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投保的正确姿势:父母买什么保险比较好?
发布时间:2020-11-3 14:31阅读:867
01 老人投保的难处
记住:商业保险公司不是慈善家,企业不是善堂,如果一家企业视钱财如粪土,不顾盈利,最后一定会倒闭,例如前两年风靡全球的共享单车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保险公司要盈利是天经地义的。
所以,老人投保的可选择余地肯定会比青壮年要少,因为老人发生理赔的概率远远大于年轻人。
投保越早,身体越健康,可以快速标准体承保;
年轻时,是我挑产品;年老时,是产品挑我。
帮父母投保存在以下难处:
(1)健康状况:投保首先是如实告知,老年人因为身体情况每况愈下,容易出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身体异常指标,从而影响核保结果,也是制约父母投保的最大难处。
(2)保费较高:对于中产阶级以及一般家庭,在配置完夫妻以及孩子保险的情况下,每年的保费压力已经不少,此时要帮父母投保更要精打细算,甚至锱铢必较,毕竟没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3)投保年龄限制:大多数保险产品初次投保年龄都限制在60岁以下,而且年龄越大,缴费期可选择的余地也越少,一般只能选5年、10年缴费。
(4)产品保额限制:一般保险产品都会根据年龄、所在地区不同而做出保额限制,超过风险保额的需要提供体检报告或进行生调,虽然保险公司愿意卖给你但也不敢多卖给你。
因此,在帮老人投保之前,我们需要针对性了解老人家容易发生的风险类型。
————————
02 老人家伤亡的主要原因
人离开世界无非就是两种方式,【意外】或【疾病】。
在日常的展业中,部分小伙伴会问我“如果以后我没病,自然死,这份保险会赔吗?”
讲真,哪有自然死的人,要不就是意外导致身故,要不就是各种器官衰竭导致身故,总而言之,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是死于意外,还是死于疾病,我们既然无法预料,就只能提前进行风险规划。
那老人家在意外与疾病上面的风险如何?
1、意外风险
一项统计数据表明,65岁以上老人跌倒骨折后3个月病死率达20%以上。跌倒已经成为老年人致伤致亡的主要原因。
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1.5亿,按30%的发生率估算,每年将有4000多万老年人至少发生1次以上跌倒,而60%老人跌倒发生在家里,其中又有一半发生在浴室。
跌倒是我国伤害死亡的第四位原因,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则具首位。老年人跌倒可致骨折、颅脑损伤、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大多数老年人骨密度偏低,骨脆性增加,有的还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一旦跌倒,骨折风险很高。其中髋部骨折,骨折后3个月病死率达20%以上。
2、疾病风险
因为暂时找不到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统计数据,这里以美国的研究为例:
▲Five Thirty Eight 在2013年针对人们自然死亡的原因做了一个分析,在2013年美国有近260 万人是自然死亡的,占该年总死亡人数的92.5%。
尽管自然死亡的原因繁多,总体可以分成 46 个大类 44 个小类,但衰老死的人数远远低于疾病死。比较常见的疾病死亡原因是心脏病(24%)、癌症(23%)、慢性呼吸道疾病(6%)等,咳嗽、疟疾等病带来的死亡人数还不到总死亡人数的 1%。
也就是说,在2013年美国所有的死亡人口中,有将近一半的人死于心脏病和癌症,这些人的平均年龄在 75 岁以上,一方面身体机能跟不上,另一方面心脏病和癌症也属于老年人常患病。
- 综上所述,老人投保的方向主要是意外与疾病方面的经济风险转嫁。
————————
03 老人投保的正确方向
1、适合老人投保的险种
(1)意外险
意外险主要是防范意外身故与意外伤残,尤其是意外伤残,而意外险对健康体况要求限制最宽松,保费最便宜,杠杆最高,是老人居家旅行必备险种。
(2)百万医疗险
百万医疗险主要是转嫁疾病治疗费的经济风险,虽然百万医疗险对健康状况要求较高,但如果身体情况较好的老人家,还是首选百万医疗,毕竟保费低、保额高、续保最高年龄较高,投到就是赚到。
(3)防癌医疗险
防癌医疗险可以看作是百万医疗险的低配版,这类保险同样杠杆较高,但续保限制较高,只赔付癌症引起的住院治疗或特殊门诊治疗,而且癌症理赔后,次年一般不能续保。
因此,如果老人家已经有比较大的体况问题,例如: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之类的,不能投保百万医疗,就需要投保对健康状况要求较低的防癌医疗险,来转嫁老人的癌症经济风险。
(4)重疾险
重疾险的收入补偿功能还是可以作为补贴来聘请一些护理人员进行陪护,给父母更好的治疗康复条件,这也是医疗险不能解决的问题,因此对于身体情况较好的父母,还是建议配置部分重疾险,一般10万、20万保额即可。
这仅建议55岁以下老人家投保重疾险,55岁几乎是投保重疾险的最后机会了。55岁以后,要么买不到、要么保费过高不划算。
(5)防癌险
作为不能投保重疾险的替代手段,55岁以后,多数重疾险保费飙升,容易出现保费≥保额的情况,比如保额10万,可能总保费需要12万,这时候就有必要投保防癌险弥补重疾险保费过高的缺点,而且防癌险健康告知宽松,就算有三高、糖尿病一般都能正常投保。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