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三会轮发力,5.30惨案会否重演?
发布时间:2015-1-20 15:43阅读:525
【UP原创报告】1月16日,证监会严厉处罚两融违规券商,龙头的中信、海通、国泰君安三大券商,甚至被勒令暂停新开融资融券信用账户3个月。1月19日上证综指以-5.53%开盘,券商股全部跌停。这一幕在上一轮牛市似曾相识——2007年5月30日凌晨国家财政部宣布调高股市印花税,从原来的1‰上调到3‰,上证指数当天开盘下跌900点,很多股票出现连续4、5个跌停的情况,大盘调整了两个月才缓过劲来。这一轮调整是否会让5.30惨案再次重演?我们认为,本轮调整将不会出现5.30惨案中高达21.4%的下跌。这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看:
1)市场心理层面:5.30惨案的历史背景与证监会处罚两融的背景有何异同?
2)市场资金层面:证监会处罚两融违规,是否会大幅削减股市存量资金?
5.30惨案的历史背景
如果对我国最权威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对股市的看法有清晰了解的话,就会发现,5.30惨案的出现,可以说是官方早有预警的。
2007年4月17日,人民日报在海外版头版刊发《中国股市还能涨多高?》,该文指出一季度新增开户股民就超过500万户,这些新手根本没有做好亏钱的准备,买入卖出完全是人云亦云,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并借专家观点表示:当市场出现群体性亢奋时,表明股价已经处于危险的边缘。文章选择在头版刊发,可见官方对其重视,并且态度严肃,观点鲜明,措辞严厉,对股市提出明确预警,不得不说,应该是让人感到不安的信号。
发文后第二天上证指数一直徘徊于3600点左右,直至4月19日,受宏观调控与其压力,上证指数报收3449.02点,下跌163.38点,跌幅4.52%。
2007年5月2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5版再次刊发《央行连出重拳能否抑制经济过热》,文中指出股市投机气氛重新显现,股市的投资热情高涨,正是我国投资过热的表现之一。官方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连续两次严肃认真的向市场喊话,可见其认为股市回调力度不够,对股市过热的忧虑在加深,对股市投机的忍耐度也在加速下降。
可惜该文当时并未引起市场重视,股市之后仍持续上涨,但人民日报作为官方声音的代言人从未改变,5月29日深夜,官方动用财政部将股票交易费用中的印花税率由1‰提高到了3‰,这一行政手段导致“5•30”事件出现。上证指数暴跌281.81,跌幅6.5%,在之后短短的5个交易日里最大跌幅达到21.49%
由此可见,5.30惨案,可以说是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中国股市一直都是政策在主导,炒股不能不听党的话。
心理层面:证监会处罚两融违规与530事件背景对比
此次证监会处罚两融违规,与5.30惨案当时的环境有一些相同点:
1.股市大环境相似,牛市启动,而且行情上涨均过快,市场呈现出投资情绪亢奋,资金过热的现象。
2.官媒均有提前预警。本次预警体现在:
一个月前,12月9日,人民日报刊发《理性看待股市热》,表示股市当前正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首次对市场中的各方明确表态,提出要求。
对散户指出:中小投资者更应该理性投资、不盲目跟风炒作,坚决摒弃赌博、暴富等不健康心态,不受诸如融资炒股、卖房炒股等误导。这意味着,官方对市场喊话要求散户保持理性,盲目增加入市资金风险极大。
对机构指出:当持严谨态度,客观公正发布研究报告和市场观点,合理引导投资者预期。券商等证券经营机构要做好投资者教育,在促进理性投资方面尽到责任。这是含蓄的表达警告,机构不要对疯牛推波助澜,也不要误导广大散户,影响股市稳定。
对证监会指出:只要股市波动不产生风险溢出,不对整体经济运行带来威胁,就没必要对指数波动进行主动调控。监管层可以借助市场转暖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各项改革,为市场长远健康发展夯实基础。这意味着,一旦风险溢出,官方会要求证监会出台措施给股市降温,但同时官方不希望过度打压股市唱空,希望证监会合理引导,稳妥实现官方通过慢牛行情完成资本市场各项改革(注册制,期权,深港通等)的意愿。当日,官方祭出“中证登债市黑天鹅”行政手段,令大盘下跌5.4%,回调至2900点。
但是,此次证监会处罚两融违规,与5.30事件的相关背景,也有一些重要的不同点:
1.经济基本面不同,5.30事件当时处于经济过热的阶段,需要大力调整。而本轮牛市的经济基本面并不好,管理层需要一轮健康的牛市,推动直接融资,来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
2.在12月9日人民日报刊发的股市评论文章中,虽然同样表达了官方对股市上涨过快的担忧,但是用语,措辞,态度均有所软化,整体基调以善意引导为主,严厉程度大大不及5.30事件中的官方表态。而且明确指出“只要股市波动不产生风险溢出,不对整体经济运行带来威胁,就没必要对指数波动进行主动调控。监管层可以借助市场转暖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各项改革。”,可见官方态度与之前存在根本性差别,本次官方还是在维护牛市,只不过是希望由快牛变慢牛而已,牛市预期不会改变。
3.在1月16日,证监会处罚两融违规,第二次打压本轮牛市之前。人民日报没有像5.30事件当时那样,再次发表对股市的警示性评论文章。虽然1月5日到1月8日,新华社通过新华网连发四篇“致杠杆牛市的信”,表达对两融余额居高不下的担忧,同时也为证监会的处罚埋下一定伏笔。但考虑到人民日报的权威地位更重于新华社这一点,可以认为,此次人民日报隐居幕后,让新华社代言,也是不希望市场形成530事件预期,导致过度大跌。这与12月9日,人民日报评论中的观点一脉相承。
资金层面:收紧两融业务,不会造成股市存量资金锐减
在市场资金层面,证监会此次收紧两融业务,并不会造成股市存量资金大幅削减,相关原因UP研究员已经在《不要恐慌!管理层只想“砍”200点》一文中阐述。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