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电子式国债?什么是凭证式国债?
还有疑问,立即追问>

电子式国债 凭证式国债

什么是电子式国债?什么是凭证式国债?

叩富同城理财师 浏览:284 人 分享分享

3个顾问回答
首发顾问 高级王经理
咨询TA

电子式国债和凭证式国债是国债的两种发行方式,它们在购买方式、利息计算和兑付方式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电子式国债是一种通过电子方式进行国债认购和交易的方式。这种方式借助了现代信息技术,使得国债的购买更加方便、快捷。具体来说,电子式国债通常通过证券交易所、银行柜台等渠道进行购买,投资者可以方便地进行国债的买卖、转换、质押等操作。电子式国债还具备自动计息、自动清算等功能,能够确保国债利息的及时、准确支付。

相比之下,凭证式国债是一种传统的国债购买方式,投资者在购买国债时需要填写国债凭证,以此作为国债持有的法律凭证。凭证式国债通常由政府或者中央银行发行,以国家信用为担保,因此具有较为稳定的投资收益和较低的风险。凭证式国债一般通过银行柜台或者其他指定的销售渠道进行购买,利息通常会在购买时一次性支付给投资者,同时投资者也可以在持有期间将其转让或者质押。

电子式国债和凭证式国债在购买方式、利息计算和兑付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电子式国债更加方便快捷,适合短期投资和交易,而凭证式国债则更加稳定和安全,适合长期投资和持有。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国债投资方式。


以上就是我对问题的相关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或者有其他需求,欢迎添加上方联系方式,24小时服务咨询!

发布于2023-10-18 14:37 北京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2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电子式国债是我国财政部面向境内中国公民储蓄类资金发行的,以电子方式记录债权不可交易流通的人民币债券。电子式国债的特点:

1、针对个人投资者。认购对象仅限境内的中国公民,不向机构投资者发行,同时设立了单个帐户单期购买上限,充分考虑并保护了个人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2、不可流通性。采用实名制,不可流通转让;
3、采用电子方式记录债权。有专门的计算机系统用于记录和管理投资者的债权,免去了投资者保管纸制债权凭证的麻烦,债权查询方便;
4、收益安全稳定。由财政部发行并负责还本付息。票面利率在发行时就已确定(不随市场利率或者储蓄利率的变化而变化),免交利息税,适合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
5、鼓励持有到期。电子式国债设有最低持有期限,在持满最低期限后方可办理提前对比兑取,并被扣除部分利息,同时要支付相应的手续费;
6、手续简单化。省去了不得兑付手续,本金或者利息到期直接转入投资者资金帐户;
7、付息方式比较为多样。设计了按年支付利息的品种,适合个人投资者存本取息的投资习惯。

凭证式国债: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发售和兑付是通过各大银行的储蓄网点,邮政储蓄部门的网点,以及财政部门的国债服务部办理,办理手续和银行定期存款相类似,且只有在规定的发行期内方可买到,以国库券收款凭证作为债权证明。凭证式国债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流动性相对较差。

发布于2023-10-17 09:51 深圳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咨询TA
首发回答

电子式国债和凭证式国债是中国的储蓄国债的两种类型。

电子式国债是一种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的,以电子记账方式记录债权的不可上市流通的人民币债券。投资者可以通过银行柜台、证券营业部或邮政储蓄所等渠道购买,并持有电子记账凭证,可以在到期后到指定银行或证券营业部进行兑付。

凭证式国债是一种面向城乡居民和社会各类投资者发行的,以纸质凭证形式记录债权的储蓄国债。投资者通过银行柜台、证券营业部或邮政储蓄所等渠道购买,并持有纸质凭证,可以在到期后到指定银行或证券营业部进行兑付。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到政府国债部门官网查询。

以上内容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欢迎添加微信交流。除了一对一答疑,还可提供以下免费服务:
1、券商vip账户低佣福利
2,高胜率龙回头战法课程
3,盘前三只股案例分析
4、etf基金投资课程
5、股票技术分析课程

发布于2023-10-17 09:34 北京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问题没解决?向金牌顾问提问, 3-5分获得解答! 立即提问
免责声明:本站问答内容均由入驻叩富同城理财的作者撰写,仅供网友交流学习,并不构成买卖建议。本站核实主体信息并允许作者发表之言论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内容,亦不代表本站对该信息内容予以核实,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
金牌顾问
同城推荐 更多>
  • 咨询

    好评 1.2万+ 浏览量 1006万+

  • 咨询

    好评 99 浏览量 8.1万+

  • 咨询

    好评 8.6万+ 浏览量 13万+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