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煤田地质局:解决关键探测技术难点,开创了我国在深覆盖区寻找富铁矿的先河
发布时间:2024-3-31 10:29阅读:78
鲁网3月14日讯(记者张小南)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山东省煤田地质局着力在打造深地探测技术品牌上求突破,勇于“走在前”,围绕黄河北富铁矿、胶东金矿、盐腔储能库等重点领域,解决关键探测技术难点与核心技术集成,取得原创性技术突破,形成立体探测的技术体系。在重要矿集区、储能发展前景区、重大地质灾害区、煤矿安全生产区等关键地带进行试验、示范,形成深部探测示范基地,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作出积极贡献。
成矿理论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围绕富铁矿战略性矿产资源,创新提出了煤与铁共同赋存于煤系地层的“煤铁共盆”成矿理论,建立了异地迁移、复合叠加成矿的“禹城式”成矿模式,首次在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内发现了大规模厚层富铁矿,开辟了找矿新空间;创建了深覆盖区富铁矿“空-地-井”立体勘查技术体系,利用地震和广域电磁探测来识别矿与非矿,突破了传统铁矿找矿单一依赖重磁方法的局限,破解了深部富铁矿体的精准识别与定位探测难题,取得齐河-禹城富铁矿找矿突破,开创了我国在深覆盖区寻找富铁矿的先河。
开创性解决金矿深部找矿关键难点。在胶东金矿集区围绕三大主要控矿断裂,开展了系列二维地震探测,实施了我国首例金矿三维地震探测,揭示了金成矿带赋存与地震属性之间的关系,预测了金矿成矿的有利部位。
深地探测技术成功运用于废弃盐腔储能。围绕大汶口盆地废弃盐腔储能需求开展了三维地震探测工程,分析识别地下近1000米深度的盐腔特征,精准雕刻了盐腔空间立体形态,为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选址提供了依据,标志着盐矿废弃空腔这一生态“包袱”实现了向绿色“财富”的转变,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一项关键举措。
钻探施工工艺创新取得显著成效。开展禹城富铁矿深覆盖区钻探施工工艺技术研究,有效解决了复杂地质条件下施工难题,钻进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采取创新优化施工参数、复合定向钻进技术等手段,充分发挥设备效能,施工质量和钻探效率大幅提升。《深覆盖区富铁矿找矿理论与关键技术创新》获国家自然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自主研发的2项深地探测技术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