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买重疾险,重疾险怎么买?
发布时间:2020-11-2 15:56阅读:5768
1、有没有体检异常?疾病住院历史?
涉及健康告知原则,是公司、产品选择最重要的前提;
还记得刚入行时,都是直接给人做方案,到最后投保人告诉我:“好像之前体检有些问题,叫什么结节......”由此要从头走一次方案规划,实在是浪费双方时间。
总结以往的经验,投保前的第一个问题必须是健康信息问题。
2、要多少保额?
买重疾险最重要就是看保额,因为我们理赔时能给我多少钱的不是保险公司的大与小,而是白字黑字写在合同上面的“保额”。
有些人会担心小公司会不会理赔慢、理赔效率不好?
有这种担心的人大多是保险小白,也不知道《保险法》对理赔时效是有硬性规定的,一般大陆理赔最长1个月就要结案;
退一步讲,就算大保司与小保司真的有些理赔时效的差距,但举个栗子,同样1W保费的情况下,在所谓的大保司可以买50W保额,在小保司却能买100W保额。
重疾险一辈子也就理赔1-2次,本身的理赔频率就不高。
假如,多等几天能就能多拿50W,你愿不愿意等?
如果你愿意,一切就OK。
不管是大保司还是小保司,最重要是保额。
合理的重疾险保额如下,
(1)年收入低于12万
重疾保额需求=5倍年收入
(2)年收入大于12万
重疾险保额需求=5倍年支出(房贷、车贷、孩子抚养费、老人赡养费等)
为什么要5年?不是3年,不是10年?
根据来源于“癌症五年生存率”,当然,以上只是一般准则,保额需求没有恒定的公式,最后还是要回到个人具体需求。
3、保费预算多少?
一般家庭或中产家庭保费支出占家庭年收入的10%~15%是合适的,最高不能超过15%。
保费占比过低无法有效拟补风险缺口,保费占比过高又会对日常的生活品质造成影响。
所以保额够用就可以了,不要盲目追高。
如果你家的保费支出超过年收入的20%都不能有效覆盖风险缺口,
只能说你买的产品太烂,已经当了别人的水鱼。
Tips,这个保费占比指的是健康保障+身价保障的险种,如果是年金或终身寿险这类,是实际情况而定。
4、要保定期还是保终身?
定期重疾杠杆高、消费型,一般保到70岁;主要适用经济有限,集中解决某段时期重疾缺口的人;
终身重疾带有储蓄功能,保障期终身;适用于绝大部分人群,是重疾险的主力保障形态;
大部分人还是建议终身重疾为主;
经济压力较大,可以用定期搭配终身;
经纪拮据,纯定期先覆盖风险缺口吧。
5、要单次赔付还是多次赔付?
判断一份重疾险属于单次赔付还是多次赔付,主要看重疾能否理赔2次以上;
如果能,就是多次重疾;
如果不能,就是单次重疾;
虽然说多部分人一辈子就理赔一次重疾,理论上单次重疾就足够了,但有些保司太坑,单次赔付的重疾比人家多次赔付的重疾还要贵30%以上......
换句话来讲,就算多次赔付用不着,就权当是保险公司送给我的,也没有损失呀。
单次与多次核心区别是,罹患过重疾后,这辈子基本与保险绝缘了;
如果手拿单次赔付,直接GG;
如果手拿多次赔付,还有血!
结论是,如果单次赔付与多次赔付的价格差距不大,首选多次赔付的重疾险。
6、要带身故责任还是不带身故责任?
判断一份重疾险是否带身故责任,主要看身故理赔能否赔付100%基本保额,而不带身故的重疾险身故金只能赔累计保费或者现金价值较大者;
首先,“不带身故”比“带身故”保费低些,更适合经济有限、刚需解决重疾缺口的人群;
然后,蔗无两头甜,不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的缺点在于有些重疾的赔付条件比较严苛,有可能出现人没了还没达到重疾的赔付条件。
举个例子,如果只投保不带身故的重疾险,假设急性心梗猝死,因为急性心梗的赔付需要最少满足三个条件,这样的情况下“不带身故”对于举证被保险人是因为急性心梗去世的会比较困难,大多数只能按照“身故责任”来赔付。
如果按照身故来赔付,这是现金价值与保额的差距,具体一点就是几万与几十万的差距。
但是带有身故功能的重疾险就不怕这种情况,因为身故也能赔付基本保额。
类似这种情况的重疾种类不少。
总而言之,优先考虑带身故的重疾险;不带身故的重疾险作为备胎会更好。
7、保单服务、理赔协助有人帮?
需要强调的一点,无论老百姓投保时花了多少时间研究产品,阅读条款,只能说你买到了适合自己的工具;
问题是工具以后怎么使用,需要注意什么细节,行外人是了解不到的;就算你了解过,也只是纸上谈兵的阶段;
保险圈内人不是靠对比几个产品,解读几个产品条款就能体现他的专业水平。
大部分保险销售只知道怎么卖产品,对保险理赔的认识甚至不如普通老百姓,交给这样的人服务是否真的好?
中国人办事与歪果人办事最大的差异是,中国人喜欢事无巨细都要自己亲力亲为,但歪果仁喜欢交给专业的团队,他们出去办事后面都是一堆专业团队,法律、税务、人力资源等等,
一个人的时间与精力都是有限的,凡事不可能亲力亲为。
行外人真有耐心、时间、精力来了解浩如繁星的保险知识吗?
说到底,术业有专攻,查百度当不了医生,上知乎成不了保险专家;
起码,找个靠谱的人比自己到处碰壁要省心。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xianshi-icon.pn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click-icon.png)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