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期国债合意收益率在2.5%以上
发布时间:2024-5-14 21:54阅读:119
冉学东
由于物价下行的基本面,还包括银行流动性充裕,优质资产缺乏等,导致近两年,尤其是今年一季度长期收益率持续下行。
2024年一季度,长期国债收益率出现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的2.56%下降至2.29%,30年期国债收益率由年初的2.84%下降至2.46%,分别下行27个和38个基点。
央行在今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专门就长期收益率的问题开专栏认为,市场缺乏安全资产对长期国债收益率产生了影响。
一季度,银行、保险等机构出于“早买早收益”的考虑,资产配置需求集中释放,投资者无风险资产需求也在上升,债券市场投资的需求相应增多。截至3月末,开放式公募债券基金规模5.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6.3%。特别是,部分机构为增厚债券投资收益拉长投资久期,对长期债券的需求增加。一季度,银行间债券市场20至30年期债券成交8.9万亿元,同比增长约5倍,其中,农村金融机构交易规模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比重为24.8%,较上年同期上升约10.5个百分点。
但是央行认为,从宏观层面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未来较长时期仍将保持合理增速。当前,随着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和前期宏观经济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也在不断巩固。言下之意是长期国债收益率不宜过分下跌。
4月23日,央行相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长期国债收益率总体会运行在与长期经济增长预期相匹配的合理区间内。4月末,3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已回升至2.5%以上,债券市场供需关系边际改善。
从目前的物价形势看,核心通胀仍然在低位运行。
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应该说涨幅不算小,CPI同比增长0.3%,环比上行0.1%;PPI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0.2%。
4月物价数据中最受关注的是,推动物价上涨的是非食品,尤其是核心物价的上涨。4月核心CPI环比上涨0.2%,上月为下降0.6%;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核心物价剔除了食品和能源等波动较大的项目,更能反映物价的走势和经济的需求强弱,因此核心物价最受货币当局关注。
核心CPI上涨的关键是,五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较2019年同期实现正增,人员出行热度升温。从环比看,表现在价格上,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宾馆住宿和旅游价格均由降转涨,涨幅分别为15.3%、9.0%、4.0%和2.7%,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0.12个百分点。
节假日因素影响到底多大呢?同样是2023年4月份,CPI环比下降0.1%,同比上涨0.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同比上涨0.7%,涨幅与上月相同。
由此看,节假日因素对4月物价的影响不算太多,毕竟真正的消费是在5月,4月末只是预订机票和酒店等。
2023年全年,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7%,全年核心CPI存在波折,Q1-Q4核心CPI同比分别为0.8%、0.6%、0.8%、0.6%,去年全年的最低点是6月份下滑0.5%左右,但是后半年上涨,并维持在0.7%。但是CPI却从去年1月份开始大幅下滑,直至年末的负增长。
今年1月核心CPI同比增速为0.4%,2月核心CPI同比上涨1.2%,3月核心CPI同比上涨0.6%,4月核心CPI是0.7%,四个月的平均涨幅正好是0.7%,与去年持平。
2019年是核心CPI是1.6%,2020年核心CPI是0.8%,2021年是0.8%,2022年核心CPI是0.9%,从以上看出最近几年核心CPI从疫情开始下台阶,2022年稍有上涨,但是到了2003年再次下滑到0.7%,今年前四个月仍然是0.7%。
由此可见,从今年四月份的核心物价形势得出结论,核心CPI走势说明中国经济动能、社会需求和市场主体内生动力正持续恢复改善,将推动CPI从短期低位波动态势逐渐转为温和升温,通胀中枢将修复回归至常态水平,现在看来为时尚早。
目前看,长期国债收益率维持在2.5%以上,还需要债券市场建设更加深化,机构的投资行为更为理性,当然包括市场上更多的安全资产进一步涌现,比如已经发行的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等等。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