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拟发“限塑10条” : 2020年底前全市餐饮、商超将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
发布时间:2020-11-11 10:04阅读:332
北京商报讯(记者 陶凤 刘瀚琳)北京塑料污染治理迎综合方案。11月10日,北京市发改委等部门就《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征求意见。《意见稿》提出对六大重点行业塑料污染治理措施及日程。截至今年底,全市餐饮行业将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咖啡搅拌棒;本市建成区外卖(含堂食打包)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本市建成区、景区景点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同时,《意见稿》还对外卖平台、批发零售、电商快递、住宿会展、农业生产等领域禁限塑举措作出阶段性安排。例如,到今年底,本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零售业门店(含配送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全市邮政快递及电商配送网点“瘦身胶带”封装比例达到90%、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到95%以上等。
根据此次《意见稿》提出的目标,到2022年,北京塑料污染治理政策标准体系初步建立,重点领域塑料污染治理措施全面实施,发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示范引领作用;到2023年,全市重点行业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强度大幅降低,重点场所、重点沿线塑料污染基本消除,重点用塑单位报告等基础性制度基本建立;到2025年,塑料污染治理制度全面建立,科技支撑体系更加完善,低塑生活的良好社会风尚基本形成,努力成为国际超大型城市塑料污染治理典范。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塑料污染治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本市已在加快推动建立“1+1+N”的塑料污染治理政策体系,加强系统性治理。其中,第一个“1”即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要求全市禁止生产、销售超薄塑料袋,商品零售场所不得使用超薄塑料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等;第二个“1”即此次征求意见的《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年)》(征求意见稿),对本市塑料污染治理目标、任务提出分阶段工作计划。
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被称为史上最严“禁塑令”,明确在2020年、2022年和2025年分阶段禁止13类塑料制品;8月31日晚,商务部办公厅再发关于《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务领域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对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以及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三大类塑料制品制定九项具体任务。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目前7-11、便利蜂、速8酒店等多家连锁便利店及宾馆已不再提供不可降解塑料袋及一次性塑料餐具。北京公共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表示,2007年我国发布限塑令后,国内曾作出尝试,但效力有限。当前用分阶段的方式,增强了措施的可执行性。而从一次性塑料袋、塑料吸管等制品切入,既起到行动本身的信号意义,对企业的利益影响也保持可控。未来在操作层面仍需行政、法律以及市场力量的综合干预,尤其可通过经济手段,减少个人及平台商户主动使用塑料制品的行为。
与此同时,此次《意见稿》还聚焦全市体育场馆、旅游景区、文化设施、交通场站等四类重点场所,河道、公路、铁路、背街小巷等四类重点沿线,协同治理塑料污染;分别针对党政机关、学校、社区和家庭分门别类提出阶段性治理规划。
例如,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单位率先实施更加严格的塑料制品禁限、替代措施,加大对节能、节水、环保绿色产品以及循环再生办公用品的政府采购力度,减少一次性中性笔等塑料办公用品使用;机关单位食堂禁止提供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杯子等。到2022年底,85%以上的市级党政机关和75%以上的区级党政机关(处级以上)达到节约型党政机关创建要求。
前述负责人倡议市民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其中包括,点外卖时尽量选择“无需餐具”,在办公场所自备餐具、水杯;旅行住宿自备洗漱用品、拖鞋等;到商场超市购物时尽量自带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购物车或其他盛装器具等;同时,要求商场超市等领域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量大,应严格遵守国家塑料污染治理规定,创新业务模式,做好替代品供应,为顾客提供绿色和便利的消费体验。
文章转自和讯网,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