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摩”倒计时,MSCI初选169只成分股(名单)
发布时间:2018-3-31 21:04阅读:843
年初的快涨快跌让A股春季行情第一波受阻,本周五又有中美贸易战让全球股市陷入普跌,但探底之后,春季行情第二波正在酝酿中,其中的关键词则是“MSCI”。6月1日,A股就要正式被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有关“入摩”的新闻又开始见诸媒体。3月中旬,MSCI又发布12个中国指数产品,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大盘股、指标股之外,中小型股票也有了相关的指数。此外,已经有10多家基金公司上报MSCI系列指数产品,其中招商、南方基金等已经获批。可以预见的是,在外资尚未大举抢进A股之前,公募基金为代表的境内机构投资者已经抢先出手。时间不等人,先人一步就能抢占先机,占领“入摩”的制高点。
公募基金的动向将会对A股的资金流向产生重要的引领。2017年,A股有七成多的股票下跌,而却有超过八成的公募基金实现盈利,“炒股不如投基”成为股市新常态。公募基金以业绩夺回话语权,从去年四季度开始,“爆款基金”频繁出现,兴全合宜甚至出现单日募集300亿元的盛况。也正因为如此,近期公募基金密集推出MSCI风格的指数基金,有望和去年热门的沪港深主题基金一样,成为市场风格的推手和强化者。
目前公募基金接连推出MSCI指数基金,具有天时地利。经过,1月末的大跌洗盘,和MSCI具有强相关的白马股较年初高位有一定的回调,经过最近两个月的反复震荡,已经有效化解了获利盘的压力,伴随着绩优年报的发布,内在的投资价值有望获得新一轮的挖掘。其次,股市也有风格自我强化的特征,除了相关的指数型基金被动复制买入成分股之外,主动型基金也会加大此类风格的投资力度,形成合力。可以说,在6月1日A股“入摩”之前,白马股有望结束调整,重拾升势。
尽管近期题材股、中小创走势较强,但随着“入摩”事件的发酵,未来两个月投资的天平有望重回白马股,布局今年春季行情的第二波关键就在“入摩”相关股票的选择上。尽管近期MSCI推出中小型股票指数,但境外机构投资者基于估值、流动性、研究成本等因素,在“入摩”初期并不会大举介入小市值股票,其中或有部分市值较大、基本面稳中向好的“创蓝筹”引发关注,但很难成为主流,调整充分、估值较低的白马股才是比较确定的投资方向。
具体在投资品种上,有几类可以纳入重点关注。一是MSCI成分股中具有相对稀缺性的股票,即中国具有相对竞争力或具备特殊资源的公司,如小金属行业中的金钼股份、五矿稀土、北方稀土,税控行业龙头航天信息,中成药特色股东阿阿胶等;
第二类是A股相对H股明显折价的品种。随着“入摩”进程的加速,部分相对H股存在折让的A股,有望吸引外资进一步关注和配置。这类个股普遍具备估值低、业绩好的特征,本身就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如海螺水泥、中国平安、鞍钢股份、福耀玻璃、宁沪高速等。
第三类则是已经推出的MSCI风格的基金,如华夏基金在2015年推出的MSCIA股基金,该基金追踪MSCI中国A股指数,仓位饱满,未来新增的MSCI风格基金入市,该基金将直接受益,省却新基金建仓的时间和摩擦成本。
在关注上述三类投资品种的同时,风险这根弦也不能忘。未来两个月如果MSCI题材获得市场热烈响应、过度追捧,在6月1日正式推出时反而可能成为“见光死”的波段顶部。历史上也有类似的先例,如2001年2月公布B股市场对境内投资者开放引发大涨,上海B股指数在4个月内大涨两倍;但到了当年6月正式实施的时候却见顶回落,迭加当时A股的熊市,4年内下跌幅度超过79%(见附图)。虽然B股和A股的容量不可同日而语,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也有所差别,但利好前大肆炒作、利好落地后见顶的波动节奏,在市场上却是屡见不鲜,投资者在布局其中机会时,也应当做好两手准备,特别需注意国际股市大幅波动引发的外部影响。
MSCI是世界头号指数编制机构,与其指数产品挂钩的资金总量超过10万亿美元。也就是说,一旦一国股票被纳入MSCI基准股指,将为该市场带来规模极为可观的全球投资额。
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时点将至。首次纳入将在2018年6月1日、9月3日分两次,分别以2.5%、5%的比例完成。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对A股影响产生如何的影响?海外资金将增配A股规模多大?
1、对A股市场的影响短期有哪些?长期有哪些?
自2017年起,A股从过去数年的“炒小、炒新、炒炫、炒妖”的习惯,逐渐转向基本面研究,投资真实盈利的行业龙头公司,白马龙头价值重估已逐步成为A股的共识。A股加入MSCI更加坚定了中期的外资资金对中国核心资产的配置,短期改变市场风险偏好,提振情绪,增加流动性。随着更多的海外投资者加入到A股的投资中,一、二线蓝筹的价值重估趋势已逐步形成,长期来看将逐步改变A股游戏规则。
初期吸引海外资金800多亿人民币。
2、按5%的纳入因子纳入MSCI,这个5%到底是什么意思?
5%这个纳入因子实际上是一个市值调整系数。举例来说,假设纳入A股的调整后总市值为1万亿美元,本来应该按照1万亿美元计算A股在指数中的权重,如果纳入因子5%,那么只能按照500亿美元的市值来计算。
3、A股与其他主流指数的对比如何?A股国际化的趋势下,是否有明显的投资价值?
从恒生指数去年的涨幅也可以看出,全球的投资者预期会迅速发现估值洼地。当前欧美政局不稳,美国的债券和股票资产都处于历史高位,全球主要发达国家普遍实行负利率,使得亚洲成为了这个资产荒时代下,风险与回报比更具吸引力的市场。如果外资增加对新兴市场的配置,那么A股或将成为他们的首选。伴随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体系,成分股大多数是拥有稳定的现金流、健康的资产负债表、高派息的蓝筹股,将会吸引全球机构投资者的目光。
3、哪些资金会跟随A股的纳入配置资金进来?
从被动投资者角度,如果他的持仓必须配置新兴市场股票,就会进来;从主动投资者角度,如果他看好A股,就会配置这个指数。外资如果使用QFII通道,可以直接在国内券商开户,额度按照他所申请的QFII额度;如果使用陆股通通道的外资,就是在香港开户,额度按照陆股通的规定。
4、其他新兴市场纳入MSCI后,指数的表现如何?
历史上,13个国家在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后一年内股市上涨概率高达69%.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后一年内平均上涨幅度为58%,剔除异常值(土耳其)后平均上涨幅度为27%.迄今为止,中国A股市场相对孤立,所以与发达市场(33%)及新兴市场(41%)的相关性很低。作为参考,MSCI美国和MSCI欧元区之间的相关性为86%.随着时间推移,我们预计中国与其他新兴市场之间的相关性将增加,尤其是随着市场开放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提升。
上周MSCI网站突然放出文件显示,MSCI提出一项有关将中国A股纳入全球指数的缩小版方案,将股票数量从448只减少到169只。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本周一发布报告,对可能纳入其中的169只股票进行了预测,以下是169只被纳入的潜在标的。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依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xianshi-icon.pn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click-icon.png)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