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偃旗息鼓,豆粕将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18-5-24 09:46阅读:1031
成本端提振作用有限
中美贸易争端从3月下旬至4月期间的不断发酵升级到5月上旬的磋商未果,期间对豆类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引发美国出口需求下降忧虑,打压美豆盘面价格由4月13日最高的1078美分/蒲式耳下降至5月17日最低992.4美分/蒲式耳,降幅7.9%,另一方面刺激中国对巴西大豆进口需求,巴西大豆升贴水一度飙升,随后因出货较多及雷亚尔贬值,升贴水回落至贸易战升级前夕,这两个因素加上汇率、增值税调低共同导致大豆进口成本下滑,巴西大豆6月船期进口成本核算由3月22日的3391元/吨下跌至5月18日的3328元/吨,降幅1.9%。目前贸易战熄火,短期有修正前期影响的需求,随后回归基本面驱动,美豆盘面5月21日跳升2.68%,巴西6月船期进口成本较上一个交易日上涨至0.8%至3355元/吨。此外,美对华贸易逆差缩小有利于美元走强,人民币存在贬值压力,亦支持进口成本。总体来看,短期美豆盘面修正加上人民币贬值,成本端支撑传导至国内豆粕,但是雷亚尔贬值趋势施压大豆价格,美豆新季播种进度快速推进,天气题材还缺乏亮点,美豆难以进一步大幅上涨,或再度陷入振荡行情中,从而无法推动国内豆粕大幅上行,关注后市天气变化及USDA供需报告。
国内供应压力不容小觑
据了解,2018年1-4月我国大豆到港量累积达到2648万吨,较2017年度同期的2755万吨下降4%,主要受到贸易战的干扰。从季节性来说,5-8月份我国大豆进口依赖南美市场,也是进口高峰期,近月由于压榨利润良好,我国积极采购巴西大豆,预计未来几个月大豆大量到港,预报5月进口为960万吨,6月进口980万吨,7月进口940万吨,目前6月采购基本完成,7月采购完成80%,8月完成50%,按照预估数值,5-7月份平均预计到港960万吨,去年同期912万吨,同比增长5%,平均每周到港221.5万吨。由预测数据可推断,未来几个月我国大豆到港压力增加,而且将传导至副产品供应端。
随着气温升高,猪肉消费呈季节性下降,猪肉价格下跌至低位水平后徘徊,加上前期饲料价格上涨推动成本增加,春节后生猪养殖行业由盈转亏,且亏损态势加剧,令部分中小养殖户巨亏退出市场。据农业农村部定点监测,4月份生猪、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分别下降0.8%和1.4%,同比分别下降1.5%和2.1%,能繁母猪淘汰增加,4月生猪存栏较2月份仍增长0.6%,说明生猪市场供应充足,压制猪肉价格的上涨空间,养殖亏损局面还将延续,这将严重打击养殖户补栏积极性,另一方面为了节约成本,养殖企业倾向于调低豆粕添加比例。此外,2018年年初淘汰鸡量增多,使得蛋鸡存栏量整体恢复的速度较为缓慢,近期肉毛鸡市场出栏有逐步集中趋势。总体而言,养殖行业整体恢复滞缓,饲料用量表现一般,加上豆粕近期持续走低,下游随买随用为主,需求表现疲软,在油厂积极性恢复开机的情况下,豆粕库存预计将维持高位。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