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期货”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农业风险管理模式
发布时间:2024-2-5 09:33阅读:293
从陌生到熟识——
【农村金融时报】
自2016年以来,“保险+期货”已经连续八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并获得了社会各方的高度认可。随着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即将出台,以及近期“保险+期货”多项目的结项完成,该模式又引发业内的高度关注。就这一特色金融支农模式的特点、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
“经过多年的发展,该模式覆盖品种、面积不断扩大、保险产品种类持续丰富,在保障农业种养主体基本收益、推动乡村产业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高水平对外开放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李正强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保险+期货”探索出了符合国情农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风险管理模式。
保障范围逐步扩大
项目数量逐年递增
经过多年的发展,“保险+期货”覆盖品种不断增多,已包括玉米、大豆、生猪、鸡蛋、棉花、白糖、苹果、花生、大枣和天然橡胶等18个涉农品种,项目数量总体呈现逐年递增态势。在此过程中,参与“保险+期货”的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种植养殖主体及其他市场主体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根据期货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共有73家期货公司试点“保险+期货”金融支农模式,累计承保货值1346.1亿元。项目覆盖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224个县,覆盖农户538.7万户次,获得了项目所在地政府的认可与支持。因此,近年来,更多地方政府逐步开始主动联系交易所、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参与到项目中,项目申报数量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同时,“保险+期货”项目的保费来源也日益多元,从早期仅有交易所支持到交易所、各级政府、农户以及相关市场主体共担保费。近年来,地方财政支持意愿提升,保费补贴的比重不断增大。
李正强介绍:“从赔付角度看,八年来,‘保险+期货’累计投入保费42亿元,赔付近30亿元,综合赔付率约为70%(不包括商业化项目),不少项目赔付率超过100%,凸显了我国探索开展价格保险的作用和成效,为我国持续开展价格保险积累了宝贵经验,也坚定了信心。”
从最初的价格保险,到目前价格保险和收入保险并存;从保价格到保产量、保成本……可以说,“保险+期货”的保障网已越织越密,有力推动乡村振兴的同时,更彰显出项目防控价格风险的特点和初衷。
模式优化升级
进一步保障农户收益
近年来,“保险+期货”模式也在不断优化升级。记者了解到,2023年大商所推出的“银期保”大豆种收专项项目,是“保险+期货”金融支农惠农模式的创新和升级版。该模式首次系统性引入龙头企业和银行参与,进一步探索解决融资难、售粮难的问题,为种植户提供了综合性金融保障,更好满足涉农经营主体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需求。同时,“银期保”项目也是进一步落实《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优化‘保险+期货’,支持农产品期货期权产品开发”的新举措。
“现在种植户对这个‘银期保’项目认知程度比较高,因为确实会给老百姓带来收入保障,农场种植户不用再担心收成减少、豆价下跌。”北大荒集团旗下鹤山农场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佟北生介绍,经过测算,2023年项目区受灾面积1.4万亩,该项目最终为种植户发放理赔款超130万元,切实保障了种植农户收益。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大商所支持下,北大荒集团2023年申报的3个“银期保”项目全部成功开展、有效落实,项目总承保面积超12万亩,为黑龙江垦区大豆种植户提供8000余万元风险保障,理赔金额近300万元。
“公司连续多年参加大商所‘保险+期货’项目,切实体会到项目将期货服务实体经济、为粮食生产者保‘价’护航落到了实处。”北大荒集团九三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文武告诉记者。
记者获悉,在2023年的“银期保”项目中,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联合向投保主体提供基于期货价格的“保险+期货”收入保险,大豆亩均保额达到663元,比传统大豆种植险提高32.6%,最大程度履行了种植风险保障责任,有效提升了农业生产能力,促进大豆种植户收益稳定。
在实践过程中,“保险+期货”帮助种植户解决了融资难、售粮难和粮价低的问题,进一步保障了农户收益,有利于当地更好地服务粮食种植,也帮企业解决了阶段性收粮难的问题,实现了相关各方互惠共赢的良好局面。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保险+期货”在顶层设计、保险和期货市场功能作用发挥程度、运行规范性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比如,目前尚未建立持续稳定的费用分担机制等。
对此,李正强表示,“保险+期货”还有进一步优化和提升的空间。中央相关政策文件已明确提出要优化“保险+期货”,各级地方政府对其认可程度也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总体向好,未来随着模式不断优化升级,功能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发挥,运行效率、保障效果等也将不断改善。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