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投有一个“钝化效应”。比如说,我们每个月定投1000元,坚持定投40个月之后,会投入40000元的资金,也就是持有四万多元的指数基金。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每个月再投资1000元,你就会发现,增加的资金对于原本持有的指数基金影响并不大。因为1000元对于四五万元的指数基金来说,占比太小了,影响也比较小。这就是钝化效应。
那么,钝化效应会发生在什么时候呢?
通常来说,如果你定投的资金额度在你现在持有的指数基金总市值的5%以下,那就接近钝化效应了。换句话说,如果每个月定投同样的钱,那么通常定投超过20个月之后,钝化效应就开会出现了。时间越长,钝化效应就越明显。
相反地,如果你这次定投的金额在持有的指数基金总市值的5%以上,那么对指数基金的成本还是会有比较大的影响,这种情况钝化效应不明显。
钝化效应应对我们的投资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比如说,每个月定投1000元,定投40个月,持有四五万元的指数基金。这个时候,如果遇到大跌,如果我们投资的还是1000元,那么对于想要“降低持有成本”的效果就会差一些,因为1000元对四五万元的指数基金的影响太小了。
不过,钝化效应对收益率的影响不大。他主要是让我们持有指数基金时的波动增加。原本没有钝化效应时,定投可以降低波动,但是钝化效应出现之后,定投降低波动的这个效果就减弱了。
为了降低钝化效应,我们就需要改变定投的金额。这就是“定期不定额定投”方法的原理。
发布于2022-8-26 11:06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