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炒预期转向炒业绩 建议关注三大题材
发布时间:2016-7-23 11:33阅读:413
不论是海外还是国内市场,我们发现近期资金对风险的敏感度似乎正在上升。在7月17日的海外周报《经济低波动下的跨境资金新变化》中,我们讨论了在此背景下全球资本市场出现的一些变化。在本周的国内周报中,我们继续讨论国内市场对风险关注度的上升,以及由此带来的市场变化。
在过去,资本过剩年代资金一味追逐高收益
一方面,过去投资者的风险意识相对较弱。这是因为自1998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市场出清机制表现并不完善:在经济方面,表现为产能过剩行业的少部分企业沦为僵尸企业,从而导致经济僵化;在债券方面,表现为信用违约的信息缺失导致风险定价无效。
另一方面,收益率的错配下资本天然有追逐高收益的动机。我们在2015年8月的报告《资本过剩的年代:认识本轮周期的三个问题》中提出,在实体经济回报率下行而预期收益率相对较高的情况下,负债端的高成本倒逼过剩资本追逐高收益资产,造成了信托、股票等泡沫。
因此,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中,对于投资者而言,追逐高收益成为首要甚至唯一的目标,而风险意识相对缺乏。在这个阶段中,收益来自于加杠杆、来自于忽视潜在风险,这样的情况在目前仍然存在。
一些边际变化似乎正在发生
虽然与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相比,目前中国市场的风险意识可能仍然偏弱,但近年来一些现象显示,风险的关注度从2014年43号文以来正在逐渐上升,而今年的变化尤其明显,投资者似乎正在逐渐从“追逐高收益”的单目标模式,切换到到“风险与收益并重”的两维目标模式之中:
1)债券信用利差的分化今年快速拉大;
2)债券市场推迟发行和取消发行金额大幅上升;
3)股票关注也从“炒预期”转向“炒业绩”,回避不确定性;
4)保本型基金规模快速上升,也反映出投资者更关注风险。
风险定价的完善有利于经济转型的推进
短期来看,部分产能过剩行业仍将继续受冲击。但中长期来看,资质较差的企业难以获取融资,而优质企业则可以获取更低成本的资金,这将加速淘汰劣质企业。从宏观层面而言,风险定价的完善和发债规模的倾斜意味着市场发挥主导作用,资本配置将得到优化,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转型。
资产配置到了前所未有的阶段
李迅雷表示,在当前中国这样一个经济下行、货币超发的背景之下,资产配置已经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显得越来越重要。
针对刚刚公布的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中民间投资增速仅仅为2.8%,李迅雷表示,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拉动,其中民间投资的占比过去大约达到2/3左右。民间投资增速的下降必然使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谈到资产配置,李迅雷表示:“我觉得我们做配置的话,就应该把所有的投资品都进行比较。即便你配置的是国内资产,但应有全球化的思路,配置具有全球化属性的资产。”比如海外置业,投资海外股市等。其中,他特别提到配置黄金,他认为从长期来讲配置黄金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尤其对于经济处于危机的年代,黄金作为资产配置是相当必要的。
国内A股市场可适当配置
谈到A股市场,李迅雷表示股市可以适当配置,因为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在“十三五”规划第一年投资机会应该还是比较多的,这里面提到了像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等可以对于很多主题。但建议主要关注三大题材股,第一,新型消费,如体育、娱乐、医疗健康等;第二,信息经济,如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第三,智能制造,如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机器人等。
此外,对于房地产投资,李迅雷称,由于人口现象会导致我们对房地产的需求下降,所以长期来看,房地产并不应该看好,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人口老龄化,一个是流动人口的减少。去年全国房地产投资增速为1%,但在2010年的时候,增速曾达到33%。仅仅五年时间,从33%回落到1%,这意味着中国经济投资机会的减少,实业投资的回报率下降。他预测房地产在一两年内还未必会大跌,但是它离底部越来越近。
市场活跃度观察:活跃度高位回调。上周两市小幅反弹,活跃度继续有所提升,成交额和换手率周中一度再创阶段新高,但后期疲态初现,高位回调,最后只是略高于前期周五数值。融资融券交易余额、金额和占比冲高回落,创下近期高点后同样出现高位回调。市场活跃度呈现高仓位下的疲态。
资金流量观察:资金又遇冲击。上周产业资本减持又卷土重来,重回100亿元高位,我们判断在前期解数近期达到高位后,市场一定时期将持续面临减持的抛压。证券市场交易结算资金上周出现小幅下调,净流出206亿元,投资者的谨慎情绪开始带来资金净流出,前期的资金积累受到冲击。上周沪港通累积流入小股北向资金8.51亿元。外资在头两天继续重回A股,但之后又表现出对市场的重新谨慎。
投资者观察:投资者情绪趋谨。上周新增自然人投资者数量虽略有回升,但自然人持仓比例仍延续下滑趋势,余额宝情绪指数持续走低。基金可用现金全面上升,特别是股票型扭降转升,上升16.6%,测算基金仓位开始掉头向下,其中普通股票型下降0.98个百分点至86.62%。新成立基金份额上周为22.38亿份,虽较前一期小幅上升5.5亿份,但仍处阶段性低位。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入市意愿均不强烈,存量市场中减持意愿增加。
债券市场观点:降准预期落空,债市窄幅震荡。风险资产上涨,债市窄幅震荡,超长利率债收益率下行。上周风险资产整体上涨,债市受风险偏好影响呈现窄幅震荡,上周MLF到期超过3000亿,但央行仍以续作方式展期,打消了市场降准预期,周五6月及二季度重要经济金融数据陆续公布,不确定性消除,市场做多情绪回暖,推动收益率震荡回落。国债期货小幅下跌,IRS利率涨跌不一。
未来流动性预测:未来1个月,我们认为市场在高仓位消耗性博弈下将面临流动性冲击,维持低于现在流动性水平的判断,边际上比上周悲观:考虑到6月份M2与M1数据的剪刀差继续走阔,出现“流动性陷阱”,央行表态基本否定短期宽松可能,叠加退欧后续风险和汇率承压,违约事件频发,金融监管趋严,双去杠杆持续深入,以及产业资本减持重回高位,流动性将短期承压。未来3个月,我们认为流动性将高于现在水平: 6月份国内经济边际转弱和通胀回落而释放货币政策宽松空间,市场从实体和金融双去杠杆共振导致的矫枉过正中恢复,英国脱欧和美联储加息风险基本释放,流动性水平有望显著回升。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