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私募行业遭遇巨震杠杆策略大幅回撤
发布时间:2024-2-26 08:12阅读:45
中国基金报记者 吴君
春节前量化私募产品集体遭遇大幅回撤,引发市场关注。受访机构及人士表示,此次量化业绩波动是微盘拥挤、市场下跌、流动性缺失、期指深度贴水等一系列因素导致的,尽管发生概率小、时间短,节后量化产品也出现反弹,但偶然中有必然,这警示我们要始终敬畏市场,对风险要有更充分的预判。此外,目前并未出现投资者大量赎回量化产品的情况。
诸多因素造成量化策略回撤
随着春节后业绩数据的披露,量化私募产品的业绩和超额收益的回撤引发市场关注。
新方程量化投研总监张锦升表示,节前的行情对量化各策略来说都不友好,从收录的全市场量化私募基金收益来看,截至2月8日,年内中证500指数增强产品平均下跌15.52%,平均超额收益为-10.98%;中证1000指数增强平均回撤20.43%,平均超额收益为-6.22%;量化选股平均下跌15.17%,市场中性平均下跌4.16%。其中,下跌幅度最大的是截至2月8日这一周。
据朝阳永续基金研究院研究总监尹田园统计,截至2月8日当周,观察池和百亿私募中证500指增产品超额平均回撤9%左右,管理规模较大、平常风险敞口较大的产品回撤幅度相对较大。
格上基金研究员遇馨认为,节前量化私募的回撤,一方面源于指数贝塔的下跌,另一方面,源于管理人选股的风格暴露亏损。由于量化策略的特性,天然会挑选小票多一些,但如果偏离过大、风控不完善,让模型过多暴露在小票上,那么下跌会很大。虽然截至2月8日这周中证500、中证1000反弹较大,但中证2000及后面的小票依然表现较弱,拖累量化产品净值表现。
某百亿量化机构表示,今年以来,市场风格从小票向大票加速切换,非指数成份股的流动性严重不足。随着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持续下跌,引发雪球产品敲入,雪球发行方纷纷卖出中证500和中证1000股指期货以降低对冲仓位。这种抛压效应又导致期指短期内深度贴水,使得中性产品的对冲成本骤增。与此同时,随着中证500和1000指数的急剧拉升,非指数成份股的流动性进一步短缺,表现大幅落后于指数成份股。如此极端的市场行情叠加多重不利因素,超额回撤突破历史极值。
张锦升表示,量化前期在小微盘上的交易较为拥挤,随着市场的大幅下跌引发了连锁反应。在市场整体下跌且流动性挤兑的过程中,无论风格控制是否严格,都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其中,在小微盘上风格暴露较大的私募管理人跌幅会相对更大。
偶然中的必然
不少机构人士认为,此次“量化危机”发生的概率比较小,但偶然中还是带着必然,需要对市场更加敬畏。
第一创业证券权益投资管理部负责人景殿英表示,此次量化策略的回撤是一系列因素连环触发导致的一次流动性危机,这次回撤的幅度之大以及速度之快,在国内量化策略的发展历史上都是比较罕见的。
玄信资产分析,异常的市场交易结构是此次产生较大回撤的主要原因,汇聚了市场下跌、雪球、基差、大小盘极致价差、流动性问题等多重因素。
吾执投资创始人、投资总监孙敏认为,春节前一周,整个市场遭遇了极端行情。量化交易的核心优势是统计的常规交易规则复现加上算力加成,当出现3个标准差之外的小概率行情时,原有常规交易规则不适应。
思源量化创始人、投资总监王雄称,近期股票类指增产品、中性类包括带杠杆的DMA产品的回撤,都跟微盘股的“踩踏崩塌”有一定的关系,可以说是偶然中有必然,“必然”是指过去一段时间微盘股过分拥挤,“偶然”是指遇上了雪球引爆诱发,指数成份股之外的股票缺乏流动性支持。
沪上某百亿量化私募表示,节前大回撤属于非常小概率的事件,但历史上也时有发生,只是这一次特别极端。这也警示我们要始终敬畏市场,对风险要有更充分的预判。
尚未出现投资者大量赎回
对于DMA策略爆仓、造成一些私募“倒下”的传言,多位受访机构人士表示并非如此,但作为投资人,要慎用杠杆、提高警惕。
某百亿量化私募表示,DMA爆仓或清盘的传闻都是谣言。在这一波极端行情中,很多DMA产品遭遇贝塔端、阿尔法端、成本端“三杀”,回撤很大,未来这类产品的规模会逐步收缩。
前述沪上百亿私募也称,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杠杆类的产品一定要对风险有更好的认知和管理,因为10次翻倍只需要一次100%的亏损,就能把所有盈利亏光。
对于此次剧烈波动后投资者对量化私募的态度是否发生改变,尹田园认为,预期会受影响,阶段性产生一些赎回,待超额水平恢复,依然可能回流。
张锦升表示,目前为止没有观察到太大量的量化产品赎回行为,建议投资者保持理性,因为发生极端行情时并不适合做恐慌性的赎回操作,反而可以关注风险释放后的投资机会。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