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起源与形式
发布时间:2021-1-18 15:18阅读:6082
货币的起源与形式
一、货币的起源
货币自问世以来,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历史资料的记载中可以看出,货币的出现是和交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古今中外许多研究货币起源问题的人们的一种共识。然而再深入研究下去,货币究竟是怎样产生的?货币和交换究竟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虽然无数学者都竭力想揭开货币起源之谜,但由于其各自所处的时代背景与阶级差异,学者们对货币起源的看法产生了分歧,由此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货币起源说。
(一)中国古代的货币起源说中国古代关于货币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观点。
1.先王制币说
这种观点认为,货币是圣王先贤为解决民间交换困难而创造出来的。传说周景王二十一年欲废小钱铸大钱,单穆公劝谏景王:“不可。古者天灾降戾,于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振(赈)救民。”意思是说,古时候天灾降临,先王为赈救老百姓,便造出货币以解决百姓交换中的困难。如《管子·国蓄》中说:“玉起于禺氏,金起于汝汉,其至之难,故托用于其重,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二币,握之。先王以守财物,以御民事,而平天下也。”先王制币说在先秦时代十分流行,以后的许多思想家大都继承了这一观点。
2.司马迁的交换说
司马迁的货币起源观点与先王制币说是相对立的。司马迁在《史记·平淮书》中写到“维币之行,以通农商”,其认为货币是用来进行产品交换的手段。货币是为适应商品交换的需要而自然产生的。“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所从来久远,白高辛氏之前尚矣,靡(不)得而记云。”即随着农、工、商三业的交换和流通渠道的畅通,货币和货币流通应运而生,随之兴盛。
(二)西方的货币起源说在马克思之前,西方关于货币起源的学说大致有三种。
1.创造发明说
创造发明说认为货币是由国家或先哲创造出来的,如早期的古罗马法学家鲍鲁斯认为,由于“你所有的物品正是我所愿意要的、我所有的物品正是你所要的”这种情况不能经常出现,导致物物交换存在困难,于是一种由国家赋予永久价值的事物被选择出来,作为统一的尺度来解决这一问题。法国经济学家奥雷司姆也认为,由于物物交换经常发生纠纷和争议,聪明人便发明了货币,因此,货币就是被发明出来的便于交换的工具。
2.便于交换说
便于交换说认为货币是为解决直接物物交换的困难而产生的。如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货币是随着商品交换发展逐渐从诸货物中分离出来的,是为解决相对价值太多而不易记忆所引起的直接物物交换的不便而产生的。
3.保存财富说
保存财富说认为货币是为保存财富而产生的。如法国经济学家J.西斯蒙第认为,货币本身不是财富,但随着财富的增加,人们要保存财富,交换财富,计算财富的量,便产生了对货币的需要,货币因此而成为保存财富的一种工具。
(三)马克思的货币起源说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关于货币起源的问题,历史上许多学者都做过有益的探索。这些学说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大多数只停留在对现象的解释上,局限性较大。只有马克思在批判和继承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货币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历史的和逻辑的方法,以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从商品价值表现和实现的角度阐明了“货币之谜”。
马克思认为,货币(Money)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
马克思认为仅仅从交换是否便利的角度来考察货币的产生是表面和肤浅的,它没有揭示出商品的内在矛盾。马克思从分析商品产生和商品交换入手,通过研究价值形式的发展来揭示货币的起源,这种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简单的价值形式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它与人类社会最初的商品交换相适应,是价值形式发展过程中的原始阶段。
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开始出现。人类最初的商品交换是在原始部落之间进行的。那时还未出现社会分工,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可用来交换的剩余产品很少,交换带有偶然性质。但就是在这种偶然的交换中,商品的价值已有了外在的表现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简单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例如:
1只绵羊=2把斧头
在这个简单的等式中,1只绵羊的价值通过另一种商品——斧头表现出来了。绵羊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地位,而斧头是证明绵羊有同自身相等价值的商品,所以斧头处于等价形式地位,成了等价物。简单的价值形态反映的只是产品转化为商品的萌芽状态,由于这种偶然性,商品价值的表现是不完善的、不成熟的,也是不充分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剩余产品开始增多,商品交换也不再是偶然的,这样简单的价值形式已不能适应较多的商品交换的需要,于是出现了扩大的价值形式。
2.扩大的价值形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即一种商品的价值通过多种商品表现出来。
随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产生,用于交换的剩余产品越来越多,于是交换成为一种经常的现象。一种商品不再是偶然地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而是经常地同许多种商品相交换。这时,一种商品的价值也不再是偶然地被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而是经常地被许多与之相交换的商品所表现。有多少种商品与之相交换,就会有相应多种价值表现形式。例如:
在扩大的价值形式阶段,一种商品的价值已经不是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而是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的商品上。商品价值的表现比在简单价值形式中的价值表现更加完整和充分。然而,扩大的价值形式仍然是物物直接交换,物物交换的局限性依然存在。物物交换需要交换双方互相需要彼此的产品,而且要有足够的数量,但要找到一个这样的交易者需要花费很大的成本。例如,有羊的人希望换斧头,但有斧头的人不需要羊,却需要米,而有米的人既不需要斧头也不需要羊,却需要布,这样,交换就无法进行。由于这种矛盾的存在,价值形式得以进一步发展。
3.一般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即所有商品的价值通过某一种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表现出来。
为了解决直接物物交换的困难,人们在众多参与交换的商品中,发现有某种商品较多地参与交换,并且能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于是,人们先把自己的商品换成这种商品,然后再用这种商品去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这种商品也就成为交换的媒介。这样直接的物物交换就发展为利用某种商品充当媒介的间接交换了。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在某一种商品上得到表现,这种价值表现形式就是一般价值形式。这个表现所有商品价值的媒介就是一般等价物。
例如:
一般价值形式的出现是价值形式发展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与扩大的价值形式相比,一般价值形式不再是一种商品的价值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而是许多商品的价值经常地由一种商品来表现,价值的同质性通过一种商品更准确地表现出来。这时一般等价物已不再是普通商品,而是媒介商品交换的特殊商品。
一般价值形式虽然克服了直接物物交换的种种困难,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但并没有完全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间,一般等价物都有所不同。例如,羊、布匹、贝壳等都充当过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的不固定阻碍了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有必要向货币价值形式过渡。
4.货币价值形式
货币价值形式即所有商品的价值都固定地通过一种特殊商品来表现,它是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
在一般价值形式下,一般等价物不固定,不利于商品交换的进一步扩大。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以后,随着商品交换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商品世界就要求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能够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从而克服一般等价物的不固定的交换造成的困难。当一般等价物最后固定在某种特殊商品上时,价值形式就过渡到货币形式,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如:
一般价值形式转变为货币形式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所不同的只是在货币形式中,一般等价物被固定在一种商品上。历史上,虽然有许多商品都充当过货币材料,但一般等价物最后固定在黄金和白银上。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而货币天然是金银”。这是因为金银是自然界早已存在的,而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所以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由于金银具有质地均匀、体积小、价值大、便于分割、便于携带等自然特性,使他们天然具有充当货币材料的特点,所以货币天然是金银。
货币出现以后,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矛盾。商品转化为货币,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解决了,但货币出现以后,商品经济的矛盾却更加深刻化了。
从马克思对货币起源的理论分析中,可以看出商品的价值表现是怎样从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一直发展到货币形式的。马克思继承了人们认为货币与交换联系在一起的思想,利用劳动价值论把这一理论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个新高度的特点在于:揭示了推动交换发展的本质矛盾,就是从社会分工和私有制揭示劳动作为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统一体,进而揭示价值的实质及其表现形式,然后通过价值形式的发展,导出货币出现的客观必然性。
二、货币的形式
从货币产生至今,货币形式一直在不断地发展演变,其主要反映出商品交换发展对币材的不同要求。币材是指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一般来说,币材应同时具备以下特质:一是价值较高,这样就可以用少量的货币完成大量的交易;二是易于分割,且分割后不会影响其价值,以便实现价值量不等的商品交易;三是易于保存,指币材经久耐用,不会因时间长久而变质或长期保存而减少价值,满足频繁换手交易和保存购买力的需要;四是便于携带,以利于货币在较大区域内充当交换媒介。从币材的角度看,货币形式的演变沿着从低级向高级、从无形向有形、从注重货币材料自身的价值向注重货币形式,发挥交换媒介功能的便利度及降低交易成本的轨迹发展。
最初的货币主要以实物货币的形式出现,后来发展到金属货币形式。由于这两种形式的货币原本都是普通的商品,具有作为普通商品的使用价值,因此这两种形式的货币又被称为商品货币。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金本位制度的崩溃,商品货币逐渐从各国国内流通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纸币、存款货币和电子货币等货币形式。由于这些形式的货币在流通中发挥各项职能主要是依赖于其发行机构的信用作基础,因此这些形式的货币便被称为信用货币。大致而论,货币形式的演变是从实物货币开始,发展到金属货币,再发展到纸质货币和信用货币。货币材料的演变过程,反映出商品交换的发展对货币材料的客观要求。
(一)实物货币实物货币是指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物品来充当货币。能否作为实物货币,主要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罕见或相对珍贵而受大家喜爱,这样才能作为一般等价物被广泛接受;二是容易转让,以便能够在交易中作为媒介而转手。古代的实物货币种类很多,如外国曾用牛、羊、烟草、可可豆、盐等作为实物货币;我国古代的贝、刀、铲、纺轮、弓、箭、皮、帛、牛、马、羊、猪、盐等都曾经在不同的地域充当过交易的媒介,其中使用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一类是贝币,另一类是谷帛,它们基本具备上述实物货币的两个要素。然而以实物形式作为货币,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交换对货币的要求。因为许多实物货币都形体不一、不易分割、不易保存、不便携带,而且价值不稳定,所以并不是理想的货币形式。
(二)金属货币以金属(如铜、银、金等)作为材料的货币称为金属货币。与实物货币相比,金属货币具有价值稳定、易于分割、易于贮藏等优势,更适宜于充当货币。以贵金属作为币材是货币发展史上的重要演进。中国是最早使用金属货币的国家,从殷商时代开始,金属货币就成为中国货币的主要形式。但是在中国历史上,流通中的铸币主要是由铁、铜等贱金属铸造的,金、银等贵金属主要是作为衡量价值和贮藏财富的工具。西方国家使用金银作为金属货币的历史比较久远。金属充当货币材料采用过两种形式:一是称量货币,二是铸币。
称量货币是指以金属条块的形式按重量流通的金属货币。这种金属条块在使用时每次都要称重量,鉴定成色,所以称为称量货币。称量货币在中国历史上使用的时间很长,典型的形态是银两制度。从汉代开始实行银两制度,一直到1933年国民党政府实行“废两改元”,才从法律上废止了这种落后的货币形式。
铸币是铸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铸币的出现,克服了称量货币使用时的种种不便,便利了商品交易。铸币最初形态各异,如中国历史上铸币的形状有仿造贝币而铸造的铜贝、银贝、金贝,有仿造工具铸造的刀币、布币等。最后,铸币的形态逐渐过渡统一到圆形,因为圆形便于携带,不易磨损。中国最早的圆形铸币是战国中期的圆钱(亦称环钱),流通全国的则是秦始皇为统一中国货币而铸造的秦半两,这种铸币为圆形,中间有方孔,一直沿用到清末。因为钱有方孔,所以,历史上称钱为“孔方兄”。西方国家的金属铸币采用的是圆形无孔的形式,币面通常铸有统治者头像。清朝末年,受流入我国的外国银元的影响,方孔铸币被圆形无孔铸币所代替。
金属作为货币材料,特别是当流通中的货币是十足的金属铸币时,货币的价值比较稳定,能够为交换和生产提供一个稳定的货币环境,有利于交换和借贷活动的发展。但是金属货币也有难以克服的弊端,面对日益增长的待交换商品量和保存财富的需求来说,货币的数量很难保持同步的增长,因为金属货币的数量受金属的贮藏、开采和稀缺性的限制,因此在经济急速发展时期,大量商品却往往由于货币的短缺而难以销售或价格下跌,引发萧条。同时“当当响,滚滚流”的金属货币在进行大额交易时不便携带,也影响了金属货币的广泛使用。
(三)纸质货币纸制货币简称纸币,包括了国家发行的纸制货币符号、商人发行的兑换券和银行发行的纸制信用货币等。中国是世界上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所提到的中国古代的纸币,就是由当时的商人发行的纸制的兑换券。
资本主义银行体系产生以后,为了弥补流通中金属铸币的不足,商业银行便开始发行银行券。最初的银行券是通过银行的存贷款等信用业务发行的,并以随时可兑现成金属货币为保证,但后因各银行的发行量和保证兑现的能力不同,引起银行券流通的混乱。中央银行产生以后,银行券集中由中央银行垄断发行。随着金属货币制度的崩溃,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从不完全兑现金属货币到完全不能兑现为金属货币,成为纯粹的信用货币。在现代中央银行体制下,各国流通中使用的货币现钞几乎全都是由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制信用货币。
由政府直接发行的纸币不能通过兑现金属货币流回到发行机构,而是通过收缴税收的形式回笼。历史上政府发行纸币主要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由于缺乏硬约束往往会过量发行而造成通货膨胀,因此,人们经常把政府发行的纸币和通货膨胀联系起来。
(四)存款货币上述实物货币、金属货币和纸制货币都是有形的。但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又出现了无形的货币,存款货币就是其中之一。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挥货币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的银行存款,包括可以直接进行转账支付的活期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等。
现代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是为客户办理结算业务,充当支付中介,人们先把一部分款项存入银行,设立活期存款账户,客户根据存款余额可签发支票,凭支票进行转账结算,通过存款账户间存款的转移来完成支付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可签发支票的存款同银行券一样发挥着货币的作用,故称为“存款货币”。用存款货币取代现金进行支付,具有快速、安全、方便的优点,特别是在大额异地交易中,很难用现金进行即时交易。因此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转账结算是一种重要的支付方式,绝大部分的交易都通过存款货币的转移实现支付。
(五)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指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传输电子信息的方式实现支付功能的电子数据。这些电子数据的取得基于持有人的存款或贷款,因此电子货币可以视为信用货币的一种存在形式。电子货币可以像现金和存款货币一样,进行汇兑、存款、贷款和满足消费,并且能够方便地实现与现金的转换。
电子货币是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支付技术日趋成熟和电子银行的兴起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电子货币的使用要借助于一定的介质,通常是利用卡基支付工具、网上支付和移动支付等电子支付工具来发挥货币的功能。卡基支付工具包括借记卡、贷记卡和储值卡。借记卡和贷记卡一般是由银行发行的,因此也被统称为银行卡。储值卡是指由非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电子钱包性质的多用途卡,不记名、不挂失、适应小额支付领域,大多用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高速公路收费、加油付费、超市购物等。网上支付是指人们通过互联网完成支付的行为和过程,通常情况下需要银行作为中介。移动支付是指利用移动电话采取编发短信息和拨打电话的方式实现支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货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电子货币的使用对货币发行与流通必然会产生一系列影响,中央银行在进行货币调控时也将面临更多的问题,从目前来看,各国尚未单独对电子货币进行统计,作为一种新的交易媒介,电子货币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深入研究。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