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析的心理意义
发布时间:2019-10-9 19:23阅读:340
一般说来,无论市场参与者还是研究者,尽管对市场未来前景可能持有某种看法,但是从来需要对自己的看法留有余地:形成市场预期时,必须明了当何种情况出现时证明自己的看法是错误的;入市交易时必须设置止损措施。
市场的理性一再告诫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只是预期,只有市场走到未来,把未来化为现实,才能最终地、不可改变地确定市场的真实状况。谁将这样的告诫抛到脑后,谁就将受到市场的严厉惩罚。从这样的道理上说,唯有市场永远是正确的。
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就扎根在这种深刻的不确定性的土壤中。假定市场正在向下尝试某个支撑水平,在通常情况下,市场在心理上对最终的结果既没有把握预期一定跌破,也没有把握预期一定撑住。技术分析认为,既然大家都不确知此地是否能够守住,那么市场参与者就只好投票表决。
当市场最终由支撑水平向上折回后,技术分析的信号是,买入的力量大于卖出的力量,市场选择了向上的方向——市场参与者公平、公开、公正、自愿地进行了投票表决,投票的结果是向上。
由于这是全体市场参与者在三公原则下的集体选择,具有无可置疑的合法性和强大的心理力量,在大部分情况下也真正代表了市场背后真实的物质力量的支配作用。因此,当市场从这里向上折回后,市场的潜在气氛一般转为看好,使得市场能够向上方作进一步的试探,不会立即掉头向下重新试探。
政府出面支撑某一个价格水平的情况,和技术分析的支撑水平的作用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如果由于政府采取某种措施使得市场从某个价格水平向上折回,这样的结果代表的不是市场自身的表决结果,而是宏观调控者的意志。
市场参与者承认市场的集体表决结果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宏观决策者的意志却不具有市场那种无可争议的权威地位,而是将政府的信誉、政府的决策合理性、政府的调控效能等看得见的手压上了台面,市场参与者必须推敲政府的政策是否前后一贯、调控措施是否能够落实且发挥作用、调控的效果是否无过无不及等。市场到底能否在此处找到支撑,取决于市场对这些问题的推敲。
市场参与者对政府调控的信任度越高,则这种支撑作用就越强,所激发的向上的行情就越有力;
相反,市场参与者的信任度越低,则这种支撑作用就越弱,所激发的向上的行情就越微弱,振荡越多。
如果行情由此上升,则市场可以归结于明显存在的原因——政府调控,而不是寻常的市场心理状态的转变。市场参与者是否跟进买入,主要取决于看得见的手能否有效地调动市场参与者。
倘若宏观调控者的意志顺利地为市场接受和认同,那么这个支撑很快就得到确认,成功地转化为市场本身的选择;
倘若这种转化过程不顺利,则一方面市场向下,另一方面看得见的手向上,需要一个相互角力的过程,经过反复「说服」和撑托,最终才能将看得见的手的支撑水平转化为市场的支撑水平;
倘若市场再次跌过这个支撑水平,那就说明市场对调控者的疑虑压倒了跟进的欲望,也说明市场自己的选择仍然是向下的,如此一来市场可能遭受双重的打击——市场参与者既对宏观调控者失望,又看到了市场投票的向下的结果。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政府调控下,有时市场虽然也从支撑水平向上折回,但是随后的市场气氛却依然相当疲软,市场阴魂不散地一再无力地向下滑落。在这样的情况下,市场最终能否守住这个价格水平,就和调控者的决心、动用的物质资源、市场参与者的信任度三方面挂钩了,不是简单的市场选择。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