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进行各个账户的心理运算时,普遍特点是并没有追求理性认知范畴中的“效用最大化”,而是追求情感层面上的“满意最大化”。
所以我们容易将抛售后的股票亏损和未抛售的股票亏损划入不同的心理账户中。
很多人投资的时候会有一种不卖就是不亏的执念。
感觉上,抛售之前是账面亏损,抛售之后才变成实际亏损。而在客观的时点上,二者没有实质差异。
假如你的基金从盈利10%到亏损50%,就是亏损了60%元,但是很多人不愿意割肉。因为在等待那个反弹的机会,而且对于他们来说只要钱还在那只基金就不是亏损,账面的和实际的总是不一样的感觉。
可能导致的结果是,他的基金会继续亏损,或者小幅反弹,但是回本很慢,反而错过行情。
决定是否继续持有,跟亏损多少没有关系,跟它是否值这个价才有关系。
还有一些人将投资赚来的钱用于再投资时,会倾向于选择远远高于他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
发布于2018-11-18 20:06 成都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