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门大街为何频换店铺
发布时间:2020-12-17 15:00阅读:221
前门大街为何频换店铺
北京旅游的金名片之一——前门大街一直处于调整期,沿街店铺也频繁更换。近日,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近一年来,前门大街店铺有近三成进行了调整,更新为饮品店、网红店或礼品店等。据悉,接下来前门大街还将引入部分老字号开设文化体验店,开发后街经济。前门大街为何频换店铺?对此,业内专家表示,此前前门很多店铺都未度过“养商期”,步行街还需要增强商业根基、培养商业气氛,为店铺保驾护航。
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
近三成门店“换脸”
近日,北京商报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前门大街部分店铺已更换品牌、更替了经营业态。
其中,位于前门大街南端的东来顺饭庄已腾空,门牌被摘掉。大众点评App上显示,东来顺饭庄(前门大街店)为“暂停营业”状态。对于门店彻底搬离还是暂时升级,北京商报记者联系到东来顺相关负责人,但截至发稿该负责人没有回应。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前门大街南端店铺调整较多,众多以展示为主的非遗体验馆已经变成有零售业务的店铺。位于前门大街108号、110号、112号、116号等商铺原本均为非遗体验馆,现在上述店铺已变更为瑞幸咖啡、欢阁酒店、罗森便利店等。原本位于前门大街139号的河南非遗体验馆,已变更为77啤妹精酿生活馆。
在持续的观察中北京商报记者发现,啤酒精酿生活馆、罗森便利店来往客流并不多。罗森前门大街店的工作人员表示,该店已经营近一年,门店业绩情况并不乐观,每天的销售额不能支撑门店的成本开支。
此外,前门大街21-25号的非遗文化体验馆,已经变更为销售老北京小吃、蟹黄包等商品的餐饮店。91号的正阳美术店已变更为大前门烤鸭店。102号的非遗文化体验馆已变更为天赋河套样板店。公开资料显示,天赋河套样板店已于今年9月开业。
北京商报记者粗略统计,前门大街主街已有近三成的店铺换血,前门大街32号、34号的东风标致品牌形象店已撤店,目前正处于装修状态。另外,前门大街46号 、48号、77号的地方特色非遗文化体验馆已呈现为空置状态。
重拾老字号资源
对于上述门店更换、门店空置等情况,北京商报记者联系到前门大街运营方之一——天街集团,天街集团副总经理吴睿娜表示,前门大街一直坚持“文化体验式消费街区”的定位,并根据定位展开招商。接下来,前门大街将尝试引入具有创新能力、吸引年轻人的老字号,并在开设体验店、老字号时符合前门大街整体调性。
前门大街还将重视对本地人的吸引,创造更多的阅读空间,更加重视开发后街资源。据吴睿娜介绍,前门大街将推出书香一条街。据悉,天街集团与首开文投书香世业合作建设阅读街区,街区包括复合型书店、生活方式体验空间等项目。
对于前门大街部分店面未开业的状态,吴睿娜解释称,目前已有十余家店铺利用淡季进行装修,正在进行业态的改造升级,增加更多文化体验式业态,将于明年春季前正式开门迎客。吴睿娜介绍,前门大街也将通过举办文商旅融合活动,推动消费回暖提升。
缺乏商业根基
开街十余年,中间几度调整、升级,在业内专家看来,前门大街始终没有“扎根”。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主任韩健辉分析认为,商业步行街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特点,并对此进行深度挖掘,尤其是在招商上,不能“浅尝辄止”。前门大街应该成为首都文化的一张名片。
对于项目整体布局,韩健辉表示,前门大街过分关注了建筑、商业呈现的“原汁原味”,忽略了商业步行街的实际运营。例如,前门大街没有大体量的店铺空间,无法支撑大型项目入驻,小商户的承租能力较弱,难以度过“养商期”。
不可否认的是,商业街是扩大购物消费的重要载体。韩健辉认为,在调整升级中,前门大街需以商业为基础,培育整个商街的商业氛围,从而使商业街成为商业、旅游、文化完美融合的黄金结合点。
按照中国步行商业街工作委员会统计,国内的很多著名商业街日均客流量都达到30万-40万人,节假日可达到40万-50万人甚至更多,保守测算一条著名商业街全年客流量至少可达到1亿人次,以人均旅游购物消费100元计,一条商业街每年的旅游购物消费额可达百亿元。
前门大街全长800多米,宽20米。从数字来看,步行街偏长,两侧商铺间距较大,难以形成互通。对此,韩健辉建议,前门大街可尝试以150米、200米为一个节点,借此形成良好的逛街体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前门大街应充分利用开放空间的优势。
韩健辉提到对前门大街的期待,“年轻人能感受到时尚,老年人能感受到怀旧,外地人能感受到京味儿,外国人能感受到中国风”。
北京商报不等式调查组
文章转自和讯网,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