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新股
发布时间:2016-6-26 19:47阅读:411
【明眼看市】
一种看似不良的市场现象背后,总是存在制度缺陷。
桂浩明
新股炒作持续升温是近期股市的一大看点,其行情的大致演绎路线是:上市后连拉若干个涨停板,在实现一倍以上乃至多倍上涨后,涨停被打开,开始大规模换手。此后,股价再度被拉起,进一步强势上行,一般还会再度走高30%左右。接下去则是高位震荡,交易重心慢慢下移,但不时仍有反弹。
这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第一创业。该股发行价是12.77元,上市后一阵猛涨,到24.67元后结束连续涨停的行情,经过两天的整理,从22.03元开始再度发力上涨,最高攀升到42.90元,目前其股价也仍然在38元附近。应该说,参与第一创业操作的投资者,截至目前绝大多数还是盈利的。如果买卖时机把握得好,每股收益可以达到20元,收益率极为惊人。而且又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这就难怪很多人对操作新股乐此不疲。
当然,人们有足够的理由对这种新股行情感到不满与担忧,还是以第一创业为例。这是一家券商股,从公司规模以及经营能力等方面来看,称不上一线券商。经过这番上涨,其市盈率已经远远超过同类股票。从价值投资的角度说,风险很大。所以,随着其股价不断创新高,各种指责也随之出现,普遍的观点是认为过度炒作、投机色彩太重。诚然,这也是事实。对照当前的大盘以及相关券商股的走势,第一创业的确显得十分另类。显然,这种市场表现不能认为是理性的。
但是,如果换个角度来观察,似乎又会发现,新股的这种炒作也有其内在理由。首先,在新股供应受到控制的情况下,作为相对稀缺的配置,上市后受到特别关注也是难以避免的。特别是在新股发行价又受到调控的背景下,相对较低的发行价使得几乎所有的新股上市后都会被炒作,连续无量涨停。以后,随着涨停被打开,通过市值申购入股的股东逐渐退出,短线资金大量涌入。由于这些资金的持股成本较为接近,加上上档基本没有什么套牢盘,因此就存在持续拉高的条件与基础;其次,新股相对较小的流通市值以及公司在发行后拥有的较高资本公积金,不但使得炒作行为本身不需要太多的资金投入,而且也为以后股票实行高送转埋下伏笔,因此外部资金也就比较愿意介入。即便是明显追高了,也还是趋之若鹜。在这里,应该承认的是,从纯市场操作的层面而言,其行情确实有其相应逻辑,或者说也是符合某种市场运行规则的。
新股的过度炒作,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顽疾之一,并且久治不愈。在如今市场整体处于弱平衡的状态时,更是显得颇为突出。无疑,从坚持价值投资理念的角度出发,应该充分揭示所存在的风险。但就炒作新股行为本身,也要客观看待。如果我们的发行制度更加市场化一些,新股的发行价能够客观反映包括市场供求关系在内的各种因素,并且减少对上市后价格走势的行政干预,那么新股的过度炒作会不会有所降温呢?在一种看似不良的市场现象背后,总是存在制度缺陷。因此,与其现在对新股炒作口诛笔伐,不如花时间研究铲除导致新股炒作土壤的问题。
当然,作为投资者,也应该重视新股炒作所带来的风险。尽管现在这样操作很容易赚钱,但这只是一个特定阶段的产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股价格必然会出现回归,这方面有很多的前车之鉴,对此一定要高度警惕。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