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产业规划
发布时间:2018-1-5 11:00阅读:335
“在上海资源聚集,而且资源利用效率更好。另外,科研院所资源丰富,发展后劲也足。”沈勤说,“企业在上海做一件事,全国马上能看到,在亚洲也许也能很快看到,这里的影响力与辐射力是其他地方不能比的。”
如今,随着水下机器人产业集聚的形成,临港也提出了更加深入、细化的要求。《推动建设国际智能制造中心——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临港行动方案(2015-2020)》提出,要积极探索向极精、极微等精密精细制造和深潜、深测、深探等海洋高新技术装备发展。
未来的产业规划
对水下机器人产业,特别是工业用水下机器人,沈勤充满信心。
“我们现在主要做水下检测市场、水下科考市场。”沈勤表示,目前,像海洋的油气管道、海底电缆、海底通讯、跟水体有关的堤坝、水库、水电站、发电站、航道都需要做水下检测,过去这些地方浅的靠潜水员来做,但深的没法干。
“如果用水下机器人,费用只要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沈勤说。
谈到水下机器人产业的未来发展规划,王剑表示他们将主要着手做两件事,一是海洋装备的实验测试平台,二是后期的市场化生态圈建设。
王剑谈道,现在很多水下机器人企业缺乏实验条件,很多公司要去渤海、南海等地做海测,成本高也不方便。“我们把这些国内高校拥有的实验条件和设施做一些整合,现在准备在洋山做可行性研究,希望在上海周边建设一个水下装备企业的海上实验测试平台,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和时间。”
2018年上半年,临港还将推出上海临港海洋产业投资基金,建立涉海企业市场化投融资体系。王剑告诉第一财经,一期规模5亿元,主要投资对象是符合临港产业导向的,在海洋科技和海洋产业内有特色的、前景好的初创型、成长型企业。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