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涨停 龙虎榜营业部见七家新面孔
发布时间:2015-12-10 09:11阅读:494
在经受了钜盛华及前海人寿四次举牌、安邦保险的的接力举牌以后,万科A(19.55, 0.00, 0.00%)今日再次强势涨停,这也成为万科上市以来第37个涨停板、今年以来的第3个涨停板,成交达67.32亿元。
值得留意的是,由于钜盛华及前海人寿锁定了万科20%的筹码、安邦保险昨天举牌后锁定了5%的筹码,以及万科有11.9%股本是在港股上市,目前A股市场上可以流通的万科股票以及只有47.87%,如果假定其余十大股东持股不动、刘元生继续持股,万科目前可以流通的筹码只有29.61%。
数据显示,万科龙虎榜中只有三家券商营业部是旧面孔,其余均为新面孔。龙虎榜数据显示,今日前五大营业部合计买入万科27.71亿元,而此前12月2日前五大席位合计买入了万科62.07亿元。
钜盛华前海人寿安邦锁死万科25%筹码
万科今日再次放量涨停,实现今年以来的第三个涨停板,成交金额达到67.32亿元、成金量达360万手,其中,万科的成交量规模和12月1日类似,成交金额则高于12月1日的60.43亿元。
事实上,万科一年收获3个涨停的年份并不多,一月三次涨停更是少见。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加上今天的涨停,万科上市以来合计共有37个涨停板,只有6个年份出现过3个以上涨停板,而一个月三次涨停的此前只发生在2000年2月。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在连续遭遇钜盛华及前海人寿4次举牌、安邦保险昨晚1次举牌后,万科目前的筹码集中程度也是上市以来前所未有的。
据统计,万科上市后一直处于股权高度分散状态,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曾常年在20%徘徊,而近些年来筹码才开始有加速集中的迹象。数据显示,在2014年6月底时,万科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首先次突破30%,到了今年8月21日,万科的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才首次超过40%,达到44.26%。截至在今年9月底,万科的前十大股东持股合计达到了49.32%,是此前最高比例的公开持股数据。
根据公开数据,钜盛华及其一致行动人目前一共持有万科22.11亿股,占万科总股本的20.008%,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同时安邦保险昨日举牌后,通过四个账户合计持有万科5.53亿股,占万科总股本的5%。
按《证券法》第86 条和《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13 条规定,当投资者通过二级市场或协议转让买进上市公司达到举牌线后,3 日内必须披露公告,公告期停止买入,且达到举牌线后持仓股份6 个月内不能卖出。这也意味着,安邦保险和钜盛华及前海人寿一共锁死了万科总股本的25%筹码。
此外,加上原第一大股东华润股份持有的15.23%股权,以及万科有11.9%股权是在港交所上市、托管在香港中央结算公司中,这两部分筹码也不会A股流动,万科在A股市场中至少有52.23%的股权不会进行交易。这也意味着,不管其他股东如何操作,万科的前十大股东持股合计比例都将创下新纪录。
如果更加大胆地进行猜测,假设十大股东中的证金公司、3家券商和2个资管计划都不进行减持,以及万科的老股东刘元生也不抛弃万科,万科目前被锁定的筹码更是高达70.39%,万科在A股可以流通的股权只占总股本的29.61%。
机构席位退出万科龙虎榜
借着安邦保险借力举牌的利好消息,万科今日成功收下今天第三个涨停板,但需要留意的是,与前两次的涨停板不同,机构席位已经在龙虎榜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7家新的营业部杀入了龙虎榜。
保险资金发起举牌交易,一般会通过“机构专用”席位在二级市场买入,或者会选择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成交。在万科的前两次涨停交易日中,龙虎榜中都出现了“机构专用”账户,其中在12月1日出现了三个机构席位,在12月2日出现了四个机构席位,这些数据也后续安邦保险举牌公告中的数据可以进行部分互相佐证。
但是,在今晚发布的龙虎版公告中已经没有机构席位存在,这也让“安邦保险正在继续买入”可能性大为下降。
数据显示,万科龙虎榜中只有三家券商营业部是旧面孔,分是申万宏源(10.38, 0.00, 0.00%)上海闵行区东川路营业部、广发证券(19.30, 0.00, 0.00%)西安南广济街营业部和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其中,申万宏源上海闵行区东川路营业部和广发证券西安南广济街营业部在12月1日时分别是第三大和第五大买入席位,今天这两个席位仍在买入,买入金额分别达到3亿元和1.94亿元。此外,在12月2日卖出最高金额的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今天仍在大力卖出,卖出金额达到6.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此前并没有在龙虎榜中出现,但财富证券深圳深南大道营业部今日一共买入了18.02亿元,是买入金额最高的席位。此外,买入金额较高的营业部还包括中银国际证券深圳中心四路营业部和中信建投证券重庆涪陵广场路营业部,分别买入金额达到2.78亿元和1.97亿元。
保险资金最近频繁举牌地产公司,安邦保险不论国内外的持股分布更是明显集中在金融和地产两大板块,那么地产股为何能吸引保险资金进入呢?
华泰证券(18.97, 0.00, 0.00%)日前发布于研报称,由于地产股近年开始增加分红,使得地产上市公司由从股票特性变为债券特性的倾向,而足够好的现金流+足够稿的分红,其本身就可以视为债券,也就类似于国外的REITs。
华泰证券还表示,在经济转型期过后,有债券特性的地产股会更加受到追捧。以港股为例,港股中大地产公司估值超于小公司,而国内则相反,原因在于经济转型期使得小公司的股性更加活跃、有更多的并购机会。但在这样的热炒过后,没有能够完成转型的小公司、包括非上市公司,将成为大公司的并购对象,而大公司由于有债券特性,将更加受到追捧,并且在初期出现溢价
此外,也有保险业内人士表示,近期险资举牌事件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冲动,就是实现财务并表,助力保险公司做大资产规模,确认当期收益,以解决偿付能力困扰。一位保险公司投资部门人士表示,达到并表条件后,保险公司的投资将体现在“长期股权投资”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项目中,做大资产规模,同时还可以将公允价值计量下的投资项目变更为权益法计量,确认投资收益。(券商中国)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