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豆类:豆粕波动加大豆油跌跌不休
发布时间:2018-11-13 10:06阅读:506
一、 本周期现货行情概览
本周,国内外豆类市场波动幅度加大。美国中期选举、美联储利率决议及政策声明、王毅声称中美领导人取得某些进展等风险因素,都加剧了豆粕市场的波动,也导致了豆粕跨月套利、国内外豆类价差以及南北美大豆价差的波动。国家队国产大豆的补助细则公布,市场预期明年大豆种植面积将增加,大豆期价近强远弱。相比之下,豆油市场比较明朗,期价延续弱势运行,外盘跌跌不休、原油破位下跌、国内库存高居不下等都是压力。
二、 主要研究观点
1、出口低迷 美豆压力大
美国农业部11月中下调美豆产量、出口展望并上调期末库存。美豆产量预计4600百万蒲式耳,较10月预估下调了90百万蒲式耳。美豆单产预计每亩52.1蒲式耳,相比之下10月预计53.1。美豆出口预估减少160百万蒲式耳至1900百万蒲式耳,因中国进口需求下降。美豆出口方面,尽管
中国进口下降,但是其他国家进口增加,并占据了主要市场氛围。综合考虑下降的出口以及增加的压榨,美豆期末库存预估增加70百万蒲式耳至955百万蒲式耳。
2018/19全球油籽市场展望方面,和上个月相比,USDA下调了产量、出口并上调期末库存。大豆、棉籽、花生和油菜籽产量下降,葵花籽产量增加。全球花生和油菜籽产量有大幅调整,因中国调整了历史数据。全球大豆产量下降2百万吨,美国和阿哥同年产量下降超过了中国、印度和乌克兰产量上调的幅度。 全球大豆出口下降2百万吨至155.4百万吨,美国出口下降,巴西、乌克兰及俄罗斯出口增加。中国大豆进口下降4百万吨至90百万吨。中国大豆压榨量预期也下调,不过蛋白粕消费增长由其他进口供给满足。南美预计满足更多中国大豆出口,而美豆对中国出口下降,在第二季度这种差距更大。
全球油籽库存增加2.4百万吨至126.2百万,因大豆及葵花籽库存增加。全球大豆库存增加2百万吨至112.1百万吨,因阿根廷、印度及美国库存增加,中国和巴西大豆库存下降。 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调整方向符合预期,但幅度超过预期,报告利空。报告没有太多意外,后期市场仍将继续关注中美谈判和会晤的结果。
美国学者观点,认为2018年的中期选举可能不会影响现阶段的中美贸易关系以及未来贸易战走向,据媒体分析,关税政策似乎并不怎么为选民看重,被认为贸易战伤害的农业州,反而是更加坚定地支持共和党。周五中美在华盛顿进行新一轮谈判,大豆问题涉列其中,只能耐心等待结果了。
最后,要提的的是,市场留给美豆出口的时间不多了。中美贸易前景不确定性令中国大豆买方谨慎不敢采购,1月巴西早熟大豆将要上市,这意味着美豆出口黄金时间仅剩下12月份了。如此大的产量及库存如何消化,静待市场演变吧。
2、南美播种顺利,厄尔尼诺预期提高
天气利于南美大豆播种。据巴西咨询机构AgRural公司称,截至11月5日,巴西大豆播种63%,远高于去年同期的43%及五年均值41%。阿根廷大豆播种3.8%,高于去年同期的2%。天气适宜是大豆能够加速播种的主要原因。气象预报显示,冬季发生厄尔尼诺的可能性是80%,高于上次预估的70-75%,明年春季发生厄尔尼诺的概率是55-60%。一般来说,厄尔尼诺气象发生时候,巴西气温增加,阿根廷降水增加。关注未来天气转变。 因中美贸易前景出现转机,巴西大豆升贴水出现下降,市场目前仍有旧作大豆销售,不过量不多。新作大豆销售节奏开始放缓。未来销售前景依赖于中美贸易前景,或将于月底明朗。
3、国内年底供给进展
明年一季度不确定性较大 我们根据目前的大豆进口船期、油厂库存及未执行合同、需求等数据对12月底国内大豆、豆粕库存状况进行预测,结果如下:
可见,无论中美贸易前景如何,12月底国内大豆、豆粕现货都存在紧张状况。即便中美在11月底和解,但考虑到装运、船期、卸港及压榨等因素,12月底实际到港的量十分有限,因此贸易前景只会影响国内现货的紧张程度,但无法改变紧张定性而已。 但对于明年一季度来说,中美贸易前景将直接影响国内大豆、豆粕现货是否紧张的决定性因素。如果中美贸易缓解,美豆得以顺利进口,那么油厂买美豆洗船南美大豆,国内大豆现货紧张预期不在,大豆豆粕成本下降。但若中美贸易紧张持续,那么国内明年1-2月大豆、豆粕现货紧张程度将越来越大。但从3月以后,随着巴西大豆到港,国内现货紧张局面不在,市场重回宽松格局。
数据方面,截至第44周,油厂大豆压榨量185万吨,低于上周的204万吨,因部分油厂或胀库、或缺豆、或检修;国内油厂大豆库存652.41万吨,低于上周689万吨,大豆库存出现拐头迹象;油厂豆粕库存96.89万吨,低于上周的89.36万吨,库存上升;豆油库存184.8万吨,低于上周的185.76万吨,豆油库存下降。豆油豆粕库存走势,均因为需求回落及压榨下降。船期预报显示,11-2月船期到港预报分别为620万吨、610万吨、550万吨、400万吨。大豆月进口量都不足以满足当月压榨量。
4、油脂国内外产量压力大
相比于豆粕市场的不确定性,油脂市场则是确定性下挫。 首先,棕榈油产区库存压力大,马棕油库存处于同期次高,印尼棕榈油库存历史最高,预计11、12月产区库存将继续攀升,年底库存压力最大。全球油脂期价预计弱势运行,后期交易重点生物柴油+产量季节性下降+采购节奏。 其次,原油跌跌不休,油脂的生物柴油消费预期下降。 最后,国内油脂库存压力大。截至到45周,国内豆油和棕榈油库存共计224.8万吨,低于上周同期的227.57,也高于去年同期的207.23万吨及五年均值174.79万吨。进口方面,船期预估显示,11-12月棕榈油累计进口预计在100万吨左右,相比之下棕榈油月均消费不到40万吨,棕榈油库存预计增加20万吨左右。而豆油按大豆最低月压榨730万吨计算,豆油产量约270万吨,月均消费量150万吨,年底豆油库存预计下降30万吨左右。豆粽总库存下降10万吨,约占库存总量的4%左右,但总数仍高于五年均值。
三、 观点总结
综上所述,USDA 11月供需报告利空但不出意外,美豆收割及南美大豆播种也基本符合预期。中美贸易仍是豆类市场的最主要因素,关注本周中美谈判和会晤的结果、以及月底的G20会议。从目前了解看,关税政策似乎并不怎么为选民看重,被认为贸易战伤害的农业州,反而是更加坚定地支持共和党。中美贸易谈判前景不乐观。最后,要提的的是,市场留给美豆出口的时间不多了。G20会议前中方不敢贸然采购,1月巴西早熟大豆将要上市,这意味着美豆出口黄金时间仅剩下12月份了。如此大的产量及库存如何消化,静待市场演变吧。
油脂方面,国内豆粽总库存压力均大。综合考虑豆油产量、豆棕进口及表观消费,预计到12月底国内棕榈油库存增加20万吨,豆油库存下降30万吨,总库存下降10万吨,约占4%,但仍高于五年均值,为历史次高。因此,国内豆棕期价仍在磨底或探底中,维持空头思路。豆棕价差有望走扩,可适当参与1905合约。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xianshi-icon.pn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click-icon.png)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