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贷款基础利率”,这个利率最开始是用于对公贷款,之后慢慢开始改革。它是金融机构对最优质客户提供的贷款利率,所以这对于我们普通的贷款者而言就是不用接受各种各样的利率变动,直接以最佳利率进行结算。对于贷款者以及企业而言就是降低融资成本,推进利率市场化。lpr当前的形成是根据中期借贷便利(MLF)、长期贷款(住房贷款)、报价行这些因素决定的,并且报价频率由原来的每日报价改为每月报价一次,这样就组成了lpr的形成制度。
这个制度的展开是一个引导的过程,只改革贷款利率,存款利率不进行改革,这就说明是在引导成本更低的资金,会更有利于企业贷款。由于我国长期存在利率双轨的问题,市场上存在着受管制的贷款利率和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市场化利率,一轨以国家银行为主,代表着官方利率,另一轨是以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代表着市场化利率。毫无疑问,我们在此之中就较为被动,可能出现每个银行利率都不一样的情况,这个改革就是为了促使这个利率变为一个。
综合来说,lpr就是为了疏通利率的传导机制,原先的利率会导致一些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特别是有些银行会以官方的贷款基准利率为准,再乘一定的倍数作为它们的下限利率,这对市场利率向实体经济传导形成了阻碍,难以适应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因而这些原因促使了lpr的诞生。
LPR机制改革长期利好股市中的非金融企业,债市中的信用债和可转债也会受益。贷款利率降低,受益的首先是企业,至少对于大企业而言,在贷款利率方面有了更大的议价空间。但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能否真正降低融资成本仍存不确定性。
对银行股来说,短期看,银行息差首先受到压缩,长期看,市场化环境对银行资负配置能力、风险定价能力、金融市场投资能力都提出了更全面要求。在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风险筛选与定价能力不强的中小行需要控制信用风险,但如今利率市场化政策压低贷款利率,中小行可能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
通过推动利率市场化降息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有利于所有行业,预计短期有助于提升市场风险偏好。对债券市场而言是较大利好,预计随着降息操作落地,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有望下行。
发布于2020-4-17 16:10 北京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