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脱实入虚”再度来袭?企业主又来吐槽:不如买房
发布时间:2016-8-30 09:59阅读:413
做智能停车场创业的、做互联网的,最终都去炒房了
8月29日,招商蛇口和华侨城联合体以310亿元刷新了全国地王纪录成为焦点。据媒体报道称,仅今年上半年全国就先后涌现两百多宗地王。
地王频出背后,是居民对买房持续的热情。央行最新发布的7月金融数据显示,新增人民币贷款4636亿元中,几乎全部是住户贷款尤其是个人住房贷款。
此外,央行发布的另一项金融数据也引发了市场的热议,7月份狭义货币M1与广义货币M2增速之间形成的“剪刀差”再度扩大。对此,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的解释是,大量的货币发行出来以后并没有能够迅速地拉动经济,这些钱一直停留在企业的活期存款账户上,从而形成M1和M2的逆剪刀差。随后发改委官网也撰文指出尽管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创历史新高,但大量货币并未进入实体经济。
多年前由温州炒房团掀起的全国炒房热导致的实业“失血”似乎在重新上演。
中国的钱去哪儿了?中国是否已经陷入流动性陷阱?新京报记者寻访温州、北京、东北等多地企业家、银行、居民,企业持币观望背后,是投资回报率不高、方向感的缺乏。与企业贷款负增长相反的是,以房贷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持续增长。有分析认为,这显示出经济内生需求不足且地产泡沫加大,今后信贷增长压力仍大。
“房产投资比做实业赚钱快”
“现在很少为了扩大生产而去贷款,行业不景气,没有很好的盈利模式,不敢贸然贷款”,北京南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翟敏告诉新京报记者。
尽管在智能停车场行业打拼5年有余,与拿到风投补贴的创业公司相比,翟敏只能做智能停车烧钱大战的旁观者,尽管凭借较早进入行业的经验扎实做业务,但公司经营状况却不可避免出现下滑。
温州一位做打火机制造起家的企业家黄发静也表示,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巨大,企业思考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活下去,此外,从前热衷于搞多元化投资的企业现在也逐渐停止了盲目投资的步伐,如今的房地产、股市波动都很大,加之处于新旧行业交替期,很多企业对投资缺乏方向感,更多持观望态度。
数据也在佐证翟敏、黄发静们的感受。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7月份4636亿元新增贷款中,几乎全部是住户贷款尤其是个人住房贷款,而非金融企业贷款减少26亿元。
央行负责人对此现象指出,从企业部门贷款看,在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特别是“去产能”、“去杠杆”背景下,企业总体信贷需求没有住户部门那么旺盛,但同时盛松成也提到,不宜过度解读个别月份的贷款数据。
经济下行之际,翟敏尝试过各种投资方式。“辛辛苦苦做实业,利润不过10%,跟无意中买房赚4倍的收益没办法比较”,翟敏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她从2000年进入互联网行业,十几年来无意中购买了几套房产,房产投资赚钱虽然也有风险,但要比做实业赚钱快又容易。
如今的翟敏偶尔也会去看房,寻找合适的房源来做投资。这背后是作为小企业主脆弱的安全感。这几年,随着主业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和创业公司补贴的冲击,翟敏四处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投入到互联网金融、股票、基金的资产最终都血本无归。“对普通小企业主,普通百姓来说,还是买房握在手里最安全,最差也就是涨得慢,但至少保本”。
“银行的钱出不去趴在账户上”
企业贷款意愿不足背后,银行也过得并不轻松。
“很多时候,银行的钱出不去,只能趴在账户上”,辽宁本溪市一家国有银行从事对公贷款的工作人员顾鑫(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由于政策上的行业指引限制资金流入产能过剩行业,以及银行不良率在攀升,导致了银行对于部分行业的惜贷现象。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81%,同比上升0.31个百分点,较年初上升0.14个百分点。
“银行的好日子早已过去。”顾鑫所在的本溪,有“煤铁之城”之称,经济转型之前当地经济主要靠钢铁公司支撑,而如今,在去产能的指挥棒下,昔日的贷款大户钢铁企业,如今作为产能过剩行业贷款额度严重压缩。
顾鑫举例说,以往做一家钢铁大户就能完成全年任务。而如今,钢铁企业对贷款的需求没有那么多,贷款额度会压缩,可能从原来的每年贷200亿压缩60亿,这60亿可能放到铁路、高速公路、农副产品等民生相关的行业。
对于非金融企业贷款的减少,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刘胜军在其发表的文章中认为,非金融企业减少贷款,有三种可能:一是银行资金紧张,无款可贷;二是银行有钱但惜贷;三是银行有钱但企业不愿意借钱。
刘胜军认为,银行流动性并不紧张。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在2011年底创下21.5%的历史高位以来,目前已六次下调,降至17.5%。由于2015年以来连续降准降息,货币政策更趋宽松。银行“不差钱”的直接体现就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水平的回落。目前,该利率已从2013年“钱荒”时的9%回落到3%左右的水平。
中国央行前副行长吴晓灵明确指出,“现在银行间利率已到2%左右,是多年来较低水平,银行超额储备率也在上升,说明流动性并不短缺,短缺的是投资信心。”
既然银行不差钱,银行的钱出不去,更多的是企业不愿借债或者银行不愿放贷。一般而言,企业不愿借债是因为投资回报率低于贷款利率。从当前情况来看,这是一个现实的原因。毕竟,中国现存的严重产能过剩压低了投资回报率,刘胜军援引来自中国经济数据库中摩根士丹利研究的数据,目前投资回报率从10%以上回落到6%左右。
“确实在经济下行压力,加上银行不良率攀升的大背景下,地方一些银行会出现惜贷、抽贷的情况”,顾鑫告诉新京报记者,所谓惜贷就是银行出于不良率等顾虑不愿把钱借给企业,而抽贷则是在还未到协议规定的还款期限期间,银行认为企业经营出现问题了,要提前收回贷款。
居民房贷成新增贷款主力
一边是持观望态度的企业主和对过剩行业惜贷的银行,一边是热衷于高价拿地的房地产商和疯狂买房的居民。
“我除了继续做好实业之外,其实一直在看房,北京的住房用地有限,身边朋友买的房子不到一年时间里,从460万涨到600万,差不多是30%的净利,跟辛苦做实业的收益根本没法比”,北京一位经营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企业主鲁丽(化名)说。
鲁丽仅仅是北京房地产投资客的一个缩影。随之而来的是,居民房贷成为新增贷款的主力。
4773亿,这是央行公布的数据中7月份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增加的数额。 新增的4773亿居民中长期贷款背后,是一线城市为代表的房地产回温。
中信固收团队指出,新增的居民中长期贷款为4773亿元,占比水平创历史新高,居民中长期贷款是购房的主要资金来源,这显示出经济内生需求不足且地产泡沫加大,随着房市全面降温、地产增速下滑明显,信贷增长压力仍大。
针对贷款投向结构问题,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从住户部门贷款看,今年增长确实比较突出,当然主要与不少城市房地产市场升温有关,前7个月平均每月个人中长期住房贷款接近4000亿元。
“有时候炒房比做几年生意都合适,好房源要碰机会,视而不见真的过去了”,如今的鲁丽有意重新关注楼市,作为中国最会赚钱的商人群体,鲁丽还是觉得,回忆过去所有投资方式,房地产依然是最能保值、最正确的投资方式。
对于近期频频刷存在感的地产开发商而言,上海易居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表示,在市场火爆期,手中有钱的开发商,必须花出去,这跟将买菜钱换成股票的股民心理相似。对于开发商资金面的变化,他援引数据称,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5361亿元, 同比增长5.3%。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79881亿元,同比增长15.3%。“显而易见,开发商的融资绝对值与增速,双双远高于花钱的绝对值和增速,开发商手中的钱越来越多,于是急着要换回面粉,扩大再生产。”
杨红旭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目前货币发放量处于适度宽松状态,而房地产行业景气度较高,导致资金流向房地产。7月份信贷数据佐证了这一点,此外,近两年房地产贷款增速超过整体贷款增速。”
房贷被视为银行优质资产
“地铁一响,黄金万两”,“升值2倍,我就卖了房,带上600万回家养老”,在恒大地产某售楼处,前来签约购房的80后、90后热闹地讨论着购房这一话题。
根据恒大公布的7月未经审核的运营数据,恒大7月合约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430.1亿元,较2015年同期增长205.0%,较去年同期增长37.2%。这样的速度远远超出中国GDP上半年6.7%的增速。
恒大在8月9日公告中透露,将2016年度销售目标上调至3000亿,较之前的2000亿目标增长50%。这一数据比宁夏2015年全年的GDP还要多。
如此规模的销售背后,是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的火热。而杠杆的提高,成为这一轮房市热潮的起点之一。“新房首付只要20%,用5倍杠杆享受今后的房价上涨红利”,一位房地产中介告诉记者。
银行正成为支撑狂飙楼市的“钱袋子”。除了央行信贷数据,各大银行的财报也在传递着房贷增长的信号。
8月25日、26日,建行、农行分别公布上半年业绩。作为传统的个人房贷供给大户,建行今年上半年在个人房贷投入上领跑。数据显示,随着房地产销售的火热,建行上半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和新增均保持同业首位,上半年新增个人住房贷款4077.82亿元,同比增幅14.7%。上半年农行新增个人住房贷款超3110亿元,同比增幅16.11%。
不过,相比之下,公司类贷款的投放则显得非常冷清,甚至出现同比增速大幅放缓的迹象。数据显示,上半年建行公司类贷款较上年末仅新增627.96亿元,增幅1.09%;农行则较上年末新增1175.58亿元,但与去年同期相比却少增超2000亿元。
与贷款给中小企业需要承担的风险相比,房贷确实算是银行贷款的优质资产。一位国有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尤其是一手房几乎没有不良率出现,只要不烂尾,后期销售顺利,那么对银行来说不存在太大风险”。
专家建议警惕高杠杆风险
“我和父母在京的两套房账面资产过千万,但其实毫无幸福感”,在北京工作的郑思远告诉新京报记者。在郑思远看来,两套房都用于自住,每月要还房贷,房价一直在涨,但刚需住房又不能卖。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和日本的居民房贷余额均开始回落,只有中国持续上升,并于2014年超过日本。对此近期已经有多位经济学家和分析师发出警告。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巴曙松在最近的公开演讲中再次提到中国居民杠杆率的问题。
巴曙松给出一组数据显示,中国的居民杠杆率近年来增长非常快,从2005年的17.1%猛增到2015年的39.9%,2016年这个数字估计会超过43%,到44%。每一轮房价的上涨,都伴随着居民杠杆率持续提升。
中国居民房贷收入比增长非常快,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在2015年底的居民房贷收入比已经高达0.46,已经超过日本的泡沫时期的水平,而且目前仍在飞速上升,如果房贷增速维持在25%到30%的水平,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房贷收入比会达到美国次贷危机时期的水平。
“经济规律是不可违背的,但谁也不知道泡沫什么时候破”,郑思远这样告诉新京报记者。不少购房者都有和郑思远类似的忧虑,但看着不断上涨的房价,入市者依然踊跃。
房贷猛增与多个热门城市为遏制地价、房价快速走高酝酿重启“限购”成为近期的热点,新华社昨日发文,忧虑高杠杆风险是否能得到遏制,认为“限贷”与“限购”一道的调控政策“势必将对猛增的房贷特别是炒房背后的房贷需求起到抑制作用,同时将平衡抑制资产泡沫和房地产去库存之间的关系”。
上海似乎已有苗头。据外媒报道,上海市考虑收紧房地产政策。上海市住建委昨日回应称,近期本市房地产市场交易量虽有上升,但交易秩序正常,总体保持平稳。关于近期社会上有关购房信贷新政的传言,市住建委明确表示,没有研究过此类政策。 新京报记者 刘素宏
【声音】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
货币政策已经走到极限
新京报:7月份M1同比增长25.4%,是2010年6月以来最高,M1与M2“剪刀差”进一步扩大;发改委也撰文称,货币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很多都进入了金融属性很强的商品。对此你怎么看?
林采宜:实际上,货币进入金融领域(而不是实体经济)这个现象不是今年的事情,而且最近五年来这个现象越来越严重。
现在的情况是,人民银行不断降准降息已经大概3年了,M2扩张的很快,但是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从融资难的角度上来说,央行的宽松变成了商业银行间的宽松,同业资金的规模上涨得非常快,大部分的钱进入到了金融这个池子周转,导致(银行间)同业资金的规模膨胀程度远远高于银行对企业的信贷扩张程度。
融资贵的问题上,央行的基准利率一降再降,但决定企业贷款利率的是两块,一块是基准利率,一块是风险溢价,而风险溢价最近一段时间在不断上升。因为宏观经济不好,整个GDP都是下行的。在这种情况下,风险溢价的上升冲销了基准利率下行的影响,所以企业的实际融资利率并没有下降。
新京报:那么你认为货币“脱实入虚”这个现象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有所缓解吗?
林采宜:我觉得短时间内很难缓解。
新京报:有观点认为,货币政策可能剩下的选择不会太多,财政政策会在未来占主导作用?
林采宜:目前来看,货币政策已经走到极限,有面临“流动性陷阱”的风险。因为货币政策解决的是周期性问题,而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是结构性问题,所以这就相当于你得了关节炎来用感冒药,不管用。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
要保证流动性合理适度
新京报:有观点认为,中国面临流动性陷阱,你怎样看?
鲁政委:成熟经济体所谓流动性陷阱的一个背景是已经负利率,但贷款还是出不去,很像凯恩斯教科书中讲的,利率变成水平线,利率不因货币供给量增加而下跌,现实表现是持有货币,但不花钱。
而对比中国的情况,城市基础设施有很多短板,有用钱的需求;国有企业也有用钱的需求。不花钱和花钱没效率是两个概念,我们现在的状况和成熟经济体所谓的流动性陷阱还不一样。
新京报:如果没有流动性陷阱,那如何解释M1偏高?为什么有那么多钱躺在账上?
鲁政委:前几年,我们一直被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困扰,并用了降息降准、逆回购、PSL(抵押补充贷款)、地方债置换,对中小企业定向措施等等手段。现在企业手中有钱留在账上,恰好说明融资难融资贵的措施起到成效。企业有闲钱在账上也是正常的,把拿到的钱一下子都花去反而不正常。企业目前正在修复资产负债表,并且现在利率低,企业的钱留在账上的机会成本低。
另外一点,从技术角度分析,M1偏高主要受大规模地方债置换影响,去年3万亿、今年6万亿,过去从未有过如此大规模的地方债置换,而在地方债置换的过程中,可以大致理解为企业之前的贷款直接转换为银行存款,大部分可能以活期存款的形式留在企业账上,也增加了M1。而从居民角度讲,买房交易也会产生大量的活期存款,另外,现在银行理财紧俏、互联网理财规范后利率低导致交易没有之前踊跃,这些都导致存款增加,也就是M1增加。
新京报:针对目前的情况,降息降准会成为下一步的主要手段吗?
鲁政委:下一步不一定降息降准。央行定调为稳健的货币政策,降息降准再回笼资金,也不意味着额外的宽松,何必那么在意降息降准?保证流动性合理适度就可以。(记者 刘素宏 宓迪)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