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玲:如何更好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发布时间:2020-8-17 13:59阅读:379
中新经纬客户端8月14日电 题:《陈文玲:如何更好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作者 陈文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
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不仅研究了当前的经济形势,还研究了我们如何更稳中求进、稳中求好、稳中求远的问题。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格局就是着眼于中长期,着眼于持久战,着眼于中国现在已经形成的基础条件和比较优势,也着眼于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总体应对之策。我认为,做好当前经济工作,一是要加快形成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新发展格局;二是理性分析当前国内国际形势,谋划如何突破当前国内国际的困难环境。
中国具备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基础
中国具备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基础。
首先,中国疫情防控在全球范围内做得最好,为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提供了支持。现在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最严重的北美地区,特别是美国的疫情仍相当严重,全美新冠肺炎确诊已超过500万例,死亡超17万例。巴西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上升较快,已经超过300万例;巴西虽距离我们较远,但它的贸易和产业与中国相联系。此外,印度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上升较快;印度的医疗条件不是太好,居住环境也不是很好,因此传播容易不可控。总的来说,当前疫情基本覆盖了全球,而中国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基本控制住了疫情,为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提供了支持。
其次,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规模,这个市场仍在恢复、启动的过程中,为“国内大循环”提供了空间。二季度,中国GDP增长3.2%,中国经济增速转正,但我们还有很大的潜力没有发挥出来。一是虽然复产到位了,但消费还没有回归到常态;二是经济增长主要还是靠投资拉动、大项目拉动,一些如旅游、餐饮、会展、教育培训、室内体育等行业还没有真正恢复到常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升不快。随着三季度复商复市和生产生活、社会交往生活恢复常态后,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会展现出来。三季度的经济增长将主要由投资和消费拉动,出口虽然还会遇到一些困难,但出口自4月起开始增长,出口的形势也会逐渐好转。
再次,中国之所以能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有赖于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形成的强大现实基础与在国际上形成的比较优势。一方面,中国已经是巨大规模的市场,在这个基础上市场规模还会不断扩大。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4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整个社会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购买力不断提高,具有现实购买力。另一方面,我们具有潜在购买力。与美国“花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梦”的信用消费习惯不同,中国人有储蓄的习惯,储蓄率一般在37%-42%,这种储蓄与消费习惯,让我们在像疫情一样大灾大难面前具有全民抗灾能力,这也是我们可以实现“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一个前提条件。
最后,中国的制造业体系非常完备,中国制造业39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一应俱全,生产制造能力覆盖衣食住行。这说明中国制造可以满足中国消费,满足中国市场;供给与消费是相适应、相匹配的,可以形成“国内大循环”。当然,也有一些国际分工比较复杂、产业链较长、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业,而且其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可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缺少了它们,对我们最大影响就是原创性技术水平难以提升和阻碍中国制造业迈向中高端,这也是美国在高端领域打压我们的一个筹码,但是把中国市场搞乱,使我们的制造能力与老百姓(603883,股吧)需求脱节是不可能的。此外,中国的粮食安全与粮食流通能力没有问题,这次疫情也是一种演练,我们的物流体系是顺畅的、市场是正常运转的。在突发疫情之下,中国经住了这些考验,说明中国“国内大循环”的能力是非常强的。同时,如移动支付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新生产生活将使我们的“国内大循环”非常顺畅、快捷、便利。
当前大国间博弈加剧,美国采取全政府方式遏制中国,已经丧失了理智。在这种情况下,出于抵御国际风险的角度也需要把“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放在第一位,重新思考配置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产业形态、产业链接,这是我们的底线思维。
如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从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看,三个国际组织同时预测,世界经济会进入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大衰退,但同时有机构预测明年世界经济将会复苏。我认为,按照现在全球疫情的发展,主要国家现在仍未从疫情中走出来,很难靠中国独自将世界经济的大船摇动起来。因此我判断世界经济在明年并不一定能走出困境,经济的复苏不会那么快。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比当前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要浅得多,但还是经历了10年的调整期,到2017年才走出来,而后美国发起贸易摩擦,世界经济又开始下滑,紧接着又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并迅速覆盖到全球。世界性大国美国处境也很危险,美国的经济矛盾、两党矛盾、种族矛盾、国际矛盾严重,带来了国家信用和国家形象的崩溃。美国的经济状况堪忧,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实际GDP按年率计算下滑32.9%,创1947年有纪录以来最大降幅;美股经历4次熔断,即便指数有所恢复,也主要是由于流动性泛滥、无底线的宽松政策影响;美国债台高筑,美国国债已超25万亿美元;加之美国单边主义、霸凌主义、保守主义、民粹主义,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只会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更严重。
在这样的国际经济形势背景下,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非常正确的,是具有远见的。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该如何更好地促进国内与国际市场的联通,有效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第一,加强对外开放。中国不会停止对外开放的步伐,对外开放的步伐会越来越大。现在全国18个自贸区,几次缩短负面清单,对外开放的措施越来越实,开放的程度越来越深。
第二,加强国际贸易与投资。一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增长非常快,对其贸易与投资应当是我们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力点;二是亚洲区域经济合作,我认为今年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有望落地形成新格局,也就是亚洲区域内循环;三是中日韩自贸区,日本与韩国是中国的近邻,与中国的产业关联也是最深的,我们要争取做好中日韩贸易投资工作,形成中日韩之间的循环;四是俄罗斯,俄罗斯与中国的跨境贸易、跨境电商交易量很高,这启示我们除了传统贸易外,还可以通过数字贸易的形式开展网上的“丝绸之路”。
第三,落实好自贸区协议。把一些国家的政治态度和与他们的经济关系做一个割裂,与其企业、市场之间的关系,不能因为个别政客言论就从我们的方面主动断掉与这个国家的经济关系,我们争取广阔的市场,进行正常的国际交往、国际贸易,更好地利用国际资源,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中新经纬APP)
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
陈文玲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