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万亿元,北京上半年金融成绩单出炉
发布时间:2024-7-31 22:51阅读:37
7月31日,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举行2024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围绕2024年上半年北京市金融统计数据、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优化贸易外汇业务政策举措、推进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等工作介绍政策落实情况和工作成效。上半年人民币贷款月均增速11.6%,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提供的融资达8000亿元以上,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向“五篇大文章”领域发放政策性资金643亿元……在这份上半年金融答卷上,北京成绩斐然。
盘活存量贷款
数据显示,6月末,北京市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9%,上半年月均增速11.6%,新增人民币贷款3927.1亿元。如果从表内外、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多个角度综合考量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上半年金融体系为实体经济提供的融资达8000亿元以上,高于去年同期。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调查统计处处长周丹看来,上半年,北京市金融机构在保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盘活存量贷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更实、效率更高。
从贷款主体看,实体经济在金融体系中持续获得稳定资金来源。6月末,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0.4%,上半年新增2763.9亿元,是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长的主要力量;短期贷款新增1042.1亿元。个人经营性贷款和除住房外的个人消费贷款分别增加304.9亿元、275.7亿元。
更具体到重点领域、薄弱环节,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6%;绿色贷款同比增长17.6%;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7.0%,这些领域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普惠小微有贷户数为121.3万户,比3月末多6.1万户。
此外,6月末,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7.4%,上半年累计增加484.8亿元。不含房地产业的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增加较多,6月末同比增长11.1%,上半年新增1438.6亿元,占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量的四成以上。
“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北京地区信贷总量平稳增长,结构持续优化,金融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服务质效不断提升,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为首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周丹评价道。
而信贷的优化同样体现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下降。6月,北京地区金融机构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63%,同比下降10个基点,比上月下降38个基点,其中,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83%,同比下降13个基点,比上月下降18个基点。
重点发力科技金融
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科技金融是北京2024年上半年重点发力的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货币信贷管理处处长余剑表示,目前,全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万亿元,近五年增速均显著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信贷覆盖面已接近60%。上半年,北京共有41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债融资1590亿元,同比增长40.2%,发行科创票据302亿元。
科技金融的“北京样板”,由“四梁八柱”搭建而成。首先是多维度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余剑介绍,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今年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金融专营组织机构创新发展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两份文件,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科创金融政策框架。
事实上,北京市对科技金融专营组织机构的监测和评估,在探索科技金融专营化发展路径、完善差异化管理机制等方面早有探索。而新《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引导科技金融专营化发展,培育专注服务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科技金融专营组织机构,助力北京加快建设国际科创中心。
人民银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分行行长毛笑蓉表示,《意见》对金融机构建设科技金融专营组织机构的五个着力点进行了细致的引导,包括切实推进科技信贷管理体制创新、积极拓展科技金融特色产品和服务、不断完善科技金融人才管理制度等。
除了政策体系的构建,科技金融的发展离不开货币政策工具注入动力。而“因地制宜”是北京打造地方货币政策工具运用体系的理念核心。其中,“京创融”“京创通”“京制通”等再贷款再贴现工具累计投放超1100亿元,支持科技创新、高端制造领域;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在京落地。
《意见》中同样提出三部门将从五个方面加强对科技金融专营组织机构的支持,其中就包括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支持地方法人银行依托再贷款政策创新推出科技信贷专项产品,并在本行的专营组织机构设立绿色申请通道,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对于符合条件的科技信贷业务给予100%额度支持。”
此外,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创新多元化科技金融产品体系,引导银行推出100多款科技信贷特色产品。搭建“科创金融产品超市”等科技金融支撑服务平台,有效促进银企对接;打造“中关村科技金融大讲堂”“融汇中关村”品牌,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质效。
放眼“五篇大文章”的整体工作,余剑表示,上半年,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向“五篇大文章”领域发放政策性资金643亿元,占地区央行政策性资金总额的四分之三,撬动相关领域贷款增速持续高于一般贷款。
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一揽子政策”
北京一直是外汇管理改革的先行先试地区。发布会上,丰富的外汇便利化举措吸引了广泛关注。
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免予登记,借用外债、境外上市外汇登记由银行直接办理……这样的利好源于2024年2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发布的《北京地区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实施细则》(以下简称“试点政策”)。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资本项目管理处处长段爽丽表示,从企业层面看,试点政策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简化操作环节,提升金融服务效率,便利市场经营主体合规办理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业务。
一方面,试点政策进一步便利了经常项目外汇资金收付,支持银行优化新型国际贸易结算,扩大贸易收支轧差净额结算范围,免除货物贸易超期限等特殊退汇业务事前登记,优化服务贸易项下代垫或分摊业务管理。截至6月末,北京地区25家审慎合规银行为344家优质企业累计办理便利化业务28309笔、金额超445亿美元,在节省优质企业“脚底成本”的同时,有效提升了经常项目外汇资金结算效率。
另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使用外汇资本金在境内进行股权投资时,注册在北京地区的被投资企业或股权出让机构无需办理接收境内再投资登记。截至6月末,已有超过50家企业使用该项政策,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意愿上升。
“包括再投资免登记在内的一系列便利化措施让复杂的资本项目外汇业务流程变得简单易懂,切实提高了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的境内使用效率,提升了境外投资者来华投资兴业的信心。”某科技公司如是说道。
此外,试点政策实施后,符合条件的北京地区企业可直接在北京辖内银行申请办理借用外债、境外上市外汇登记,无需在外汇局办理。在登记完成后可接续在银行办理账户开立、资金入账等业务。如此一来,打通了银行授信、企业外债签约登记、开户、入账、提款全环节服务流程,银行可实时跟踪市场价格变化,合理安排借款主体外债借用时间周期,提高企业资金收付效率。截至6月末,超50家企业享受政策便利,融入资金超20亿美元。
同时试点政策还提出,融资租赁子公司在自身外债额度不足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母公司尚未使用的外债额度借用外债。段爽丽指出,实施前,融资租赁特殊目的公司(SPV)因注册资本低,可借外债额度小,难以购买大型租赁物,试点政策便利此类经营主体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拓宽融资渠道,享受政策红利,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除试点政策外,外汇局推出的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一揽子政策”为企业带来了充分的便利。例如,将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政策试点主体扩大至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借用外债额度统一为1000万美元,进一步拓宽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别是处于发展初期的轻资产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放宽境外直接投资前期费用规模限制,仅保留不超过拟投资总额15%的比例要求,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取消外债账户异地开立核准,统一本外币管理模式,便利特殊经营企业外债资金异地使用。
“下一步,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和外汇局北京市分局将积极推动落实跨境贸易和投融资高水平开放相关政策,强化政策传导,使更多主体享受更高水平开放的政策红利。”段爽丽强调。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