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三板的发展历程
(一)三板市场的由来
最先起源于2001年的股权代办转让系统,是为解决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股份流通问题。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规模很小,股票来源基本是原NET和STAQ系统挂牌的不具备上市条件的公司和从沪深股市退市的公司(也是现在称为的“老三板”)。
(二)新三板的建立
“老三板”虽然提供了一个股份流通的交易平台,但市场规模小,市场投资主体关注低,市场交易冷清,缺乏融资功能。在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试点办法》及相关配套文件,将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内具备规定资质的非上市高科技公司纳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中实现融资,北京中关村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开始进入试点。服务宗旨为更多高科技成长型企业提供股份流动的机会,同时改变我国资本市场柜台交易落后局面。
(三)新三板市场的发展
中国证监会当届主席尚福林提出的2011年八大工作重点中,扩大中关村试点范围、建设统一监管的全国性场外市场,即业内惯称的“新三板扩容”,被作为年内证监会主导工作之首。首批扩大试点除中关村科技园区外,新增上海张江高新产业开发区,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天津滨海高新区。
2013年1月16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正式揭牌运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为其运营管理机构。2013年6月29明确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扩大至全国。2014年5月19日,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新交易结算系统切换上线。2014年8月25日,做市商制度正式上线实施。
截止2015年9月底,已挂牌公司达3585家。数据来自于《挂牌公司行业分类结果(更新至2015年9月底)》。而2010年底挂牌公司数才75家,2014年底,挂牌公司数1572家,新增挂牌1216家。新三板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快。
发布于2019-5-16 16:44 拉萨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