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检方:近一年间财务造假类证券犯罪案件数量明显上升
发布时间:2024-10-24 14:29阅读:18
新京报讯(记者行海洋)记者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获悉,2023年10月至2024年9月,北京市检察机关共办理金融犯罪审查逮捕、审查起诉案件1803件3464人,件数和人数同比分别增长1%和12.7%。
据介绍,上述金融犯罪中主要罪名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信用卡诈骗罪、集资诈骗罪、洗钱罪、内幕交易罪、泄露内幕信息罪。其中,非法集资类犯罪案件占金融犯罪案件总数的86.6%,仍处于高位运行态势。犯罪分子除了以影视投资、购买保健品、免费旅游等名义非法集资之外,还紧跟社会与政策热点营造噱头,以短视频剪辑、“云养殖”、外汇交易、绿色能源、贵金属托管为名,对外宣传“高新产业”“国家支持”,迷惑性较强。
北京检方指出,信贷领域诈骗犯罪呈现上下游链条化的明显特征。近一年间,北京市检察机关办理信贷领域诈骗犯罪76件109人,该类犯罪背后存在“背债人”、造假中介、技术黑客、洗钱团伙等上下游黑产链条,亟须加大全链条打击治理力度。
此外,“地下钱庄”犯罪案件、财务造假类证券犯罪案件数量明显上升。近一年间,北京市检察机关办理“地下钱庄”犯罪案件46件148人,案件数量同比增长近3倍。近年来,“地下钱庄”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非法买卖外汇日益猖獗,成为非法集资、贪污受贿、电诈等多种上游犯罪的“洗钱”工具。在杨某等人非法经营案中,行为人在境内收取购汇人民币后,通过控制的多家供应链公司虚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订单,提交给第三方支付机构,向相关金融机构骗购外汇,再将外汇转入购汇人指定的境外账户,涉案资金5亿余元。
近一年间,北京市检察机关办理证券期货犯罪案件89件195人,件数和人数同比分别上涨71%和58%。其中,内幕交易犯罪案件占比逐渐下降,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犯罪案件占比明显上升。在张某某违规披露重要信息案中,某“新三板”公司连续三年在年度报告中披露相关虚假财务会计信息,企图通过大量核销应收账款等方式为财务“洗澡”,掩盖前期造假行为,严重侵害投资者权益,破坏资本市场秩序。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