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跌破1.5%,买啥好?
发布时间:2020-11-28 21:40阅读:578
之前我参加过一个专业培训,认识了一位来自台湾的金融从业者。
中午小休,闲谈到投资,他说,自己在几十年前,买了一款储蓄年金产品,约定每年给6%的收益。
当时,身边的朋友都嘲笑他:一年的银行定存都不止8%,你买它做什么。
可他说,这是自己最成功的投资之一。
为什么呢?
因为这么多年过去了,台湾的一年期定存利率,早已经跌破了1%,而这款年金保险,仍然每年稳稳给他6%的收益率。
当时听这个故事没什么感觉,毕竟身边高收益的产品选择太多了。
但最近回想起来,突然意识到:
这样的曾经,可不就是我们的今天。
我们正在跑步进入一个低利率的时代:
曾经动辄15%以上的P2P,跑路太多,没人敢碰了;红极一时的余额宝,从当年的7%+,一路跌破1.5%。
不仅收益低,最近连大家眼里「保本」的低风险银行理财产品,也开始亏钱了。
我妈最近老跟我吐槽:
时代变了。以前把钱存银行里,啥都不干,妥妥的就有10%的利息,现在买个银行理财,收益就3%点多,还有可能亏钱?
市场环境真的已经变了。
3.5%、4%这样收益率,开始变得有吸引力起来。
如果我跟你说,一个产品能承诺4%的收益率,20年不变,你说香不香?
当然香,因为20年后,余额宝的收益率,大概率跟前面说的台湾的情况类似,根本不到1%
那这样的能承诺收益、又不会亏钱的产品在哪儿呢?
其实它们一直都在,就是以前和大家提过的储蓄型理财保险,只不过我们以前看不上罢了。
这类产品在设计时的初衷,就考虑了投保人对长期稳定回报的追求。
在买入的一瞬间,未来几十年,你的收益率基本就确定了。
你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存款利率、余额宝的收益,都在不断下降,而只有年金险这类的产品,一直稳稳的保持着最初的收益率。
能锁定长期回报,是这类产品最鲜明的特点。
注意,这里我们要把这类储蓄型的理财保险,和我们之前讲的那种带有储蓄功能的保障型保险区分开。
理财型的保险,主要目标就是为了理财,所以我们在选的时候,主要考察它的现金流和收益率,而不是保障责任全不全。
而保障型的保险,主要目标是为了保障,而不看重它能不能返钱、回报多少。
我们千万不能把这两者混为一谈,否则就很容易出现「两不沾」的情况:
保障也没做好,理财收益也很差。
这就好比有人擅长跑马拉松,有人擅长跳高,你心里想得挺好,最好有个人跑得又远、跳得又高,但实际上的结果是,他啥成绩都出不来。
以前买保险掉坑最多的,就是本来心里想着保障,结果买了一个收益很差、保障只有一点点的理财型保险,就是这个道理。
理财型保险的也分好几种,常见的有分红险、投连险、万能险、年金险,还有最近比较火的增额终身寿险。
对于普通家庭,我觉得年金险和增额终身寿险这类产品更为合适。
原因很简单,这两类产品安全、而且能保证收益。
像分红、投连和万能险这类产品,收益都是波动不确定的,对于风险承受能力和产品理解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
所谓的年金,可以理解为你和保险公司约定的一个「存款」计划:
你先给保险公司缴保费(”存钱“),然后到了约定的时候,保险公司给你分批发钱或者一次性发钱。
是不是很像以前在银行零存零取、或者整存零取的方式?
而增额终身寿,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一个保额会不断增长的寿险。我们买它,除了保障身故,还可能是有理财、传承等方面的需求,下次我们抽时间再细说。
这两类产品都有这么几个特点:
1)非常安全
未来保险公司会付给你多少钱、或者你每年能够提取的金额,都是一开始就在合同里白纸黑字写明的,保险公司不会、也不能赖账。
至于保险公司的安全性,很早以前我们就讲过,可能比银行还靠谱。
2)长期收益有竞争力
如果选择得当,这类产品中,不少的长期年化收益可以达到3.5%,甚至4%以上,比现在很多其它同等风险的理财产品,收益要高。
3)流动性比较差
这一点我们要注意。这类产品一般都需要锁定比较长的时间,短则5年,长的话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如果提前退保或者取出的话,可能会有不少损失或者收益非常低。
所以,它们适合拿我们短期内用不到的钱来投资。
也适合于一些长期的理财目标,比如未来给孩子上学用、为自己以后养老做准备等等。
长期的资金锁定虽然牺牲了流动性,但也更能确保专款专用,让我们不会因为消费诱惑,而打破原来的计划,是一种典型的「稳稳的幸福」。
当然,最大的前提,还是要先做好保障,再考虑理财。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xianshi-icon.pn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click-icon.png)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