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域问题最受关注
发布时间:2018-1-8 15:54阅读:230
国内物流无人机最早投入使用,以及常态化运营的,就是上文提到的迅蚁。
2016年9月,迅蚁无人机与中国邮政合作,拿到了空域许可,在浙江安吉开通国内第一条“无人机邮路”。
2017年,迅蚁启动了“迅蚁速运”,部署在山区、海岛、大型海域等传统物流配送能力无法覆盖的区域。启动初期,数十家在山区的景点、民宿、酒店、医疗站成为首批目标客户。
“我们在特定区域设立服务站,覆盖半径15千米的区域,选择鲜花、红酒、蛋糕等附加值相对较高、需求频度较大的商品品类提供配送服务。”迅蚁COO庾航对证券时报·新三板论坛记者表示。
庾航介绍,这种模式本质上依然是to B的,即虽然下单的是C端消费者,但是无人机只向合作的商户或者固定位置配送。迅蚁的计划是,一年之内将服务点拓展到1000个以上。不过首要的问题依然是空域,“我们现在的服务区域都是在安吉、湖州等我们获得空域许可的地方”。
在中国,空域都是军方管理,飞机要上天,需要军方许可。
2017年12月26日,顺丰在云南展开无人机试飞投递,为华为在深山里的应急网络通讯维修提供零件。这架名为“双尾蝎”的物流无人机,是一架可承载1.2吨货物,翼展20米,机身10米,航程3000千米的大家伙,制造商是成都腾盾科技。
“我们的无人机其实是一款模块化的无人机,搭载不同的载荷,可以执行不同的任务。”腾盾科技新闻负责人许华伟告诉证券时报·新三板论坛记者,目前公司在做另一款大型物流无人机,最大任务载荷可以达到20吨。
许华伟表示,相比有人货运飞机,大型物流无人机优势明显。
“首先就是无人机自主飞行,安全系数高,解决了有人机的很多问题,比如最典型的就是红眼航班。”许华伟认为,不管是制造成本和运维成本,大型物流无人机都比有人机小很多。但是总体而言,“我们在与顺丰的日常接触中了解到,大家最关心的还是空域问题”。
因此业内人士大都倾向于认为,物流无人机要大规模投入商用,还需要较长的时间。“很多无人机公司根据物流企业的需求,进行了一些开发,大多是着眼中长期的计划,长远布局的考虑。”杨金铭认为,“但是它和有人机,以及地面交通,比如有些国家在测试的无人驾驶货车相比,成熟到了什么程度,优势到底有多大,都还需要时间验证,(真正要大规模投入商用)是三五年以后的事情了。”
具体到不同的无人机类型,庾航认为,成本低、门槛低的小型物流无人机,相比研发周期长、系统复杂、投入成本高的大型物流无人机,市场化进程明显更快。
空域问题的破冰在继续。
继迅蚁之后,2017年7月1日,在江西当地的协助下,顺丰物流无人机空域申请正式获得东部战区的批复,空域范围覆盖了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五个乡镇。2017年8月底,京东则宣布,获得了覆盖陕西全省的无人机空域书面批文,同时京东还发布了首款可以用于支线、干线运输的倾转旋翼无人机。
“据我了解,现在的空域是开放的姿态,不像以前是铁板一块。”庾航说,“只要你的用途是合理的,又有或者大企业背书,材料比较全,各方面做得比较到位,批起来也不是非常困难。”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