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对这6件事,买对保险不掉坑
发布时间:2020-11-28 22:38阅读:289
行话说:保险行业水很深,一不小心就入坑。这话一点都不假,我身边就好几个朋友因为买错保险而选择退保的。
这是运营圈子的一个朋友,他最开始买了某福,后来因为自己听了理财知识去看自己买的保险,才发现被坑了,最后退保重新选择。
这是我大学同学,她和她朋友因为没有做充分的了解,随意选择了一家保险公司的重疾,30万的保额保费一年高达9000多,导致她现在想提升保额,或者想增加险种都有些吃力。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保险行业水深是事实,但并不能完全成为买错保险的理由。
在这里,我也想把我的实战经历分享给你,我在1个月做到从0开始了解保险,并且最终配置了符合自己需求的保险。
因为一直从事运营工作,养成了做任何事情,都先做规划的习惯,所以买保险也不例外。一开始,我就用xmind做了一个“买保险步骤拆解”,然后根据需求发散问题,再整理归类。
hahaha做的有点粗糙,将就看
可能有人会说这个事情找朋友推荐或者找专业的保险规划师,他会梳理清楚需求,给一些较为专业的保险建议,跟着建议买就好了。
为什么我要花时间精力去做功课了解呢?
因为我觉得买保险是跟钱包和自身保障直接挂钩的行为,如果一点都不了解,你如何判断专业人士给你的是不是你需要的,其次万一专业的背后又是坑呢。
导致的结果有可能是你比懂行的人买贵了;或者往后几年经济压力增多,高昂的保费降低了你的生活质量等等。这就非常的得不偿失了。
所以,我就当作让自己多学了一项新知识,花点时间好好对待“买保险”这事。
如何了解保险知识?
从零起步学习一项新知识,要想学深是不可能的,但是按照我的学习经验,50%或者70%的泛知识,找对了方法还是很容易的。
最直接的办法有两个:一是咨询这个领域里面的专家或者大平台的资深员工,二是网络上寻找含金量高的帖子或课程,以及收集身边有经验的朋友。
第一个方式对我来讲太难,首先我没有这方面的人脉资源,其次即使我打通任督二脉找到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和人家交流。所以我优先选择了第二种方式。
针对第二种方式,我采取了以下3个步骤:
1、广撒网。
我在知乎先创立了一个叫“保险”的收藏夹,然后搜索“商业保险”、“保险被坑”、“性价比保险”、“第一次买保险”等关键词,通过第一遍的粗,把精华帖全部丢到保险收藏夹里,然后等待第二次的细读。
这是知乎名帖《如何用保险保障自己一生?》下面有很多大佬的回答,可以去看看。(
微信也是重要阵地。
那段日子我碎片化的时间几乎都在看保险文章,最开始也是在搜索框搜关键词,发现写的不错的除了收藏起来,还会把这个公众号里相关的文章都看了,以此来丰富知识。
2、解决“白痴”问题。
在广撒网了解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很多基础问题不懂的。比如我最开始连现金价值、智能投保这些名词都搞不清楚,我就记录下来,找保险平台的客服咨询。
其次,还可以将网络上搜罗出来的那些保险文章中核心要点抛给他们,检测一下他们的专业程度,为找到靠谱的投保渠道做铺垫。
3、找人做“保险配置方案”
前两个步骤做完后,基本对保险知识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这个时候我就去找专业的人聊天了,才知道如何去判断他是否有料。
专业人士怎么找呢?可以找朋友介绍,或者在在行上约人,也可以直接选择通过一些保险平台预约“保险规划师”。
他们会根据客户自身需求,提供定制化的保险解决方案。我觉得这个角色比线下传统的代理人会专业一些,但首先你得有自我判断,不要被牵着鼻子走。
我自己走完了这三个步骤后,慢慢对商业保险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1、保险的核心用途是抵御不可预知的风险
我高中同学是医生,春节回家聊到说,如果是比较棘手的癌症,疗效好的几乎都是进口药,这些药每月的支出最低也要大几万,一般治疗7-8个月,基本费用就是50万甚至更多,还不包括康复期的护理费和劳务损失费,这些费用对任何普通家庭而言都不是小数目。
所以用一次出去旅游的钱来买保险保障自己和家人,防止生病后生活质量受到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2、买保险的原则是:做加法,不做减法。满足最大的杠杆效应。
保险的种类特别多,我自己在网上溜达的时候就感叹,现在商业真够贼的,什么东西都可以提供保险。但是很多险种看起来很有趣,啥都保障,但实际换算下来,并不合算。
作为保险小白的我们,买商业保险无需一次性配置全面。买少了,未来可以做加法,买多了,未来就很难做减法了。
其次,保险是一种标准的人生期权投资,买的就是未来出问题有保障。那么既然是投资,就要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保障,拿到最高的杠杆。
当自己拿不准的时候不要听忽悠和劝说, 毕竟保险一旦买定就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资金,倘若真的买错了,退保代价太大。倒不如给自己多点时间,挑选清楚,哪怕增加点小小费用,总好过买错了。
做对这6件事,买对保险
说到这,大家会问我做了那么多功课,什么产品好?
关于这点我没办法去做专业的推荐,因为我不是专业人士,其次据我了解所有保险都有利有弊,必须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经济条件、保障需求来做合理化配置。
虽然不做推荐,但我会把我的保险配置逻辑分享给大家,作为参考~
第一、检查是否有社保
在国内最重要的是社保,重要程度不需要我多说。所以如果没有社保,当务之急是先把社保买了,再考虑商业保险。
第二、思考家庭风险
关于个人和家庭会面临什么样的风险,又怎样通过保险来转移风险呢?关于这点,我主要是从死亡风险和疾病两方面思考。
死亡风险。心里掂量下,如果作为家庭支柱的两个人遇到意外或者突发疾病去世,孩子和老人的保障从哪里来。
疾病风险。只要是人肯定会生病,小病可以自己掏储蓄抗,但是大疾病少则二三十万,多则上百万,这部分保障又从哪里来。
第三、制定预算
经过第2步的思考,我对于我们家里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有了大致的应对方向。这时候就进入到预算的阶段。
网上通常是拿家庭全年收入来权衡,提倡保费占全年家庭收入的5-10%左右。
但我觉得这个比例要灵活机动去看。不能单纯看年收入,还要结合目前负债情况和未来几年经济大事,在不影响生活品质的情况下尽可能把保障做齐。
保险是可以后期追加的,所以前期要做的事情就是选择最急需的投保,满足当前最需要转移大风险。等到收入继续增加的时候,再根据那个时候的需求再进行追加会更加理性一些
第四、产品对比
第五步:健康告知
健康告知应该是很多理赔投诉案例中,纠纷最多的一个点。我自己了解下来,觉得问题出在这三个方面。
1、有某种不能投保的病,但自认为不是什么大病,就没有告诉保险公司。例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
解决办法:全盘告知健康状况,让保险顾问帮你分析是否可以投保。往往医生说没事,但是保险公司并不那么认为,因为保险公司考虑的是这一类人群的发病率和生存率,而医生只考虑这个个例是否需要吃药,动手术。
2、由于保险顾问的不专业或者某种原因,告知了健康情况依旧还是投保了。
解决办法:多问几个,并且最好在靠谱的渠道找。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要点。如果最近没体检 ,过往体检是健康的 ,那么恭喜你,赶快买!
我最开始以为健康告知就一定要明确知道自己哪里有病没病,所以买保险前特意和陈先生去做了体检,结果后来才知道,大陆的保险是有限告知,没查就是没有,反而很多去查了还会出现问题
第六步:交钱投保
这一步就是心疼的花钱了,买的时候有几个小细节,大家需要注意一下。
2、主要看一下保险合同里面的条款和保障内容,是否和自己了解到的一致。
3、最好在有公司背景的渠道购买,如果是在个人哪里购买,理赔的时候没人协助,只能自己去对付保险公司。
这些小细节都是为了以防万一,可不能在最后关头掉以轻心哦~
Ok,写到这总算是把自己立的flag完成了,给自己来个粑粑掌 。
通过这次买保险,我看到了保险行业还是有很多从业者在用自己专业的知识在用心的服务于委托人,相反很多购买者却因为自己的认知不足去质疑,甚至诋毁他们。
老人常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在水深火热的保险行业中,不仅需要保险人综合能力的提升,更需要购买者能有一个理性的认知,真实从自身需求出发去感知保险对于你的意义。
正能量播洒完毕~以上纯属我个人观点,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