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事件谁是“说真话的人”
发布时间:2020-4-4 10:43阅读:724
有部分券商研报曾颇为耿直地点出瑞幸咖啡问题所在。例如,东兴证券计算机团队在一份新经济专题报告中指出,无论瑞幸咖啡的模式最后能否成功,都不适合采用烧钱的方式去扩张,精细化运作的效果会更好。研报称,烧钱是一种昂贵的扩张策略,在高增长背后付出了很大代价。追求高速扩张的公司往往视成长为第一要务,资源浪费严重;管理团队往往也跟不上发展,经营效率降低;产品、服务跟不上,引来了众多用户抱怨。
在高速扩张过程中,瑞幸咖啡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8年,该公司净亏损16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净亏损17亿元。尽管瑞幸咖啡和星巴克是差异化竞争的,但是它还是连锁咖啡店的模式。它的商业模式并不存在突破某个临界点,就可以战胜竞争对手,建立长期的护城河。因此,瑞幸咖啡的模式并不适合采用昂贵的烧钱策略去扩张,烧钱带来的长期价值不大。
在正式研报之外,也有知名分析师自行对瑞幸提出质疑。在浑水做空报告发布后,国金证券分析师裴培就在自己的公众号提出“瑞幸咖啡真的‘便宜’吗?”的问题,并认为瑞幸咖啡不是一种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而早在2019年4月,瑞幸咖啡尚未上市之前,裴培就已撰文“瑞幸咖啡还能撑多久?从我的观察看,或许不会太久了”,核心观点是认为瑞幸咖啡的烧钱模式和管理混乱不可持久,并提出餐饮企业烧钱获取流量是一种比较昂贵的做法。对于瑞幸咖啡而言,此次22亿元的财务造假可算是皇帝的新装彻底被喊破。又有多少不愿继续沉默的人,能够继续揭露真相?
瑞幸咖啡楼塌时分,不知谁人被埋,谁人出逃。
公开信息显示,瑞幸咖啡上市前共经历四轮融资,主要投资者包括:天使轮陆正耀1.9亿美元;A轮愉悦资本、GIC、君联资本2亿美元;B轮愉悦资本、GIC、中金公司2亿美元;B+轮贝莱德1.5亿美元。
此外,据瑞幸咖啡此前发布的招股书,该公司还曾从浦发银行获得过6000万元循环贷款,同光大金融租赁进行了3.5亿元的咖啡机资本租赁;与中关村科技租赁有限公司达成金额为4500万元的协议。
而在不久之前的1月21日,也是浑水做空报告发布的10天前,瑞幸咖啡曾公布最新的大股东持股情况显示,相比于2019年5月17日登陆纳斯达克之时,陆正耀(神州租车、神州优车、瑞幸咖啡的董事长)、钱治亚、刘二海、黎辉四个与神州租车关系匪浅的投资人,并未减持手中的瑞幸咖啡股票。
瑞幸咖啡第三大股东Mayer Investments Fund, L.P。也只是将所持股份转给了实控人Sunying Wong(被指为陆正耀的姐姐)。或许他们也没能料到瑞幸咖啡的泡沫,竟会破裂得如此迅速。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瑞幸咖啡瑞幸A轮、B轮的领投方(总投资额近1.8亿美元),以及最早和最大的外部机构投资者,大钲资本却在背地里大幅减持。
1月8日,大钲资本就曾减持瑞幸3840万股,持股比例从14.79%下降至12.15%,套现2.3亿美元。大钲资本彼时回应称,减持后已收回当初对瑞幸资本的投资成本,大钲资本仍然是瑞幸咖啡最大的机构股东,并持续看好瑞幸的长期发展前景。但“持续看好瑞幸咖啡”的大钲资本,此后并未停止减持步伐。截至1月21日,大钲资本旗下美元基金Centurium Capital Partners 2018, L.P。仍持有瑞幸咖啡股份1.45亿股,持股比例为7.51%,较1月8日再次减持近亿股。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