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突破“卡脖子”问题,“科技自立自强”写进五年规划建议稿
发布时间:2020-11-2 13:41阅读:293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在10月29日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为《建议》),“十四五”规划在会议公报中渐露雏形。
在公报中,“科技自立自强”被定位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时代财经注意到,这是五年规划建议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中国要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
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
科学技术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图片来源:中国网)
科学技术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在3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新的发展理念,构建新的发展格局,所以五中全会在《建议》中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魏少军在30日举行的2020年中国(深圳)集成电路峰会上表示,从科技自主创新到科技自立自强是一个根本性转变,其中也隐含了在全球化大环境下如何发展核心技术。
“我特地看一看昨天的五中全会报中有没有‘自主创新’的出现,发现没有,而是用‘科技自立自强’代替了‘自主创新’。我一直认为‘自主创新’这个词有一定的局限性,一个开放的社会强调‘自主’不准确,应该自强自立。”魏少军在会上说。
两大力量正改变全球化
在近年来,广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周木堂也感受到,只有掌握科技发展的主动权、掌舵权,才能保持产业的战略安全性。
周木堂在30日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盛行,尤其广东处于国际纷争的前沿地带,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未定中寻找确定,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
事实上,经济安全的问题也从来没有如此高调地被强调过。为此,会议公报专门用一个段落阐释如何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出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汤铎铎预料,在“十四五”期间,经济安全将会上升到更加重要的地位,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实现不断发展。
“新冠疫情暴发后,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发生剧烈变化,中国政府提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有诸多面向,但其中一个重要维度是经济安全。”汤铎铎在29日向时代财经表示。
公报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面临深刻调整。中国的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
对此,汤铎铎指出,当前有两大力量正改变全球化:一是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结构转变,二是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经济的数字化。
而这些变化也使中国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汤铎铎表示,“中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进一步发展拥有更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中国在数字经济等领域已经逼近科技前沿,开始向产业链的更高端攀升。”他进一步指出,经济实力的增强使得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发展过程中就会遇到不一样的外部阻力,处理更加复杂问题。
“国家经济安全大致有两个层面,一是产业链和价值链安全,二是金融安全。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以科技战的手段,威胁中国产业链和价值链安全。因此,发展科技,一方面是建设创新国家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维护中国经济安全的根本保障。”
无独有偶,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也认为,公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国家总体安全观,向经济领域、社会领域,各个领域进行了具体化,把它进行了升华,进行了一些新的定位。在经济方面集中体现在对于关键技术、核心技术,要进行自我发展、自我研究,要突破目前“卡脖子”的问题。
科技体制改革尚未完全到位
如果说“十三五”时期,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仍是小试牛刀,那么到了“十四五”阶段,中国将会成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度玩家”。
汤铎铎表示,在“十三五”期间中国涌现出很多科技创新企业,在5G、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取得突破。“不过,中国在很多领域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十四五’期间需要继续努力追赶。”
北京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朱晶在30日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指出,“科技自立自强”是对今年以来中美来在科技上博弈的一个回应,在过去的“十二五”、“十三五”时期,科技技术的发展以国际化合作为主,但现在对于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强调更加提高。
不仅如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技术的国产替代将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华安证券研报指出,自2018年3月中美贸易争端开启后,在科技领域的对抗最为激烈。以芯片为例,作为进口额最大的品类之一,2019年中国芯片的进出口差额超过2000亿元。“可以看到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高端及关键环节的差距。因此,内需外压之下,以合肥长鑫为例,发挥举国优势破局关键领域‘卡脖子’的状况,发展过程替代将成为必然。”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的芯片自给率仅为30%左右。在今年8月份《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中,国务院提出,中国芯片自给率要在2025年达到70%。
“尽管在某些工序上我们仍然受制于人(比如晶圆材料的自给率还很低),但国内基本上可以自己生产制造,而这部分芯片其实占到了芯片总产量的80%。”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表示,中国政府也提出要在“十四五”期间,把芯片的自给率从25%提高到70%,这个目标现在来看也是可期的,因此在40nm以上制程芯片领域摆脱美国的控制还是可能的。
对此,朱晶认为在未来5至10年,国家将会更加注重在制造业上游、供应链和基础环节的大力投入。
公报中还提出,中国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但另一方面,魏少军认为中国的科技体制改革还需继续优化,“科技发展特别是半导体发展按摩尔定律发展,如果科技发展不能走向与产业节奏相吻合,科技发展大概率会出现忽高忽低、忽快忽慢的情况。”
(时代财经科技频道记者卢洁萍对此文亦有贡献)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