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博:三大异象表明6月风险随时会发生
发布时间:2016-6-3 11:50阅读:405
最近几天,中国金融市场里连续出现异常现象,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下面,我们通过倒叙方式,看看市场里都发生了什么。
异象一: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年内新高
今天(6月2日)早上开盘,中国2026年到期、票息2.90%国债买价收益率一度升了3个基点,报3.025%,创下年内新高,并在开盘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零成交。(见下图)
据债券交易员称,目前利率债卖盘较多,除了10年国债外,国开行、进出口行等利率债买价收益率也有1个基点左右的上行。
债券的“收益率上行”,其实就是债券价格下跌,原因显然跟流动性紧张有关。昨天晚上,证券时报爆出一个重要新闻:
日前,中国保监会下发《关于清理规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通道类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到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保险资产管理公司银行存款通道等业务清理规范工作。
从5月底开始,保险资管公司的通道业务被暂停,各公司需要按照保监会的要求,对这一项业务的投资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进行自查。
所谓“保险资管通道业务”,操作方法是银行借用保险资管计划,将收益较低的同业存单变成协议存款,银行可以增加1%-3%的利差收益,而保险公司不承担主动管理职责,投资风险由委托人承担,却可以收取一笔通道费。
目前“保险资管通道业务”规模超过万亿,这项业务的被暂停以及清理规范,显然会影响到债市和股市,带来流动性的紧张。只是到目前为止,债市已经有反应,股市表现还不明显。
此外,证券时报还报道说:5月30日,保监会发布了《关于开展保险机构部分投资业务内部控制管理专项检查的通知》,将对保险资金投资股票、股权和不动产业务三类投资业务的内部控制管理开展专项检查工作。
这些措施,其实都是为了为资产价格“挤泡沫”、“去杠杆”,把资金往实体经济上赶,在美元加息的大背景下,未雨绸缪,防范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当然,对于股市、楼市、债市来说,这都是潜在的、实质性的利空。
异象二:今天人民币开盘15分钟无成交
今天开盘后,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在15分钟内没有成交,出现罕见的冷场现象。直到北京时9点45分之后才出现了首笔成交,成交价格在6.58左右,接近昨日收盘价,但距离中间价较远。
外汇交易中为什么出现这种诡异现象?原因很简单,根据定价机制,人民币早盘开盘前15分钟的成交应落在做市商报价和中间价之间。最近,随着美元加息越来越确定,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不断走低,市场存在人民币继续贬值的预期。
但是在今天,中间价(可以看做是官方价)突然反弹了201个基点,做市商报价也高于市场预期。于是,成交无法达成,出现了15分钟冷场。15分钟之后,即期汇率就可以围绕中间价上下各2%波动,交易就进入了自由状态。
异象三:股市大涨时,期指险些跌停
此事发生在5月31日,股市拉长阳那天上午10点42分。沪深3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IF1606出现异常报单,急跌至2732.4点触并及跌停板。而仅仅10秒后,期价回归至暴跌前水平。
5月31日晚间,中金所对此发布公告称,IF1606合约在10:42出现瞬间跌停。经查,是由于某套保客户398手市价卖出委托连续成交,并触发市场技术性卖盘所致。其间,交易对手高度分散。
这次期指“闪崩”一度给市场带来恐慌,其实质是去年股灾之后,对指数期货交易设置了大量限制,导致市场流动性不足。当股市大涨的时候,有客户为了在股市上做多,在期指上套保,放出的单子太大,一时间没有接盘,触发了技术性卖盘,最终引爆多米诺骨牌效应。
结论:
近期金融市场的三大异象,给6月市场蒙上了阴影。它告诉我们以下几点:
1、市场被高度管制、扭曲,但人算不如天算,缺乏了正常机制发挥作用,风险随时会发生。
2、管理层为了防范风险,仍然在持续不断去杠杆、挤泡沫,资金面不宽裕。
3、美元加息在即,巨大的心理暗示存在每个人心中,大家随时可能有极端的交易行为。
4、一言以蔽之:不确定性在上升。新的异象,随时可能会再度上演,并可能引发一定范围的“踩踏事件”。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