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欧奈尔|600位基金经理的投资顾问
发布时间:2019-11-1 17:19阅读:515
威廉·欧奈尔是美国经济制度的狂热支持者,对美国的经济前景一直保持着乐观的态度。他曾经说:“在美国,每年都有很多很好的机会,你应该随时准备抓住这些机会。你会发现,一小小的橡树籽也可以长成参天的橡树。只要辛勤工作,就有可能成功。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你的决心与毅力。”
欧奈尔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自己的成功经历为他的言论做出了最好的诠释:一个典型的“美国式成功”的故事。欧奈尔出生于经济大萧条时期的俄克拉荷马州,在德州长大。他既是一位高明的投资者,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1958 年,欧奈尔在海登·斯通公司以股票经纪人的身份进入股票市场,从此开始了他的股市交易生涯。他日后的投资策略就是在这个时期逐渐形成的,欧奈尔的交易理念从一开始就相当成功。从1962 年到1963 年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以多空交替的操作手法进行交易,居然将自己5000 美元的资本迅速增长到20 万美元。1964 年,欧奈尔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买下一个席位,并同时成立了一家机构研究经纪公司一一威廉·欧奈尔公司。如今,这家公司不但是由计算机处理的综合性股市资讯提供商中的佼佼者,同时也是全美最受推崇的证券分析公司之一。欧奈尔公司目前拥有500家以上的机构投资客户,每天购买他们每日图表的用户多达2.8 万名。该公司的数据库里还有7500种股票的股票交易120种统计值。1983年,雄心勃勃的欧奈尔毅然创办了《投资者日报》,摆明是要向《华尔街日报》挑战。虽然他很清楚地知道:这份专业性的报纸可能要经过多年经营才能收回成本,可是在投下了这么一大笔资金时,他却毫不犹豫。1984年,《投资者日报》大约只有3 万名用户,与《华尔街日报》的200万名订户相比,真是少得可怜。然而到了1988年,《投资者日报》的订户数量就已经增加到11万名,而且发行量还在持续增长,与欧奈尔预期的20万名订户的盈亏平衡点目标已经相去不远。欧奈尔深信,《投资者日报》的订户一定能达到80万名。他对这份报纸的信心,来源于《投资者日报》的强大功能:它能为订户提供其他投资专业刊物提供不了的内容丰富的专业信息,如每股盈余、相对强弱指标,以及成交量变动百分比等。1988年,欧奈尔把自己的投资观念加以整理,形成文字,出版了《笑傲股市》这本书。该书成为当年最畅销的投资专业书籍。欧奈尔的事业并不妨碍他同时成为一名股票投资大师。过去10年间,欧奈尔股票投资的年平均回报率超过40%。他最成功的投资有两个:一个是20 世纪70 年代投资的加拿大石油公司,另一个是20 世纪70 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皮克斯普瑞斯公司,这两次投资都是他的得意之作。而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不止这些, 1978 年3 月与1982 年2 月,他先后两次在《华尔街日报》刊登全版广告,宣布牛市即将来临,而市场居然两次验证了他的预言的正确性,这就不得不令人由衷地佩服了。欧奈尔公司的工作环境给人留下的印象是,该公司强调实干的工作作风。难能可贵的是,作为公司的最高级经理人,欧奈尔在办公室却不要求享受任何特权,他和另外两位同事共用一间办公室。在采访期间,他充满自信,谈吐自如,并且对美国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问:众所周知,你的投资策略非常与众不同,这种投资理念从何而来呢?答:其实,我和大部分投资人一样,也订阅了一些有关股市投资的专业刊物。但我发现这些刊物所介绍的投资方法往往收效甚微,例如,它们鼓吹的购买低价或者低市盈率股票的策略,根本不能真正地降低风险。问:什么时候你找到了你自己认为有效的投资方法?答:1959 年,我研究了许多股市成功人士的投资之道。当时,德雷福斯基金是一个相当小型的基金,它所管理的资金只有大约1500 万美元。然而,在杰克·德雷福斯的经营下,该基金的投资回报率却是其竞争对手的两倍。于是,我设法拿到了这个基金的季报,分析他们的图表,研究他们的投资方法。我的第一个重大发现就是:德雷福斯基金投资的100 多种股票,买进的时机全都是在这些股票价格创下新高的时候。这项研究让我大受启发:要购买上涨潜力雄厚的股票,不一定要选择价格看似已经跌到谷底的股票。有时候,创新高价的股票更有可能前景无量。你要想办法找到一支股票飙涨的开端,而不是花费很长时间去等待它跌到最低点。我还下大功夫研究了过去几年中表现最优异的股票,设法找出它们飙涨前的共同特点。我不仅看这些股票的市盈率,还自行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观察个股表现模式的方法。问:请你说明-下这套选择潜力股的模式?答:这套方法非常简单,名为CANSLIM,每个字母都代表潜力股在飘涨之前的一个共同特点。“ C ”代表目前的每股当前盈余( current earnings per share )。根据我的研究,表现优异的股票在飘涨之前,每股季度盈余通常都要比前一年同期的水平增加70%然而市场上最常见的表现是:许多投资者,甚至养老基金经理人,都会买一些每股季度盈余与前一年同期水平几乎持平的股票,其实这类股票根本没有任何上涨的动力。而我研究的结果却是,最好的股票在上涨之前一定都有不错的利润增长。所以,我选择股票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要选择季度盈余比前一年同期高出至少20% 到50% 的股票。“ A”代表每股年盈余( annual earnings per share )。我发现,表现优异的股票在发动之前的5 年中,平均每股年盈余成长率为24% 。因此,选股的第二条基本原则是:选择连续几年,每股年盈余都高于前一年水准的股票。较高的当期收益和持续增长的平均收益等同于一支好股票,每股收益率指数就是一支股票在过去半年的收益以及过去五年的平均收益比大盘平均收益高出的百分比,一支每股收益率指数较为95 的股票就是在当前和过去5 年内的表现超过了95% 的公司。“ N ”代表创新( new )。所谓创新,是指新产品、新服务、产业新趋势以及新经营策略等。通过研究我发现,在股价涨势突出的公司当中, 95% 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创新。值得注意的是,股票价格创下新高也是一种新的信息。根据调查,有98% 的投资人在股价创下新高时,都不愿意进场购买。其实,股市有一种特性,即看似涨得过高的股票还会继续上场,而跌到接近谷底的股票可能还会继续下滑。“ S”代表流通在外的股数( share outstanding )。在表现优异的股票当中,有99% 的股票在开始涨升之前,流通在外的股数都不高于2500 万股。实际上,这些流通在外的股票股数平均只有1180 万股。有许多机构投资人喜欢选择流通在外股数较多的股票,这种策略反而会错过一些即将或正在上涨的潜力股。“ L”代表领先股或落后股( leader or laggard )。根据调查,在1953年到1985 年期间表现优异的500 种股票中,股价大涨之前的相对强弱指数平均为87% (所谓相对强弱指数,是指某支股票价格在过去12 个月里的表现,与其他所有股票同期间的比较佳。例如,某股票相对强弱指数为80 ,即是该股票在过去一年间的价格涨幅比所有股票中80% 的个股表现好)。因此,选股的另一项基本原则就是,选择相对强弱指数高的股票。我本人则都选择相对强弱指数在80 以上的股票。“ I”代表股票背后法人机构的支撑程度( institutionalsponsorship )。机构投资人对股票的需求最为强劲,而领先股的背后大都有机构投资人的支撑。尽管机构投资人的支撑必不可少,可是如果支撑需求的机构投资人太多,反而会对股票的表现造成负面影响。假如该股或股市发生重大变化,机构投资人势必会大量抛出持股,造成股价跌势加重。这也是有些股票虽大多被许多机构投资人持有,其表现却不尽人意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如果一个公司的股票已经被几乎所有投资机构看重,这时再去买就太迟了。“ M”代表大盘市场( market )。在股市中,四分之三的股票会跟随大盘的每日变动而变动,因此,必须掌握大盘的每日指数与成交量的变化。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我发现,在任何时候,股市中只有2% 的股票符合CANSLIM 的选股原则。看似CANSLIM 的原则要求得过于苛刻,但是,CAN SLIM 能够保证投资人更准确地选择最有潜力的股票。问:CANSLlM 的选股标准非常严格。请问你使用这套方法的成效如何?答:我用这套方法筛选出来的股票,有三分之二最后都能大赚一笔。不过,在我选中的股票当中,每十种只有一到两种会表现得特别突出,其余的则表现平平。问:CANSLIM 公式无法指示投资人在股价涨到新高之前进场,原因何在?为什么不在某支股票处于筑底阶段时购买该股,而要等到它创新高价时才进场呢?答:任何人都不应该期待某支股票在筑底完成后一定会向上突破。如果在筑底阶段买进股票,按正常状况,只要股价震荡幅度在10%到15%之间,很容易就会被洗牌出场。但是,只要选择了正确的进场时间,股价通常就不会下挫到我设定的7%的止损点。问:你说过,优秀的股票相对强弱指数应该在80以上,然而,有些股票的相对强弱指数是否会过高?我是说,假如某一支股票的相对强弱指数是99,该支股票的价格是否已经超买,而随时可能下跌?答:这要根据具体的图形来进行分析。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相对强弱指数有多高,而在于该股目前的价格距离最近一次的探底有多远。我会购买相对强弱指数高,而且股价与最近一次的探底相去不远的股票。我不会购买相对强弱指数高,而价格已超过最近底部10%的股票。问:CAN SLIM 中的M ,代表大多数股票都与大盘走势-致。这条法则自然在理论上可行,可是实际上很难操作。你如何才能区别股市已经涨到顶部即将大跌,还是它正处于牛市回调整理阶段呢?答:判断股市是否形成顶部的方法有二:第一个方法是股价指数创新高,而成交量却呈现萎缩,这表示市场上的股票需求不振,股价随时可能下跌。第二个方法则是成交量接连几天扩张,但是股价指数的涨幅相当有限,这表示股市主力或大户有出货的现象,可能已达顶部。另外,你也可以观察领先指标股的表现来区分股市是否达到顶部。如果牛市中的领先指标股开始下跌,那表示股市可能已形成顶部。其实,贴现率的变化也是判断股市涨势是否已达强弩之末的关键。一般来说,当贴现率调高二次到三次之后,股市就会有麻烦。问:当你认为股市已经步入空头的时候,你给投资人的建议是抛空还是单纯地退场?答:除非是专业交易员,否则我不主张抛空。抛空股票要慎选适当的时机,而不在于判断股票是否已经涨到顶部。抛空某支个股的时机也应该是在股市大势形成顶部之际。从技术图上来看,最好的抛空时机是在股价连续三次到四次试探上档高价,而后股价无法再向上攀升的时候。此外,在抛空某支股票时,你也应该设定停损价位。我通常会在损失6% 到7% 时出场。问:你除了用CANSLIM 做为选股策略外,风险控制在你的交易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谈-谈你的风险管理策略好吗?答:我的基本观点是所有的股票都不是好股票。除非股价上扬,否则没有好股票。假如股价下跌,必须当机立断,尽快止损。股市取胜的秘诀并不在于每次都选中好股,而在于选错股票时,能否将亏损降到最低。我绝不允许我购买的股票价值亏损在7% 以上。也就是说,如果价格已比我购买时下跌7% ,我会立即止损卖出,绝不会有任何犹豫或迟疑。有人说,“我现在不能卖,因为现在卖我就亏了。”如果股价跌到你的购买价以下,卖出股票并不会使你继续亏损,因为事实是你已经亏损了。任由亏损持续下去,可以说是大部分投资人所犯下的最严重错误。到目前为止,投资大众还都不十分了解尽快止损的观念。假如你没有像我一样拥有严格的7% 止损策略,那么,在1973 年到1974年的美国的熊市中,你的损失将会达到70% 到80% 。我亲眼看到有些人因为如此惨痛的损失而宣告破产。假如你不能当机立断停止亏损,那干脆就不要踏人股市。如果你的汽车没有刹车,你还敢开吗?在我的《笑傲股市》一书中,讲述了弗瑞德·凯利所说的一则故事。这则故事可以解释大部分投资人无法在已经亏损时及时做出止损决定的原因。 有一个人布置了一个捉火鸡的陷阱。他在一个大箱子的里面和外面撒了一些玉米做诱饵。大箱子有一道门,门上系了一根绳子。他抓着绳子的另一端躲在暗处,只要火鸡进入箱子,他就立即拉绳子,把门关上。一天,有十二只火鸡进入箱子内,然后有一只又溜了出来。他想:“等到那只火鸡回到箱子里后,我就拉绳关门。”然而,他在等那只火鸡回来时,又有一只火鸡跑出来了。他想:“那我就等箱内有十一只火鸡时,再拉绳子好了。”可是他在等待的时候,又有第三只溜出去了,他还是没有拉绳子。最后,箱内一只火鸡也不剩。这位仁兄的问题在于一直抱着跑出去的火鸡还会回来的念头。而这个问题也正是投资大众的通病,他们一直希望股价还会回升。 问:你以CANSLIM 的方法来选择股票,又以亏损不得超过7% 的策略来控制风险。那么在股价上涨时,你如何决定赚钱即止? 答:首先,只要持有的股票表现良好,就应该一直抱着不放。其次,必须明白,自己绝不可能在股价涨到最高点时才卖出。因此,如果因为卖出股票后该股股价仍持续上扬而自责,实在是再愚蠢不过的事。所谓赚钱即止的意义是:你已经因卖出股票而赚了一笔了,没有必要因为股价在卖出后持续上扬,而感到懊恼。 问:在你的作品中,对一部投资大众认为相当重要的指标,如市盈率、股息、分散风险、超买/超卖等指标不屑一顾。你认为这些指标有什么问题?我们先从市盈率开始好了。 答:有人认为,市盈率低就表示股价偏低。然而,这种观点根本就毫无根据。根据我的研究发现,市盈率与股票的表现没有任何关系。有些股票在开始上涨时,其市盈率为10,而有些则是50。 根据1953年到1985年的资料,即使是表现最好的股票,在涨势发动之初的市盈率平均值为20,而同时期所有股票的市盈率平均值则只有150这表明,如果只购买市盈率低于总平均值的股票,你将会错失许多上涨的潜力股。 许多投资人容易犯一个共同的错误:只根据低市盈率来购买股票。这样的做法大错特错。很多年前,我就曾因为诺斯洛普公司的市盈率只有4 而购买该公司的股票,结果诺斯洛普公司股票的市盈率竟然从4 跌到了2 。我股票交易的损失不言而喻。 投资大众容易犯的另一个共同错误是,在股票市盈率高时卖出。我记得在1962年,有一位投资人冲进我朋友的经纪公司,大声嚷着施乐公司股价太高了,因为其市盈率已高达到,所以在施乐公司股价为88美元时他卖出了自己的全部股票。可出乎他的意料的是,最后施乐公司的股价一直涨到了1300美元。 问:那么股息呢? 答:股息和股票的表现无关。事实上,公司所支付的股息越高,其经营体质可能就越弱,因为公司为弥补发放股息所流失的资金,可能必须负担更高的利息取得资金。股价下跌时,等待股息发放而抱着股票不卖,就太幼稚了。假如你获得4% 的股息,股价却跌了25% ,你的投资净损失将是21% ,“丢了西瓜捡个芝麻”是最愚蠢的事。 问:那超买/超卖指标呢? 答:我很少注意超买/超卖指标。我聘请过一位专门研究这类技术指标的教授。当1969年股市开始震荡时,我建议投资经纪人们抛出自己持有的全部股票,把自己的钱装入自己的腰包。然而,那位教授却告诉我,指标显示股市已经超卖,因此不必急着卖出股票。然而股市并没如他所愿:就在他说完这话之后没多久,股市就立刻开始加速下跌了。从那以后我对这个指标几乎是不屑一顾。 问:那么分散风险昵? 答:分散风险其实是因为自己的无知而不得不对冲风险。如果你有足够的智慧,那么你最好只选择几支股票,详细地加以研究,从中筛选出最具有潜力的个股。投资人应该密切关注自己选择的股票的表现,这对风险控制最为重要。问:你会建议投资人持有多少种股票?答:这得视投资金额而定。如果投资金额是5000美元,我会建议持有一到两种股票。1万美元可持有三种到四种。2万5000美元,四种到五种。5万美元,五种到六种。10万美元以上,六种到七种。 问:除了以上这些,投资大众还会有什么较常见的错误观念? 答:大部分投资人认为股市的分析图表是骗人的。这种想法是他们自己的无知造成的,只有大约5%到10%的投资人真正看得懂图表。有许多专业交易员都对分析图表也是一知半解。投资人不知道如何使用分析图表,就像医生不懂得使用X 光报告一样愚蠢。分析图表可以提供许多其他方法难以提供的信息。分析图表可以使各种股票的表现组织化,对选股工作举足轻重。 问:你说过,成交量是股市到这顶部的线索之一,你选择个股时也以成交量作为重要指标吗? 答:成交量是测量股市供需状况的一种工具。当股票开始向上攀升且有意冲开时,该股交易量应该会比其最近几个月的平均日成交量高出50%左右。而成交量增加是该股将向上攀升的关键指标之一。 另外,当某支股票上涨一阵子后,进人整理阶段时,如果这支股票成交量萎缩,则表示该股前景持续看好,因为这种状况代表这支股票在市场上求售的数量减少。问:你怎么面对亏损? 答:假如亏损不是因为你的错误造成的,就说明整个股市大势不好。如果这时你的股票持续亏损,你最好的选择是暂时出场,避开风头,保存实力。 问:你所使用的CANSLIM 选股策略,其中的“ M”是强调要在熊市时远离市场。然而,共同基金由于基金的性质,不论是在多头市场或是在空头市场,都必须大量进行股票投资。难道说购买共同基金不是一种好的投资方式吗? 答:正好相反,我认为共同基金是一种非常好的股市投资方式。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房屋及不动产、股市投资账户或共同基金。尽管共同基金是一种很好的投资方式,可问题在于,大多数人都不懂如何运用共同基金进行投资。 运用共同基金最好的方式是在买下共同基金之后,就持上15年以后再说。这样,你才可以从共同基金中赚钱。既然要长期持有共同基金,你就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和耐心,忍受其间可能遭遇的熊市。典型的成长型共同基金在碰到牛市时可能会上涨75%到100%,但是在遭遇熊市时也可能会下跌股票交易20%到30%。问:你是说,投资人对投资共同基金与个股的态度应有所不同?答:对待两者的态度之间有天壤之别。当你投资个股时,你必须要设定停损点,因为你不知道该股股价下跌时,到底会跌到什么时候才能停止。我记得我曾经在某支股票价格为100 美元时卖出,后来该股竟然跌到1 美元。我根本没想到这支股票竟会跌得这么惨。假如当时我一直抱着该股不放,那损失岂不太惨重了。这样的错误可能会使你永无翻身之日。 而投资共同基金却与投资个股的态度完全相反。即使在熊市来临时,也应该紧抱着共同基金不放,因为当股市随着经济复苏而回升,共同基金也会随之翻扬。可是不幸的是,大部分共同基金的投资人一旦遭逢熊市,便会紧张起来,因而改变其共同基金的长期投资计划。事实上,当共同基金显著下跌时,应该趁机进货才对。 问:照你这么说,一般投资大众面对共同基金与个股投资的态度都是错误的?我是指他们在熊市时紧抱着个股不放,而却抛出共同基金。 答:完全正确。这是因为大部分的投资人在熊市时,都避免不了由于过大的心理压力而做出错误决定。 问:据你看来,投资大众最常犯的错误有哪些?我在《笑傲股市》一书中,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讨论大众最容易犯18 种错误。 一、大部分投资人连股市投资的大门都进不来,连入门的最基本知识都没有,更别谈制订一套选股的标准了6因此,他们不知道如何选择好股,经常是选择一些表现平平的股票。 二、在股价下跌时买进股票,这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错误。买一支股价远比前几个月价格低的股票,看来是捡便宜货,然而这样做却可能导致重大损失。因为这支股票之所以下跌,可能是因为缺乏反弹的后劲。 我有一位朋友曾在1981年3月份以每股19美元的价格买进国际哈佛斯特公司的股票,理由是该股股价已大幅下挫。这是他的第一笔投资,然而也是他所犯下的第一个致命错误,因为国际哈佛斯特公司股价之所以大幅下跌,是因为该公司已经濒临破产的边缘。 三、补仓也是一项严重的错误,这只会给你雪上加霜,让你输得更惨。假如你以每股40美元的价格买进某支股票,然后又在股价跌至30美元时买进,看起来你买进该支股票的平均价格为每股35美元,但是实际上却是把自己的资金押在一支持续下跌的股票上。这种只有业余人士才会使用的操作策略很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损失,让你血本无归,连翻本的机会都没有。 四、大部分投资人都倾向于买进低价格的股票。他们认为,用同样的钱与其买到股较昂贵的股票,不如买100股或1000 股较便宜的股票。事实上,你应该购买价格较高、公司运营状况好的股票。你必须要明白,重要的不是你可以买多少股股票,而是你投的钱要买到最好的商品,而不是多数人都不看好的最差的那个。 每股2美元、5美元或10美元的股票看起来很诱人,让你误以为升值空间会更大。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大多数股价低于10美元的公司,不是一直经营不好,就是最近的经营出了问题。股票市场可没有价廉物美这种事。 另外,买低价股所负担的佣金也比较多,风险又比较高,因为低价股下跌15%到20%的速度远远高于高价股。专业人员与机构投资者大都不会购买单价为5美元或10美元的股票,他们总是追捧那些价格高,上涨潜力又大的股票。 五、投资者刚入股市时,都希望大赚一笔。他们往往急功近利,因此而忽略了基本的准备工作。他们总希望自己能撞上大运,或者快速成为高手,而缺乏足够的耐心去认真学习必要的入市技巧。 六、大部分投资者总是根据一些小窍门、似是而非的传言、以说传说的财富故事以及一些业余人士的建议选择股票。换句话说,他们等于是把自己的血汗钱交给别人投资,而不愿意花精力分析自己真正要投资的是什么。他们宁愿相信别人的传言,也不愿相信自己的决定,然而大部分的传言都是假的,没有任何的可信度。很多一夜暴富的财富神话也带有偶然性,再说故事也经过了别人的屡次加工,夸大的成分多于真实。 七、有些投资者买进股票,是因为看中该股票的股息以及较低的市盈率。然而股息的重要性远不如每股盈余。事实上,公司所支付的股息越高,其经营体质就越弱,因为该公司必须以高利贷款来弥补股息发放造成的内部资金的损失,这样恶性循环的结果,只会使亏损越来越大。此外,因为股价下跌,一两天之内你就会将获得的股息赔个精光。至于股票市盈率偏低,则可能是因为公司运营状况不佳造成的。 八、许多投资者倾向于购买他们熟悉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口即使你曾经在通用汽车公司工作,也并不表示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值得你投资。有些上市公司的名称你可能连昕都没昕过,然而你只要稍加研究,就会对这些公司印象深刻。 九、大部分投资者无法分辨信息的真假优劣,因此把朋友、经纪人以及投资顾问奉若神明,把他们的投资建议当作制胜法宝,殊不知正是这些来源才可能是你输得血本无归的罪魁祸首。杰出的投资顾问与经纪人就像杰出的医生、律师、棒球选手一样,真正优秀的凤毛麟角。10 个棒球选手中只有一个能加入职业联盟,而刚从大学毕业的棒球选手,大部分都没有资格参加正式比赛。 十、有98% 的投资人不敢在股价创新高时买进股票,因为他们担心股价已经涨得过高。但是,仅仅凭着个人感觉做出的判断绝不会比股市走势透露出来的信息更准确。 十一、大部分业余投资人遇到亏损时,都不懂得或舍不得及时抛掉,来把损失降到最低,而是选择一直抱着,固执地等待股价回升,结果反而越陷越深,被套得更牢,以致使亏损一直扩大到难以弥补的地步。 十二、大部分投资人总是喜欢尽快卖掉股价开始上涨的股票,却紧抱着正在下跌甚至已经亏损了的股票。这样的投资方法真是愚不可及。正好与正确的方法背道而驰。 十三、很多投资人过分担心印花税或手续费,因而忘记了投资股票的最终目的。要知道你的目的是赚取利润,区区一点印花税或手续费和你投资赚到的利润比起来简直九牛一毛,微乎其微。最可笑的是有些投资人甚至因过于担心交税费,而错失了好多赚钱的机会。 税费与做出正确决定和及时采取行动相比,其实微不足道,投资股票比投资房地产占便宜好的地方,便在于股票交易的税费低,市场获利性和流通性都比较高。 十四、许多投资人都把买卖期权视为发财的捷径,然而他们在购买期权时,却只注意短期、低价的期权,殊不知这种期权的风险远远大于长期期权的风险。 十五、大部分投资新手在下单时都会采取限价买进或卖出的方法,很少使用市价挂进或挂出。殊不知限价下单的方式很容易让你因小失大,你会因此只注意微小的点位变化,而错失股价上扬的列车,也会失去在股票开始下跌时尽早抛出来降低亏损的机会。 十六、有些投资者经常在买进或卖出之间来回摇摆。事实上,他们之所以如此犹豫不决,是因为他们无法确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现在又在做什么。他们没有投资计划,一套完整的投资方法就更是遥不可及,这些内容的缺失使得他们对于自己的决定完全没有把握。 十七、大部分投资者都无法从客观的角度来观察股市,个人的喜好决定了他们的交易策略。他们总会挑选自己心理上较为喜欢的股票,并一心希望这些股票能使他们获利,而忽略了股市走势透露出来的信息。 十八、投资大众经常会被一些微不足道的因素所困扰,例如,股息、上市公司的某项新声明,以及经纪人和一般投资顾问公司的意见都能影响他们的投资决策。 问:有些人穷其一生去研究美国股市和美国经济却一无所获。你呢,你是如何看待华尔街市场的?答:《财经世界》中一篇文章提到过,一流的分析师一般不注重标准普尔指数。他们这样做的一个主要原因是, 80% 的公司分析是有漏洞的。对于每一个专业分析师来说,无论他们掌握的信息是详尽丰富还是漏洞百出,他们都必须按时完成他们的报告。这样出来的报告无疑良莠不齐,我们也缺乏有效的审查手段去鉴别这些报告的真伪。另一个原因是华尔街的研究机构也很少会提供卖出的建议。 问:假如说你25年成功的投资经验都来自于你一贯的投资风格,那么你觉得股市到底有没有规律可循呢?答:怎么说呢?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答案。股市既没有规律又有规律。说它没有规律,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理论能充分说明股市的走向:说它有规律,是因为大量的投资者的情绪总是能形成一种潮流。 总的来说,投资股票要获得成功需要三项基本要件:即一套有效的选股策略、风险管理以及遵守上述两项要件的纪律。而威廉·欧奈尔就是这些理论的最好、最忠实的践行者。他设计出一套非常高明的选股方法一一CANSLIM ,以及一套控制风险的原则。同时,他也很守纪律地执行自己的选股策略与风险管理原则。欧奈尔的CANSLIM 选股策略以及他在《笑傲股市》一书中讲述的投资者最常犯的18项错误,值得所有投资者详加参研,也许能让你受用不浅呢。![](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xianshi-icon.pn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click-icon.png)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请帮我推荐一位基金经理!
您需要做基金方面的投资可以咨询我。更多问题点击我头像咨询。
如何判断一位基金经理真实的投资能力?
可以看他过往基金的涨跌情况,研究他的投资能力
基金经理有哪些啊?哪些基金经理的基金值得投资?
基金经理由有好多,比如说张坤,葛兰,王亚伟呀!
基金经理可以买自己管理的的基金吗?基金经理买的基金是否值得跟投资?
你好,可以的,是否值得投资不能只看单一指标,包括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经纪规模等都是需要考虑的
169位权益类基金经理
中国基金报每年年底都会对公私募基金经理发放问卷,调查他们对下一年大市的看法,并征求他们对基金仓位、货币政策、市场风格、热门投资主题、看好板块及概念的意见。今年接受调查的169名基金经理普遍对大势表示乐观,仓位保持在高位,而2018年,医药、电子、非银金融是他们最看好的板块。
2017年上证50等蓝筹指数走出...
20位基金经理回报翻倍
我们对数据进行整理,在股票型和混合型(不含偏债混合,下同)中,将管理一只基金超过3年时间(即2015年1月1日以前上任)、并且当前仍然在职的基金经理进行统计发现,目前符合条件的基金经理共有209位,他们合计管理时间在3年以上的基金共有275只。其中有199位是基金的第1基金经理,有10位是基金的第2基金经理,第2基金...
相关搜索
TA的文章 全部>
TA的回答全部>
优选券商
更多>
热点推荐
-
草根从0到100万,共赴财富自由之路
2025-02-12 17:21
-
投资小白的逆袭之路,从这里开始
2025-02-12 17:21
-
短期存款利率倒挂!银行为什么要这样做?老百姓该如何应对?
2025-02-12 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