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争取加大财政对民族地区投入,推动特色村寨保护
发布时间:2020-11-16 15:16阅读:160
中新经纬客户端11月13日电 农业农村部网站13日公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6229号建议的答复,提出将积极争取加大中央财政对民族地区的投入力度,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再上新台阶。
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
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全国人大代表韦波提出“关于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持续打造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
农业农村部答复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对包括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在内的相关工作,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项目安排、人才培养等方面都给予了重点支持,有效促进了民族地区基础设施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一是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少数民族发展方向)逐年增加。2020年,中央安排贵州中央财政扶贫资金(少数民族发展方向)3.6亿元,较2019年增加了8.4%。
二是“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规模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国家民委共命名了1652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直接受益人口近百万,在地域分布上覆盖了大多数民族地区,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局面。
三是民族乡村振兴试点启动实施。2020年,国家民委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民族乡村振兴试点工作,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纳入试点范围。四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不断增加。2012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共认定了118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涉及全国28个省(区、市),涵盖20多个民族的聚集地,增强了遗产地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自信和民族共同体的意识。通过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了这些少数民族村寨休闲农业、文化体验、科普教育等多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就业增收。农民群众在农耕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中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农业农村部表示,各部门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指导支持少数民族村寨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是特色民居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有机结合,不少贫穷落后的村寨旧貌换新颜,不仅改善了农村住房安居功能,还留住了民族特色,成为引人注目的风景线。
二是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提升,通过改圈、改厨、改厕,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特色村寨环境卫生得到综合整治,面貌焕然一新。
三是特色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村村有产业”的良好局面,为当地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四是优秀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弘扬。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为平台,积极推动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融合发展,通过将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产业发展、民族旅游相结合,有效促进群众增收。
五是民族关系更加和谐。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程度加深,形成了各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称,将会同相关部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推进并不断完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和民族乡村振兴工作,积极争取加大中央财政对民族地区的投入力度,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开展合理利用,形成鲜明的乡村特色,推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再上新台阶。(中新经纬APP)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