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二次降息后我国会不会跟着降息?
发布时间:2019-9-25 11:08阅读:216
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
商报记者虞洪波综合报道
在7月底实施10多年来首度降息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9月18日(北京时间19日凌晨)再度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1.75%至2%的水平。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多次强调“不确定性”正在让美国经济承压,并表示美联储再度降息是为了给持续存在的风险“上保险”,以期美国经济在面对显著变化时能保持强劲。
美联储年内的第二次降息,影响全球金融市场,中国货币政策将走势如何?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又会给市场带来什么影响?
鲍威尔对未来降息可能性未置可否
美联储18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到1.75%至2%的水平,这是年内美联储第二次降息。分析人士指出,鉴于美国经济暂难脱离低通胀环境且陷入衰退的风险加剧,年内美联储是否还会降息成为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在发布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继续强调没有降息预设路线,并表示下一步利率决策将取决于经济数据表现,对未来降息可能性未置可否。他表示,如有必要,美联储不排除采取“更广泛降息”举措的可能性。
更多分析人士预计,继7月和9月两次降息后,美联储或在今年内继续下调利率水平。高盛集团经济学家预计10月美联储做出年内第三次降息决定,全年降息幅度将是75个基点。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也认为,美联储在10月再降25个基点的可能性较大。
美国致同会计师事务所首席经济学家戴安娜·斯旺克预计美联储12月再次降息。影响美联储决策的因素包括贸易政策、英国“脱欧”、海外金融环境、中东石油供应情况以及地缘政治局势等。
摩根大通经济学家迈克尔·费罗利则认为,虽然经济前景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但今年美联储可能不会再出台进一步宽松的政策。同时,明年也可能保持利率水平不变。
美联储降息股市主要股指先抑后扬
美联储18日宣布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后,纽约股市主要股指先抑后扬。
截至当天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交易日上涨36.28点,收于27147.08点,涨幅为0.13%。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上涨1.03点,收于3006.73点,涨幅为0.0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8.62点,收于8177.39点,跌幅为0.11%。
除了美股之外,黄金也出现了盘中跳水、先抑后扬的情况;美元指数先扬后抑,欧元、英镑等主要非美货币对美元汇率出现不同程度地升值。1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0732,较前一交易日下行4个基点,截至16时30分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收盘价报7.0987。
中国央行坚持“以我为主”原则
中国货币政策引关注
今年以来,全球多国开启降息模式。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30个国家或地区先后宣布降息。
在全球“降息模式”下,市场一直猜测我国央行是否会跟随行动。但是在美联储的两次降息节点上,我国都央行保持了“以我为主”的十足定力。
在今年美联储和欧央行刚释放出降息信号时,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就曾明确表示,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重点根据我国经济增长、价格形势变化及时进行预调微调,综合利用多种货币政策组合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市场利率水平合理稳定。
“以我为主”意味着中国的货币政策立足我国国情。中国人民银行在8月初公开表示,下半年将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松紧适度,及时预调微调。
中国人民银行19日的公开市场操作情况透露出一些信号。当日,央行开展1200亿元7天期限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55%;同时开展500亿元14天期限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7%。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分析,从操作结果看,央行仍然保持利率不变,适当地增加了数量的投放。在全球降息大潮下,中国央行仍然坚持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的政策定力,努力服务好“六稳”。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认为,今年以来,中美国债长期利差大幅走阔,为国内政策利率调整提供了充裕空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国并没有“一降了之”,而是加速“利率并轨”,进一步疏通金融血脉的传导机制。
9月20日,人民银行发布新一期LPR,市场普遍关注新一期的报价会否有所下降。
交通银行首席宏观研究员唐建伟分析认为,虽然此前央行并未调整MLF(中期借贷便利)的利率,但日前全面降准释放的约8000亿元落地,所投放的流动性将有效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有利于银行在LPR报价时缩减点差。
降准很大程度兑现了“以我为主”方针
实际上,今年央行始终强调“以我为主”的货币政策。央行在2019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市场情况灵活应对,坚持以我为主,并适当兼顾国际因素,在多目标中把握好综合平衡。2019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表态,面对全球经济在中长期内保持中低速增长的可能性,在政策应对上,要坚持以我为主,适当兼顾国际因素,在多目标中把握好综合平衡,保持定力,做好中长跑的打算。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6日,央行宣布,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于2019年9月16日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此外,为促进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再额外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其中全面降准释放资金约8000亿元,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约1000亿元。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降准也很大程度兑现了央行的“以我为主、适当考虑国际形势”的方针,即保持定力,实施结构化货币政策,目的是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复苏。
专家分析未来LPR仍有调整空间
9月20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LPR第二次报价:1年期LPR为4.20%,较上一次报价下降了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为4.85%,与上一次持平。专家表示,LPR变动符合预期,1年期利率小幅下降主要受降准因素推动,5年期以上利率保持不变与房地产调控思路一致。
中国民生银行(600016,股吧)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目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及时、适度调降LPR,有利于直接有效降低实体经济部门融资成本,对于稳定和扩大内需、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是非常必要的。
不少专家分析认为,面对全球降息大潮,未来LPR仍有调整空间。
分析认为,10月、11月定向降准落地,或降低中小银行成本进而拉低中小银行报价。与此同时,LPR与MLF还有进一步压缩利差的空间。
“预计未来LPR仍将延续小幅下行节奏。”中信证券(600030,股吧)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认为,随着前期全面降准和LPR利率机制改革推进,坚持以改革的方式降成本,就需要继续通过压缩LPR与MLF利率利差来继续压低LPR报价,并引导贷款利率下行。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全球货币政策转入宽松轨道后,我国货币政策灵活调整空间扩大。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的过程中,企业融资成本将稳步下降,将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更为有利的金融环境。
与美联储降低政策利率不同,国内MLF利率等政策利率未作调整,1年期LPR下降更多的是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过程中促进实现市场利率下降。这也意味着在利率市场化“水渠”修通后,“宽货币”开始加速向“宽信用”传导。
在当前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参考正在从此前的贷款基准利率“换锚”至LPR的背景下,本次1年期LPR下降意味着企业贷款利率将出现小幅下降。
王青表示,本次1年期LPR下降主要是由于9月16日央行普遍降准,释放长期资金8000亿元,银行资金来源成本下降。因此,在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保持不变的背景下,报价行在综合考虑自身资金成本、市场供求、风险溢价等因素后,在本次报价中降低了加点幅度,带动1年期LPR小幅走低。
明明预计,短期内资金成本、市场供求变化不会太大,压降风险溢价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预计1年期品种LPR报价后续会延续小幅下行节奏,以5个基点的报价“步长”压降LPR。
此次1年期LPR下调5个基点,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认为,之所以调降幅度有限,主要在于银行的负债端仍主要以存款负债为主,降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资金成本,但偏高的存款负债成本决定了银行的综合负债成本仍然偏高。
他表示,LPR与主体评级为AAA的信用债到期收益率之间仍然有较高的利差,预计后续LPR利率会继续小幅度下调。在方式上,短期会先继续压缩利差,再调降MLF操作利率。
专家认为低利率时代凸显投资中国价值
中国资本市场有潜力
长江商学院副院长刘劲19日说,在低利率甚至负利率蔓延的大环境下,中国资本市场的吸引力更加凸显,投资中国不仅受到良好经济基本面支撑,而且从估值上看有着很大潜力。
刘劲当天在长江商学院季度投资者情绪调查报告发布会上说,由于经济疲软和通货膨胀持续低位,欧洲和美国央行近日接连降息,欧盟和日本的10年期国债利率已滑入负区间,美国的长短期国债利差不断收窄甚至出现倒挂。全球投资者需保持审慎态度,适度加大对黄金等避险资产的配置,同时考虑更多配置收益率、安全性相对较高的中国资产。
他还提到,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有序开放,中国的股票和债券市场正越来越多地与国际主流指数接轨,全球投资者的配置将进一步增加,这将给中国市场带来更多资金流入,同时外国投资者也将从中受益。
这份季度投资者情绪调查报告显示,今年4月底至8月底,尽管国际资本市场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中国投资者心态仍较为积极,对股票和房地产的估值信心增强,投资意愿也显著提升。
报告认为,中国投资者的乐观情绪主要源于对宏观基本面的预期上调,对中国经济走势和对风险的把控更有信心。
A股股指表现露端倪
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入额创历史次高
20日(周五),A股三大指数强势震荡,交通强国概念爆发,带动沪指收复3000点整数关口。尾盘阶段,北向资金再现脉冲式流入,带动部分标的股价直线拉升。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006.45点,上涨0.24%;深证成指报9881.25点,上涨0.29%;创业板指数报1705.05点,下跌0.03%。沪深两市合计成交5469.27亿元,较前一日放量554亿元。
富时罗素及标普道琼斯两大指数公司的指数调整20日生效,北向资金流向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与此前指数调整生效日的情形相似,北向资金20日尾盘再度出现脉冲式流入。20日北向资金合计净流入148.62亿元,创历史第二高纪录,其中,沪股通渠道净买入71.37亿元,深股通渠道净买入77.25亿元。历史最高纪录发生在2018年11月2日,当日北向资金合计净流入173.85亿元。
具体来看,20日14时30分之后,北向资金流入速度显著提升,并在尾盘集合竞价阶段达到巅峰,净流入规模一度突破300亿元。
根据摩根士丹利预测,2019年全年约400亿至700亿美元的外资有望流入A股,这其中包括了约180亿美元的被动资金,以及约200亿至500亿美元的主动资金。
外资加仓A股抢筹,被动资金增持
随着富时罗素与标普道琼斯两大指数A股扩容正式生效,A股正迎来创纪录的海外被动投资型资金涌入。
“9月20日肯定会有大量跟踪富时罗素与标普道琼斯两大指数的海外指数基金与被动投资型ETF大举买入A股。”国内某大型券商一位分析师向记者透露。
按照富时罗素的官方测算,2019年9月的第二步扩容预计给A股带来40亿美元的被动资金流入。而根据招商证券(600999,股吧)分析,标普道琼斯指数有望为A股带来11亿美元的被动增量资金,这意味着两大指数A股扩容将带来约51亿美元(合计约360亿元人民币)海外资金,超过以往MSCI新兴市场指数多次A股扩容所带来的海外被动资金流入额。
“很多跟踪富时罗素与标普道琼斯两大指数海外被动投资型资金早已进入A股市场。”多位国内私募基金经理向记者指出。究其原因,此前5月28日、6月21日和8月27日MSCI等国际指数A股扩容前夕,海外资本短线低吸高抛套利行为导致A股一度出现较大波动,因此海外被动投资型资本为了降低A股剧烈波动所造成的交易价格误差,纷纷选择提前建仓。
数据显示,截至9月20日,9月以来通过沪港通与深港通投向A股的北向资金净流入额约607亿元人民币,其中9月20日当天净流入额约148亿元。
“部分海外被动投资型资金(包括指数基金与ETF)配置A股的资金比例甚至超过富时罗素与标普道琼斯的A股纳入因子权重。”一家国内大型私募基金股票交易主管透露。究其原因,一是这些被动投资型机构预期A股在这些国际指数的权重还会持续提升,因此适度超配A股“未雨绸缪”;二是在当前经济衰退风险加大导致欧美股市冲高回落压力骤增情况下,经济基本面相对平稳的A股反而成为价值洼地。
值得注意的是,在被动投资型资本加大A股配置力度的影响下,越来越多海外主动投资型机构也纷纷跃跃欲试。
(信息来源:新华社、证券日报、金融时报、上海证券报、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转自和讯网 投资者据此操作 风险请自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