体系和生产能力,使中国具有独特的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韧性以及支撑技术和产业创新转化的能力。
总之,随着中国发展水平的提升和经济总量的增大。一方面中国传统的在曾经十分有效,且作出巨大贡献的参与国际大循环的模式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和越来越大的压力。而另一方面,发展阶段变化也使我们形成了巨大而独特的内部发展优势和潜力,为我们应对挑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需要我们加大这方面的力度来充分地发挥潜力。
第三,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要抓住两个核心任务和把握好两个重要的关系。
关于新发展格局所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十四五”规划建议从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四个方面做了部署。这四个方面都是很重要的,但基于上面的分析,我认为当前提出新发展格局最关键和最根本的任务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扩内需的力度,更加充分地释放内需潜力,使内需在支撑今后的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要加强中国发展中的弱项、短板和“卡脖子”环节,提升我们的现代化水平,增强发展的韧性和安全性。
不难发现加大扩内需力度,不是新任务,是这些年一直都强调的。只不过在新形势下这个任务变得更加紧迫、更加重要。按照“十四五”规划建议的部署,我认为新形势下进一步扩大内需需要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虽然中国产品的质量水平应该提升,但是随着我们发展水平的提升,国内的需求质量档次也在不断的提升。二是要通过改革释放我们的投资和消费需求的潜力,从投资方面来看,无论是城市、乡村,投资需求还是很大的,关键是要促进释放。三是从消费需求方面,我们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收入分配关系,不断释放消费的潜力。
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握和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要明确和处理好释放内部需求潜力和扩大开放的关系,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与扩大对外开放并不是相互矛盾或者相互替代的,是相辅相成的。内循环更加畅通,内部优势和潜力更加充分发挥,有利于形成我们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的新优势,会对更好地做好对外开放和扩大外需工作起到支撑和带动作用。而继续坚持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大循环,也能够为我们有效畅通国际循环,释放内部发展潜力创造更好的条件。二是要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开放技术的关系,长期看我们必须加大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自主创新和核心攻关的问题,必须着力解决核心技术、核心设备、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的情况。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发展,中国在创新发展方面也积累形成了新的优势和潜力。但是必须明确自主创新和集中攻关不等于关起门来搞创新,而是以我为主的充分吸收和利用国际资源的开放创新,自主创新也不意味着我们要在每个领域或者环节上都掌控关键核心的技术,那样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而是在充分发挥中国基础和优势的前提之下,在若干重要的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优势,形成相互制衡、相互利用的一种关系。
第四,要深刻认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作用。
构建新发展格局看似发展问题,实则是改革开放问题。无论是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能力,补齐经济短板。还是充分利用中国的优势条件,挖掘内需的潜力,最关键的都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一要进一步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激发各类市场的主体活力。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切实打破对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各种隐形的歧视,加强产权保护,稳定民营企业家的预期和信心。对进一步营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度环境的具体要求和举措,要尽快的落到实处。
二是进一步优化创新的生态环境。创新越来越重要,但是创新不仅是科技创新,而是一个包含了文化、理念、制度等在内的社会系统工程。可以预见,下一步创新的国际竞争将会更加的激烈,为此我们必须下大力气,着力改革中国的教育、科研、人才管理体制,着力解决制约创新的诸多卡脖子问题,着力营造与新时期创新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管理体制。
科技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全球范围之内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吸引人才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尤其紧迫和重要。为此,我们要着力创造能够吸引全球人才来华从事科研教育工作,或者能够充分为中国所用的良好的环境,只有我们的创新环境、创新生态比别人强,更有吸引力,我们才能最终在科技竞赛中获得竞争优势。
最后,要进一步推动各项改革举措的落地见效。
当前我们的改革面临新形势,我认为下一步推进改革落地见效要从两个方面来努力。
一方面要处理好改革的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关系,顶层设计在明确改革开放方向性、原则性、重大问题的同时,要给基层探索留下充足的空间,创造更好的条件。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差异很大,必须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探索创新。
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尤其是地方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所有事情都是需要人去干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取得快速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和广大干部强烈的发展积极性。面对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转型发展的艰巨任务,要加快完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制度,强化对干部的正向激励,加大对干部的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改革容错纠错的机制,以更加充分地调动广大干部,尤其是地方干部改革创新的积极性。(中新经纬APP)
(根据张军扩12月20日在北大国发院第五届国家发展论坛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文章转自和讯网,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