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蓟州区证券开户手续费大优惠
发布时间:2017-12-27 09:20阅读:259
上周三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新制度,关键是壮大租赁,改变“售强租弱”的局面。
对此,中央首次提出发展长期租赁,保护租赁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
短期化(租期一般在1年以内)的“散租”占租赁市场90%以上份额,机构经营的长租占比不到10%,还主要以政府公租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过渡房”为主。在北京,94%的租赁为短期化的私人“散租”,机构租赁占比仅为6%,其中政府公租和机关事业单位租赁分别占2%和4%。
私人短期化“散租”占绝对主体,被认为是租赁市场野蛮生长、租房无法像买房居住一样体面的罪魁祸首。
目前,我国租赁人口达1.9亿,算上房东、中介,这是一个涉及超过3亿人口的市场。但长期以来,政府监管重点在新房开发、销售,在租赁市场相对的监管缺失叠加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一直处于乱象丛生的态势。
以租客权益被侵害的情况为例,如随意涨租、驱赶租客、侵占押金;室内生活设施配置无标准,普遍缺失、低端化、“常维修”,但维修往往不到位,费用分摊也不合理(往往由租客承担);“打隔断”、“上下铺”和非住宅(如废旧工厂)擅自突破规划和用途管制改租赁,导致消防安全隐患突出……
之所以出现此类现象,原因就在于房东出租住房是短期化行为:一方面房价不断上涨,一年甚至半年就要涨租一次,订立合同的周期就不能太长;另一方面,很多房东投资住房,目的是赚取房价上涨带来的增值收益。房屋增值收益可观、租金回报率又太低,加上未来可能要出售在租住房,那么不管是配置室内生活设施,还是装修,都要尽量简单、低成本。
对租客来讲,既然租赁权益得不到保障,租赁环境和设施太差,根本谈不上良好的居住体验和体面居住,租房就是权益之计的“得过且过”。由此,租客也就不爱惜租赁住房、设施、环境,导致恶性循环和租赁供需劣币驱逐良币。
从全球情况来看,发达国家租赁人口占比往往达到40%~60%,远高于我们20%的水平,租房和买房并驾齐驱,很大原因在于租房可以享受到与买房一样的体验和服务,背后则是机构租赁占比高的支撑。
目前,德国有1860万套租赁住房,政府公租房(450万套)占24%,私人机构房源(410万套)占22%;2013年,美国3200万套私人租赁房中,机构租赁占28.4%;日本1852万套租赁房源中,机构持有占比16.8%,私人托管给机构运营的房源占比高达66.2%。
机构租赁之所以能让租赁行业脱胎换骨,一方面在于,相比私人“散租”,机构租赁纳入政府监管,租赁配套标准和权益保障自然大为改观;另一方面,机构“店大不欺客”,长期经营而非“一锤子买卖”,会更重视服务和竞争。
目前,国家对建立以租为主、“租购并举”的住房新制度史无前例地重视。不管是住房回归居住属性的新定位,还是保持热点城市调控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或是渐进推进租售同权,集体建设用地建租赁住房,抑或鼓励开发商、大型中介等开展租赁经营,解决租赁投入产出资金错配的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破冰”等,都意在攻克租赁弱势的几大“痛点”,比如租房不能获得资产收益,租赁秩序混乱,公共服务缺失等。
毫无疑问,培育专业化、机构化的住房租赁企业,将是最好的切入点和抓手。近期,包括开发商、国有企业、大型中介、银行、互联网龙头等等,都开始进入租赁行业、发展长租公寓。
根据笔者调研,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不管是在居住设施配置,还是居住体验,或搭载社交、消费等与租赁相关的生活场景,以及保洁、维修等专业化物业跟进,相比私人“散租”,无疑上了好几个台阶,而且还能针对不同群体推出诸如青年公寓、家庭公寓、养老公寓等个性化产品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xianshi-icon.pn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click-icon.png)
![](https://img.cofool.com/licai/theme/202501/F032872D-4191-5E31-2734-AFEDECC21CEA.jpg)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5分钟巨震40%!光线传媒不行了?
2025-02-17 16:44
-
投资小白必看!2025 年券商排名新出炉
2025-02-17 16:44
-
买房算房贷头疼?这个计算器,让你秒懂省钱贷款方案,不怕被坑!
2025-02-17 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